父親與皇位失之交臂,兒子卻“勉為其難”當皇帝,還成了一代明君

帝制時代最容易引發動亂的是什麼?地方行政制度還是軍事制度?都不是,皇位能否順利交接才是。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權,心中眼紅的人肯定不在少數,一旦傳承出現失誤,西晉的“八王之亂”就是血的教訓。所以如何讓皇權平穩過渡,成了歷代帝王都必須面對的問題。當然,這個問題也並非不好解決,傳給自己的兒子就行。但是這也必須符合一個條件——現任皇帝必須有兒子。儲君是國家穩定的根本所在,所以歷朝歷代都會盡早確立,但也不排除皇帝無儲可立的可能。

父親與皇位失之交臂,兒子卻“勉為其難”當皇帝,還成了一代明君

宋真宗鹹平六年(公元1003年),北宋朝廷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已經長到8歲的皇子趙祐夭折。這是宋真宗的第二個兒子,也是當時唯一健康長到快10歲的皇子,真宗甚至打算等他再大一些了就冊封為皇太子的。但是天不遂人願,趙祐沒有當皇帝的命。趙祐的夭折讓宋真宗陷入了很尷尬的境地:沒兒子可以當接班人了。需要說明的是,宋真宗沒少生兒子,只不過這個個地都先後夭折了。為了避免一些意外情況的出現,宋真宗將弟弟商王趙元份的兒子趙允讓接到了宮中撫養。

父親與皇位失之交臂,兒子卻“勉為其難”當皇帝,還成了一代明君

雖然不是宋真宗的親生兒子,但好歹也是自己的侄子,要是以後自己還是沒有親生兒子能夠長大,那這位趙允讓必然會被立為太子成為下一任皇帝。所以趙允讓在皇宮裡去非常有盼頭的,萬一哪天伯伯突然沒了,自己就能白撿個皇位。趙允讓需要做的就是慢慢等,可是他也沒能高興太久。生於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5月)四月,經典故事“狸貓換太子”的主角宋仁宗出生了,趙允讓的皇帝夢自然也就告吹了。有了親兒子誰還願意傳位給大侄子?所以趙允讓被宋真宗用非常高的規格送出了宮。

父親與皇位失之交臂,兒子卻“勉為其難”當皇帝,還成了一代明君

徹底與皇位無緣的趙允讓只能踏踏實實當個王爺,過過自己的小日子。但是命運似乎給趙允讓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自己的堂弟宋仁宗和他爹宋真宗一樣,生的兒子也都夭折了。本來宋仁宗還年輕,堅持認為自己還可以生兒子,所以遲遲不願意接宗室子弟入宮。但是架不住群臣的勸諫,宋仁宗還是選擇了妥協,於景祐二年(1035年)將3歲的侄子接進宮中撫養。這位“備胎太子”不是別人,正是也當過“備胎太子”的趙允讓的親生兒子!接進宮後,宋仁宗賜名為趙宗實。

父親與皇位失之交臂,兒子卻“勉為其難”當皇帝,還成了一代明君

趙宗實非常孝順且勤奮好學,無論是撫養他的曹皇后還是教他讀書的老師,都非常喜愛他。如果他是宋仁宗的親兒子,那他的太子之位基本上就板上釘釘了,但是歷史沒有如果。寶元二年(1039年),宋仁宗的親生兒子豫王趙昕出生,“備胎太子”趙宗實便和當年父親趙允讓一樣被送出了宮。皇位本不屬於他們父子二人,但皇帝偏偏給了他們希望,給了希望然後又讓他們絕望,不能說不殘忍。但相比於父親趙允讓,趙宗實的經歷更加具有戲劇性,因為叔叔宋仁宗的兒子全都夭折了。

父親與皇位失之交臂,兒子卻“勉為其難”當皇帝,還成了一代明君

嘉祐三年(1058年),丞相韓琦、龍圖閣直學士包拯等人,又提了立太子的事。當時宋仁宗膝下全都是女兒,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後宮妃子的大肚子,只求能給他生個兒子。但是幾個月後塵埃落定,生下的還是女兒。宋仁宗拗不過群臣,只能給被送出宮的趙宗實加官進爵,但人家也是有脾氣的,已經失望過一次了,不想再失望第二次。加上正好生父趙允讓逝世,趙宗實便以服喪為名各種拒絕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宋仁宗立趙宗實為皇子,依舊被他拒絕。

父親與皇位失之交臂,兒子卻“勉為其難”當皇帝,還成了一代明君

但是當時宋仁宗的身體已經很差了,群臣也不允許他再鬧脾氣,一群人衝入他的臥室,把他硬生生拉進了皇宮。次年三月,53歲的仁宗駕崩,隨後曹皇后宣佈遺詔,命趙宗實繼皇帝位,是為宋英宗。趙允讓本以為兒子會跟自己一樣,僅僅是個“備胎太子”,不曾想幾經波折之後,兒子居然真的坐上了皇位。值得一提的是,宋英宗雖然是“勉為其難”當皇帝的,但還是非常敬業的。在位期間不僅命司馬光編撰了《資治通鑑》,還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好事,算得上是一代明君。這一點,從他的廟號“英宗”就可以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