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之後,再無純種漢人,姓劉的可不一定是漢人

匈鮮羯氐羌,五胡亂華忙。東晉十六國,天地日無光。華夏遭浩劫,百年惡夢長。鬼怪伸魔爪,眾生血淚淌。——五胡亂華有感

五胡亂華之後,再無純種漢人,姓劉的可不一定是漢人

圖1

一、五胡亂華

公元316年西晉退出歷史舞臺,在北魏建立政權之前,中國經歷了一段無比黑暗的時光。

三國時期,頻繁的戰爭讓中原的人口數量急劇下降,大軍踏過,耕地盡毀,造成了糧食短缺。山河滿目瘡痍,百姓苦不堪言。曹操為了改善這一局面,決定讓少數民族的人遷入中原生活。

在316年,西晉經歷了八王之亂後國力大不如前,最終被匈奴消滅。此時,卑族,匈奴等胡族趁亂跑來中原作亂,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一時之間,中原被胡人侵佔,北方淪陷,這些胡人將女人稱作兩腳羊,白天就將她們燒煮吃掉,與此同時將屠刀伸向了漢人,北方漢人被屠殺的只剩下四五百萬人。

五胡亂華之後,再無純種漢人,姓劉的可不一定是漢人

圖2

同時書籍文物也被損毀,這對華夏民族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打擊,這時漢民族人口團結起來、奮起反擊。幾番大戰之後收復了多處失地,可是戰爭帶來的死亡和苦楚已經覆水難收。由於胡人的殘暴統治,漢族人在此期間險些退出歷史,其黑暗、恐怖程度不言而喻。

這就是五胡亂華,一段混亂臭名昭著的歷史,這是中原第一次面臨如此巨大打擊。他為後世帶來的影響更加罪惡深遠。

戰爭不僅對漢人帶來了傷痛,這些胡族同時也深受其害,戰爭後期漢人屠殺大量胡人,胡人敗退之際為了爭奪糧食財寶開始自相殘殺。

五胡亂華之後,再無純種漢人,姓劉的可不一定是漢人

圖3

這期間最殘暴的羯族損失最大,羌族和氐族也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匈奴族的大量人口被驅趕至歐洲,鮮卑族主動漢化融入漢民族生活。戰爭一起,受難的還是百姓。真是令人唏噓。

二、五胡亂華之後重拾山河

在這亂世之中,矛盾空前尖銳之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才識過人,憑藉自己的遠見卓識化解了鮮卑人和漢人之間的矛盾,主動學習漢民族文化知識與習俗,力創了一個多民族融合文化繁榮的時代,弱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北朝的第七位皇帝,由於北朝實行子貴母死的制度,他的生母死亡,拓跋宏從小由祖母馮太后帶大,由於馮太后是漢人,他從小便受漢文化影響很深,這也為他後來的漢化改革奠定了基礎。

五胡亂華之後,再無純種漢人,姓劉的可不一定是漢人

圖4

孝文帝執政後為了方便統治將國都由平城遷至中原洛陽。極力主張改掉鮮卑族舊制,讓子民把鮮卑服裝改換穿漢服,將鮮卑語改說為漢語,與此同時他也將少數民族姓氏改用為漢族姓氏。將自己的拓跋姓改為元姓,將獨孤姓改為劉姓。

所以說,現在的劉姓可不一定是漢人,也極有可能是胡人的後代呢。像劉德華呀,劉亦菲呀都極有可能是少數民族。在此之後,大量的少數民族人口和漢族士人聯姻,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確實帶來了民族融合,經濟文化繁榮的大好局面。

但是從血緣來說,經此時期之後我們其實也就很難再分得清楚誰是漢人,誰是胡人了。即使有些人自稱為漢人卻難保自己身上是不是也帶著胡人的血統。

三、純種漢人何處尋?

在經歷了五胡亂華和後期的民族融合,不同民族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同化。彼此之間的差異和邊界已經越來越小。經歷了這些,我們不得不承認漢民族的血統確實已經不再像之前那麼純正。

五胡亂華之後,再無純種漢人,姓劉的可不一定是漢人

圖5

就連後來的皇帝亦是如此,隋朝皇帝楊廣的母親獨孤皇后是鮮卑人,他因此有一半胡人血統,大唐的開國皇帝李淵一家也帶同樣有胡人血統這也為他後期稱帝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後來歷史上中國又經歷了五代十國、後金入關、滿人建立清朝等歷史時期,所以說的的確確,純種的漢人已經少之又少了,只能從南方的偏僻之處或許仍有存在。

不過即使從血統上我們很難再找到純種的漢人,可是在文化和習俗上我們已經是依舊是以漢文化為主的,華夏民族的精神與自信仍在我們的血液中流淌。

結語:

我們中國是一個多個民族繁榮的大國,在這片土地上,由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生存發展,大家不應該以血統判定親疏關係,更不應該以漢文化居高,以此來貶低別人。和諧繁榮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才能不讓歷史的悲劇再次上演呀!

所以,用平等的眼光待人才是正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