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呂后打下的天下,戚夫人想讓他的兒子繼承,眾卿願意嗎?

這天下是劉邦率領眾臣打下來的,呂后是妻,戚夫人是妾,誰的兒子將來能繼承大漢江山,也不是她們倆就能說了算。

那誰能拍板?眾卿?非也,劉邦是也。實際上整個易儲不過是劉邦自導自演的一場戲,目的就是為了讓眾卿入戲。很難理解,且聽我娓娓道來。

01 背景

為什麼呂后打下的天下,戚夫人想讓他的兒子繼承,眾卿願意嗎?

02 劉邦的憂慮

1)劉盈不是合格的繼承人

劉盈為人過於仁慈柔弱。心慈意味著手軟,手軟也就意味著做事不果斷,如此行事容易留下禍害。

劉盈年紀尚幼,登基之時不過16歲,不懂得帝王之術,如何駕馭群臣?

劉盈未有從徵經歷,而劉氏江山來之不易,是靠數百萬計的人拋頭顱散熱血才打下來的,一個雙手不曾沾半點鮮血之人何以服眾?

為什麼呂后打下的天下,戚夫人想讓他的兒子繼承,眾卿願意嗎?

2)外部的威脅

中原長年混戰,給予了匈奴修生養息的機會。等到天下統一之時,冒頓單于已經擁有軍隊40萬之眾。

劉邦雖率舉國之力前去打擊匈奴,不過是被困於白登之圍,後用陳平之計賄賂閼氏,才得以脫險。匈奴驍勇善戰,以速度快而見稱,漢軍根本無法制勝。所以,劉邦只能委曲求全,將大漢公主送往匈奴,用和親之策才換來北方邊境的片刻安寧。

為什麼呂后打下的天下,戚夫人想讓他的兒子繼承,眾卿願意嗎?

3)內部的壓力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當初,絕大部分兄弟們跟著劉邦出生入死,甚至有很多將領從項羽處跳槽而來,可不是為了什麼高尚的情懷,他們看中了劉老闆許下的承諾。

劉老闆為了吸引人才,也記不清給多少將領畫了多少張大餅。如今天下統一,劉老闆做了皇帝,該是按功勞發放大餅的時候了。劉老闆這才發現地主家的餘糧也不多了,於是便裝聾作啞,遲遲不兌現承諾。

後來張良提醒他員工要造反了,劉邦才著急了。聽從張良,先給最討厭的人結算酬勞,其他人才暫時安定下來。那麼其他員工的錢還上了嗎?不清楚。劉邦臉皮厚、手段恨,裝聾作啞。但是欠賬還錢,天經地義。也許兄弟們就等著劉盈繼位後,逼迫他父債子償呢?

為什麼呂后打下的天下,戚夫人想讓他的兒子繼承,眾卿願意嗎?

4)膝下兒女不多,起用的侄子劉鼻有反骨

劉邦誅殺眾多非劉氏王后,發現劉氏可用之人太少。除了老大劉肥,其他兒子尚且年幼。劉邦只能將目光投向宗族子弟。劉濞是劉邦的侄子,剽悍勇猛。劉邦便立劉濞為吳王,統轄三郡五十三城。

劉邦後來召見他,才發現劉濞臉露反色,野心勃勃。他心裡很後悔,又不能收回官印,只能口頭警告劉濞不要造反。

話說,劉邦眼光向來獨到,看人很準,基本沒有多大差池。他也知道劉濞將來必生反心,所以乾脆開門見山警告劉濞,不要有造反的想法。其實,他想要給劉盈換來足夠長的時間,只要劉盈坐穩了,即便劉濞真要起事,也掀不起什麼大浪。

為什麼呂后打下的天下,戚夫人想讓他的兒子繼承,眾卿願意嗎?

03 劉邦的苦肉計

匈奴可以暫時可用和親之策緩解,劉盈不可能一天便脫胎換骨,那麼劉邦如何讓那些臣子心甘情願去擁護劉盈呢?

