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地區最早的割據政權—竇融政權

(本文2375字,閱讀需要約6分鐘)

河西出現的第一個封建割據性政權是竇融政權。它是西東漢之交統一國家政治動亂的產物,也是後來五涼政權的先導。前涼張軌出為護羌校尉、涼州刺史,便是“陰圖保據河西,追竇融故事”。而沮渠蒙遜、李暠等人也都自雲在“追蹤竇融”。

河西地區最早的割據政權—竇融政權

竇融,字周公,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西北)人,出身於官僚世家,家族中輩輩都有人擔任河西地方官吏,如高祖父是西漢張掖太守,從祖父為護羌校尉,從弟為武威太守。“累世在河西,知其土俗”。

王莽居攝中(6—8年),竇融在西漢強弩將軍王俊麾下任司馬。時值王莽代漢之際,形勢擾攘,人心浮動,東郡太守翟義起兵聲討王莽,“移檄郡國”,“眾十餘萬”。竇融因追隨大司空王邑鎮壓翟義有功,受封為建武男。綠林起義爆發後,再隨王邑鎮壓綠林軍,被綠林軍大敗於昆陽(今河南葉縣)城下。後來他受王邑推薦,任波水將軍,屯兵新豐。地皇三年(23年)九月,新莽政權在農民起義頻頻打擊下搖搖欲墜,行將覆滅,竇融審時度勢,及時倒戈,投降了綠林軍建立的更始政權。他才幹卓著,受到更始大司馬趙萌器重,由校尉轉升鉅鹿太守。當此之時,中原、河北、關東一帶兵戈未寧,竇融深知出任鉅鹿的艱危,而“圖出河西”。他透過趙萌辭去太守之職,並說動更始帝,求得張掖屬國都尉一職,攜帶家眷遷居河西。

竇融“圖出河西”的原因中,首要一條是他深知河西政治與全國形勢既相聯絡又有差別的道理,再就是他對河西社會狀況有深刻了解,特別是對經濟、軍事、地理優勢等有深刻了解。他說:“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帶河為固,張掖屬國精兵萬騎,一旦緩急,杜絕河津,足以自守,此遺種處也。”

到河西后,竇融以西漢政府的政治班底為基礎,聚合漢族和少數民族地方勢力,求得了他們的擁戴。他“撫結雄傑,懷輯羌虜,甚得其歡心,河西翕然歸之”。竇融依靠的原酒泉太守梁統、金城太守庫鈞、張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彤等人,既是原先河西政治勢力集團中的成員,又大都為關隴和河西籍人。如庫均原籍羌中,史苞原籍茂陵,辛、梁二人分別為隴西和定安大姓,竇融“皆與為厚善”。

政治基礎確定後,竇融進一步確定割據策略。首先是集中權柄,協同力量,守土保境,在“天下擾亂,不知所歸,河西斗絕,在羌胡中,不同心戮力,則不能自守”的政治思想指導下,設立了大將軍府,竇融受推為行河西五郡大將軍。其次是安定民生,穩定秩序。“河西民俗質樸,而融等政亦寬和,上下相親,晏然富殖”。軍事方面,則“修兵馬,司戰射,明烽燧之警”。針對北匈奴對河西的進擾,強化攻防能力,採取正確戰術。

竇融政權對發展河西經濟十分著力。東漢建立之後,他奉東漢正朔,貫徹東漢政府的社會經濟法令,重視農業生產。居延漢簡中有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冊》,其中記載著“令田”、“田吏”等,有專家解釋說:“‘令田’為官名,‘田吏’為農官的泛稱。”這表明竇融時期對河西屯田經濟管理仍很重視。另外,竇融政權也頒佈農事法令,如“使秦胡、盧水士民畜牧田作”令,使河西農牧結合的經濟優勢得以進一步保持和發展。為了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和積蓄經濟力量,建武四年(28年)五月,還頒佈東漢政府有關“毋得屠殺牛馬”和“吏三百石、庶民嫁取毋過萬五千。關內侯以下至宗室及列侯子聘娶各如令”的指令。由於重視經濟,竇融期間,河西“兵馬精強,倉庫有蓄,民庶殷畜”,誘使關隴地區人口,紛紛攜家西上,“安定、北地、上郡流人避兇飢者,歸之不絕”,使河西人口再次增長。而河西特產如馬匹等,則成為竇融給東漢政府的大宗貢物。建武五年(29年)夏,派長史劉均“奉書獻馬”。東漢平定隴蜀後,竇融承詔與五郡太守赴洛陽奏事,“隨駕乘千餘輛,馬牛羊被野”,再次向中原展示了河西畜牧業的優勢。

遙奉東漢正朔是竇融政治策略的基本部分。幕府初建時,天下形勢四分五裂,在中原有劉秀政權,而鄰近河西的隴西由隗囂割據、巴蜀則由公孫述割據,所謂“稱帝者數人”竇融“心欲向東,以河西隔遠,未能自通”。當此之時,隗囂派辯士張玄遊說河西,讓竇融“與隴蜀合縱,高可為六國,下不失為尉佗”。竇融“召豪傑及諸太守計議”,“諸郡太守各有賓客,或同或異。融小心精詳,遂決策東向”。這樣,便不能不向劉秀和隗囂亮明態度。竇融遣劉鈞奉書獻馬,接受劉秀委任是態度之一,而作書責讓隗囂是之二。之一是鑑於“洛陽土地最廣,甲兵最強,號令最明。觀符命而察人事,它姓殆未能當也”。之二是鑑於“西州地勢局迫,人兵離散,易以輔人,難以自建”,“自起兵以來,轉相攻擊,城郭皆為丘墟,生人轉於溝壑。今其存者,非鋒刃之餘,則流亡之孤。迄今傷痍之體未愈,哭泣之聲尚聞”。概言之,上述兩種不同態度,是竇融割據策略的具體運用。其中貫穿的精神,是遠交近攻,擇強而附。但它是在正確分析形勢的基礎上所作的合乎歷史發展潮流的選擇,因此竇融並沒有與隗囂、公孫述等同流合汙,而其割據政權最終也沒有遭到軍事性打擊,而是以和平合併的方式被東漢政權所接收。竇融未成六國、尉佗之謀,最終卻得到“竇氏一公兩侯四二千石相與並時,自祖至孫,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數,於親戚功臣中莫與為此”的殊榮。

河西地區最早的割據政權—竇融政權

從漢晉之際河西封建政治結構的角度而言,竇融政權的存在,既為它注入了新內容,也為它增添了新的格局。而竇融在河西諸方面策略的成功及其表現的政治原理,又為五涼政權提供了借鑑的模式和經驗。

(選自《五涼史探》)

作者簡介:

趙向群,山西平遙人,1966年9月畢業於蘭州大學歷史系,西北師範大學教授,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理事。

編 輯 :柴多茂

統 籌 :張長寶

河西地區最早的割據政權—竇融政權

涼州文化研究

一個有文化溫度的公眾號

版權歸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所有,只能用於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本品須經同意,違者必究。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文章轉載自“涼州文化研究”微信公眾號。 轉載僅限全文轉載並完全保留作者署名,且不修改文章標題和內容。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