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背上的王朝不到百年就亡了,是漢化失敗的結果,還是另有原因?

縱觀蒙古帝國,我覺得他就是一個暴發戶,在幾十年間,從原本一個從遊牧部落急速膨脹而成的大帝國,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將國號由“大蒙古國”改為“大元”,從此一個暴發戶改頭換面成為世界第一的富豪。但是這個龐大的帝國不到百年就崩潰了,那究竟是什麼原因所導致?我們普遍認為元人殘暴,加上自然災害,元末年年發大水(元順帝公元1344至1355這11年裡,黃河竟氾濫了9次。)為了疏導河患,元朝徵發15萬人修治黃河,隨後又由於國家沒有財力,賑災時只能發放紙鈔,由於通貨膨脹,物價像坐了火箭一樣,導致民怨鼎沸。剩下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馬背上的王朝不到百年就亡了,是漢化失敗的結果,還是另有原因?

此外還有一種流行的說法是元朝執行漢化改革太失敗,一些學者用“畸形”、“遲滯”等字眼來形容元朝的漢化之路。其實本人覺得所謂元朝的“短命”,是相對與漢唐明清這些存在時間超過200年的王朝。反過來想想夏商周待機時間雖長,但不是大一統王朝,而宋、遼、金更像是翻版的南北朝,最後其餘大一統的秦晉隋等朝代還不如元朝呢。所以換個角度來看,元朝作為大一統王朝,共89年,如果加上它的前身大蒙古國和北元,共計183年,可以說是非常“長命”特別是相對於外族入主中原來說。

馬背上的王朝不到百年就亡了,是漢化失敗的結果,還是另有原因?

那回到問題上,元朝的滅亡最大的原因是否漢化改革的失敗,本人認為並不完全正確。忽必烈一直推行漢化,元初是沒有科舉,但元仁宗時期已經恢復了,直到元朝退出中原,此外大力發展農業、任漢人為官、尊崇儒學等。而忽必烈本人就會漢語,史書記載忽必烈在位時還經常到國子監考學生的書法的背誦。元文宗、元順帝也著有漢詩。所以元朝漢化雖然緩慢,但還是有迂迴餘地。所以元朝的滅亡全部歸咎於漢化失敗是不全對,漢化失敗只是覆滅原因其中之一。

本人認為元朝的覆滅跟元朝的經濟大崩潰有很大的關係,雖然有點扯,但不可否認,每個朝代都出現過經濟危機,例如王莽的貨幣改革也是直接玩崩了,其餘漢末、明末、清末都能看見經濟大崩潰。所以每個朝代都有外敵、內鬥、民變、天災等方面的問題出現,但一個歷經彌久的王朝,當這些事發生時,為何有時消弭於無形,而有時成了覆滅之患?其實都是成也經濟、敗也經濟,經濟實則在暗中操弄。經濟不崩潰,什麼都好說。

馬背上的王朝不到百年就亡了,是漢化失敗的結果,還是另有原因?

元朝經濟從忽必烈末期就走向下坡,他死後更迅速走向崩潰

一、海禁

元朝的海上絲綢之路遠勝唐宋,由於元代造船技術的進步,中國商品輸出到非洲已經不需要在阿拉伯卸貨轉口,而是跨海直達,所以埃及、北非等地也可以看見元朝商隊。中國的綢緞等紡織品、陶瓷(元青花)、金屬製品、紙紮、樂器、書籍都是外國的頂級的奢侈品。那為啥海禁斷自己的財路呢?其實這是因為海外貿易太賺錢了,從而衍生出“官本船”制度。所謂“官本船”制度,即由官方出錢出船,委託商人經營的一種官本商辦的海外貿易模式。早期由政府貸款給海商進行海外貿易,後由政府直接經營。其利為官七,商為三。但後來不少人私自出海貿易,朝廷就算下了殺頭令也難以禁止。再加上官商之間的利益難以平衡,於是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八月,忽必烈下令海禁。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封關禁海”。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元成宗、元武宗、元英宗時期分別海禁一次,共四次。這顯然是內部利益不平衡,用殺雞取卵方法處理,這是天大的錯棋,這樣一來後果很嚴重,封關禁海讓原本是政府收入大頭的市舶司,逐漸成了雞肋,引發了更多的問題。

馬背上的王朝不到百年就亡了,是漢化失敗的結果,還是另有原因?