1)揚言換儲,激出忠臣,樹立劉盈的威信

高祖十二年(前195),劉邦揚言要改立劉如意為太子,時任太子太傅的叔孫通急了,用驪姬之亂和秦二世而亡的事情來勸諫劉邦,併發誓,如果劉邦廢長立幼,他必以死來明志。

為什麼呂后打下的天下,戚夫人想讓他的兒子繼承,眾卿願意嗎?

及帝欲廢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為太子,大臣固爭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止。而周昌廷爭之彊,上問其說,昌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上欣然而笑。周昌在朝堂上與劉邦極力爭辯,就是認為劉邦此舉不妥,如果一定想廢掉太子,那麼對不起,我只能堅決不接受詔令。高帝聽罷,很高興地笑了。

為什麼呂后打下的天下,戚夫人想讓他的兒子繼承,眾卿願意嗎?

按理說,如果劉邦執意易儲,堂堂一國之君的權威和尊嚴被這三個人當眾踐踏之時,至少得龍顏大怒,或者更狠點就是拉出去斬了。但是,劉邦的態度偏偏截然相反,也不管君無戲言,對一個臣子叔孫通承認自己不過是戲言;面對周昌的挑釁,高興地笑了;對張良的託病,也不過問。

為什麼?劉邦易儲是假,逼出忠臣是真。

劉邦擔心那些臣子將來會倚老賣老欺凌少主,或者包藏禍心,對劉氏江山圖謀不軌。劉邦用易儲這一招苦肉計,輕而易舉就將眾臣子的立場改變,從當初對劉盈的不服變為對其的堅決擁護,劉邦能不笑嗎?

劉邦為劉盈挑選的師傅可是別有用心啊!關鍵的時候,願意站出來以死相逼。做給誰看?還不是滿朝文武,他們為那些明哲保身的臣子們做出了表率,從眾效應下,臣子們紛紛倒向劉盈這邊。

為什麼呂后打下的天下,戚夫人想讓他的兒子繼承,眾卿願意嗎?

2)逼出張良

只有群臣的支援還不行,必須有好的掌舵人。

周朝初建,周武王寢食難安。後來,周武王將太子成王託付給周公旦,周公果然不負所托,輔佐少主成王,令天下歸心,拉開成康盛世的序幕。此時的劉邦如同當初的周武王,壯志未酬身將死。於是,他也想效法周武王,尋找一位能託孤的大臣。而他的心目中,張良便是那唯一人選。可是劉邦還沒開口託孤,張良便辟谷了,閉門不出有一年多。

秦二世的教訓猶歷歷在目,劉邦雖然心急如焚,但為了劉盈的威信,卻不能明說。於是便三天兩頭揚言要換太子,逼著呂后去用下三濫的手段請出張良。

張良無奈,只好讓他們去請商山四皓出山。劉邦見到四人後,立刻改變了主意。

為什麼呂后打下的天下,戚夫人想讓他的兒子繼承,眾卿願意嗎?

結語:

大漢初定,異姓王既平,劉邦卻身患重疾,來日無多。外有匈奴虎視眈眈,內有滿朝開國元勳倚老賣老,劉盈年幼軟弱、孤苦無依。

1)劉邦擔心其不能守住江山,便揚言易儲,實際是為了激出忠臣誓死擁護太子劉盈,在叔孫通、周昌等大臣的表率下,眾臣子也紛紛站隊劉盈。一招苦肉計,劉邦便為劉盈化解了內部的危機。

2)劉邦利用呂后逼出急流勇退的張良,效仿周武王託孤,從而讓大漢江山平穩交接到太子劉盈手中。張良的介入,讓劉邦如釋重負,即便外憂來襲,也有人能解。

所以,劉邦親自導演了這場易儲大戲,戚夫人母子只不過劉邦的一顆棋子,而眾臣子和張良就是年度苦情大戲的真正主角,他們不知不覺就走入了劉邦精心編制的網中央,從對劉盈的輕視到最後的誓死效忠,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父愛如山,面對2000多年來的指責,劉邦嘆息:即使我負了天下人,卻從未虧待過劉盈半分。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通知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