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說三國:二十界橋之戰

袁紹的弟弟袁術自與袁紹結下仇怨後,兩人各自籠絡黨羽,尋求外援,互相算計。

袁術佔據的南陽郡是東漢第一大郡,有百萬人戶,但是袁術不修法度,靠劫掠補充軍資,生活奢侈,百姓對他都心生怨恨。

本來,袁術和袁紹,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應該和睦相處,團結對外,以他們顯赫的身世和強大的家族背景,完全可以幹出一番事業。

可惜,兩人都野心不小,在爭奪權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難免同室操戈。

袁術眼看漢室衰微,早已心懷異志,想自立為帝,因此袁紹想立漢室宗親劉虞為帝時,他堅決反對,兄弟兩人因此翻臉。

當時孫堅進攻董卓尚未返回,袁紹以周昂為豫州刺史,想奪取孫堅的地盤,被袁術引兵擊退。

此後,袁術與公孫瓚、陶謙結盟,袁紹則拉攏曹操、劉表,相互爭霸。

袁術勇而無斷,群雄大多依附袁紹。

袁術知道後,大怒說:“這些豎子不跟隨我,反而跟隨我家的奴僕嗎?”

他還寫信給公孫瓚,說:“袁紹不是袁家的兒子。”

袁紹聽了,也是大怒,兄弟二人視為仇敵。

史說三國:二十界橋之戰

袁術派孫堅進攻劉表,劉表派江夏太守黃祖在樊城(今湖北襄陽市樊城區)、鄧縣(今河南鄧州市)一帶迎戰。

孫堅擊敗黃祖,乘勝追擊,渡過漢水,圍困襄陽。

劉表閉門不戰,派黃祖乘夜偷偷出城,前去各郡調集援軍。

黃祖率援軍想要返回襄陽時,孫堅迎擊,黃祖敗退,逃入峴山(今湖北襄陽市內)。

孫堅乘勝連夜追趕,隻身追入峴山,被埋伏在竹林中的黃祖部下伏擊,中箭身亡,時年三十七歲。

長沙人桓階是孫堅生前推薦的孝廉,冒死晉見劉表,請求他歸還孫堅的屍體安葬。

劉表為他的義舉所感動,同意發還。

孫堅哥哥的兒子孫賁帶著孫堅的軍隊,投奔袁術,袁術上表推薦孫賁為豫州刺史,讓他扶送孫堅的靈柩到曲阿(今江蘇丹陽市)。

後來,劉表截斷了袁術的糧道。

袁術在南陽待不下去,被迫往兗、豫方向出走,從此再無能力戰勝劉表,徹底死了覬覦荊州的野心。

初平二年(191年)冬,公孫瓚上書朝廷,列舉袁紹十大罪狀,兵臨界橋(今河北邢臺市威縣城東),興師問罪。

袁紹親自領兵迎戰公孫瓚。

兩軍在界橋南二十里處交鋒,史稱“界橋之戰”。

史說三國:二十界橋之戰

公孫瓚以三萬步兵,排列成方陣,兩翼各配備騎兵五千多人,中軍以白馬義從為左右兩校(一校約一千人),浩浩蕩蕩向袁紹殺來。

袁紹僅有步兵數萬,不但兵力不如公孫瓚,而且步兵對上騎兵,天然處於劣勢,唯一能依仗的救命稻草,就是來自涼州的大將麴義,以及重灌精銳步兵大戟士和重灌弩兵先登死士兩張王牌。

袁紹命麴義率八百精兵為先鋒,以強弩千張為掩護,自己則統領步兵數萬在後。

公孫瓚挾大勝黃巾之餘威,又見袁紹兵少,有些飄飄然,不假思索就下令騎兵發起衝鋒,直搗敵陣。

在他看來,一萬騎兵對幾百步兵,還不是摧枯拉朽,手到擒來。

麴義率士兵鎮靜地俯伏在盾牌下,待敵騎衝到跟前,揮刀準備收割之際,突然跳躍而起,砍殺過去。

麴義手下士兵都是從涼州帶來的死士,久經戰陣,悍不怕死。

公孫瓚的騎兵沒見過這麼不要命的打法,吃了一驚,攻勢竟略為受阻。

就在這時,袁紹軍千張強弩齊發,如暴雨般向白馬義從覆蓋而去。

公孫瓚的騎兵遭到這突如其來的打擊,頓時人仰馬翻,損失慘重,慌忙四散逃命,衝得步兵方陣也亂了,全軍亂成一團,只得撤退。

袁紹軍乘勢掩殺,越戰越勇,斬殺了公孫瓚部屬嚴綱,殺死千餘人,又乘勝追到界橋。

公孫瓚企圖守住界橋,但再次被打敗。

麴義一直追擊到公孫瓚的大營。

史說三國:二十界橋之戰

袁紹命令部隊全線壓上,追擊敵人,自己則帶著強弩數十張,持戟衛士百多人,在後緩緩前進。

距離界橋十餘里處,袁紹聽說前方已大獲全勝,就下馬卸鞍,稍作休整。

不想,四散潰逃的白馬義從重新彙集,約有兩千多騎,看到袁紹的隊伍,突然衝殺過來,重重圍住。

別駕田豐拉著袁紹,要他退進一堵矮牆裡躲避。

袁紹猛地將頭盔摜在地上,說:“大丈夫寧可衝上前戰死,躲在牆後,難道就能活命嗎?”

說著,他指揮大戟士在前拼死抵住公孫瓚的騎兵,後面的強弩手一陣亂射,殺傷了不少騎兵。

公孫瓚軍沒有認出袁紹,見不能取勝,也漸漸後退。

麴義領兵來迎袁紹,奮勇進擊,白馬義從再次潰敗,從此一蹶不振。

黑山軍首領張燕派部將杜長等為公孫瓚助陣,也被袁紹擊敗,從此與袁紹結怨。

界橋之戰是以步兵、弩兵戰勝騎兵的經典戰例,也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典範。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威風不再,袁紹的大戟士也死傷殆盡,一起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先登死士則聲名大震,成為袁紹手中的王牌。

袁紹對此戰的評價是“是時足下兵氣霆震,駿馬電發;僕師徒肇合,機械不嚴,強弱殊科,眾寡異論,假天之助,小戰大克,遂陵躡奔背,因壘館穀”。

此役是袁紹稱雄河北的關鍵戰役。

經此戰役,袁紹成功阻止了公孫瓚南侵的勢頭,也改變了敵強我弱的軍事格局,雙方整體開始形成均勢。

從此,袁紹穩據冀州之地,開始向周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