元朝海上絲綢之路

二、通貨膨脹

元代早期的紙鈔,以絲綢、銀為本位,以銀兩為單位,就是有多少銀子,就印多少紙幣。實行非常嚴格的銀本位控制,紙鈔幣值非常堅挺。但後來元朝停止對外掠奪,白銀也少了,但是沒人理會,自顧自印鈔票,那不用想都知道物價往上飆,雖然忽必烈做過貨幣改革,但根本問題還是解決不了。忽必烈在位時還可以控制,但他死後就越發惡化。隨著元朝財政虧空缺口不斷擴大,金銀準備金被大量挪用,導致紙鈔的價值不斷縮水,直到末代皇帝元順帝時期,宰相脫脫再次推動經濟改革,開閘放水狂印至正交鈔(元朝最後一種紙鈔),迅速導致全國性的惡性通貨膨脹,元朝的末日就不遠了。

馬背上的王朝不到百年就亡了,是漢化失敗的結果,還是另有原因?

中統鈔

三、苛捐雜稅

元初,為了發展經濟商業稅很低,一度低至六十稅一,就是賺60塊,上交1塊。但是忽必烈死後卻逐漸上漲,至元末各種商業稅暴漲,如鹽稅增加了20幾倍,最誇張是茶葉稅,增加了240倍。除了商業稅,還有大量的地稅和丁稅,江南地區外加秋稅和夏稅,此外還有科差法,科差法就是由民戶出“絲料”一斤,以供國用。五戶出絲一斤,以供諸王功臣沐浴之資。各驗其戶籍上下等級而徵收。“包銀”,僅民科納六兩,半輸銀兩,半折輸顏色絲絹。以銀納稅,從此開始。最缺德的稅款徵收手段是“撲買”。其實就是包稅。撲買者向官府買得某一地區某項賦稅的徵收權(如酒稅、河泊稅等),最大一場包稅是窩闊臺時候,中原鉅商劉廷玉曾找上門來,答應以140萬兩銀幣,把蒙古帝國中央政府的賦稅承包了。遭到耶律楚材大力反對,不過後來色目鉅商奧都喇合蠻加碼到220萬兩時,窩闊臺再也忍不住了,當即拍板,整個中央政府的賦稅承包了給了別人。

但就是再多的苛捐雜稅也填充不了國庫”比如:至元29年財政收入為2978300餘錠,支出為3638500餘錠,虧空66萬錠。大德11年,中書省說:近些年來“歲入之數,不支半歲”。至順2年,經費短缺239萬錠。其它年度,亦是國用不足供給。

四、土地兼併、賜田、經理法

蒙古人是遊牧民族,入侵中原時大量圈佔耕地作牧場。忽必烈登帝位後,多次下令禁止圈佔農田作牧場,建元勸農司,派勸農使赴各地督促生產。但蒙古貴族和漢族官僚憑藉政治特權大量佔有田地,他們不用交農業稅,農業稅就加倍壓在自耕農、佃戶、小地主等等,沒錢交稅田地就會被收走。賜田就是皇帝隨便圈一塊田地賜予大臣,收買人心。而這塊土地上的農戶瞬間便會淪為奴隸。這導致生活沒有安全感的,這並不僅限於最底層的農民,一些小地主也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恐懼之中。皇帝經常換,田地經常賜,農民沒法生存了。經理之法則是要每個農戶在限定時間內將自己田產田賦有多少,向官府呈報,如有作弊的,許人告發,告發得實,或杖或流,所隱田產沒官。雖然清理出部分田產,增加了田賦收入,但由於期限促迫,官史貪苛用事,富民黠吏並緣為*,往往以無作有,虛報於官,致使民不聊生。

綜合上述4點,導致元朝經濟產業迅速崩毀,形成龐大的經濟危機,過早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