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魏公和魏王:淺談陳壽三變曹操稱謂的深層次原因

札記:關於《三國志·武帝紀》中曹操稱謂變化的一些個人思考

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作為前四史之一,有著極高的史學價值。本人在閱讀《三國志·武帝紀》的過程中,發現了陳壽在對曹操的稱謂這一問題上呈現出一些有趣的變化,即由太祖到公再到王。

太祖、魏公和魏王:淺談陳壽三變曹操稱謂的深層次原因

從該篇第一句“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後”起,到“建安元年九月,車駕出轘轅而東,以太祖為大將軍,封武平侯”止,在這期間曹操的稱謂都是“太祖”;

而從漢獻帝遷都許昌以後,曹操的稱謂經歷了由“公”到“王”的變化。具體而言,從建安元年十月至建安二十一年,《三國志·武帝紀》中稱曹操為“公”。(建安元年)冬十月,公徵奉“一句,是最早將曹操稱為”公“的記載,而最後一次用”公“的稱謂,是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天子進公爵為魏王“。

也就是從此以後,曹操的稱謂就變成了”王“,直至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崩於洛陽,年六十六。“

太祖、魏公和魏王:淺談陳壽三變曹操稱謂的深層次原因

在這之中,令我感到困惑的有兩點:一是為何漢獻帝遷都許昌後,《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就把曹操的稱謂由”太祖“變成了”公“;二是曹操被封為魏公,是在建安十八年的五月,即”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策命公為魏公“,那為何陳壽從建安元年起就稱呼曹操為”公“呢?

上述兩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從盧弼的《三國志集解》一書中找到答案。

太祖、魏公和魏王:淺談陳壽三變曹操稱謂的深層次原因

在此書中,盧弼在《三國志·武帝紀》中第一句”太祖武皇帝“的下面,引用了許多前人對曹操稱謂變化的考證與評論。具體如下:

首先,盧弼引了《官本考證》李清植曰:”此書於曹操,始稱太祖。

及漢帝遷許,以操為大將軍,則改稱公,蓋天子三公稱公也。既進爵為王,則改稱王,即曹丕未篡之先,亦稱王而已,明其為漢王公也。為漢王公而卒乃帝,其為篡也章矣。陳壽仕晉,而晉繼魏,故微其辭,以此知陳壽意中,隱以正統予蜀,如《綱目》之指。

故隋王通曰:‘使陳壽不美於《春秋》,遷、固之罪’,言其體難襲《史》、《漢》之舊,而書法則容,有合於《春秋》也。“

其次,他又引紀昀曰:”此誤沿《史記》周、秦本紀之例,不託始於魏文,而託始於曹操,實不及《魏書》序紀之得體,所謂可已而不已者也。“接著,盧弼在其後的按語裡,明確否定了紀昀的看法。盧弼認為”曹魏開國,與元魏情勢各殊,當建安之際,芟夷群雄,潛移國祚,皆宜特書,垂為信史。若如紀說,拘於史例,而無史識。“

太祖、魏公和魏王:淺談陳壽三變曹操稱謂的深層次原因

除此之外,盧弼在《三國志·武帝紀》中”(建安元年)冬十月,公徵奉“這一句下面,再次引用了許多前人對曹操稱謂變化的考證與評論。

首先,他引姜宸英曰:”前此無專官,故稱太祖。至此,始改稱公。“其次,他又引何焯曰:”自為大將軍後始稱公,蓋天子三公稱公也。“

接著,他又引王鳴盛曰:”《武帝紀》前段但稱太祖。自建安元年為大將軍,則三公矣,改稱為公。至二十一年進爵魏王,則改稱王。雖似有理,愚以為既為作本紀,躋之帝王之列,自不如概稱太祖為直截,省卻多少葛藤。至其後,歐陽公於朱溫亦仿此例,則殊覺無謂。“

太祖、魏公和魏王:淺談陳壽三變曹操稱謂的深層次原因

最後,盧弼引康發祥曰:”一紀中三異其稱,何如始終稱太祖。《晉書》稱司馬懿‘宣帝’,師‘景帝’,昭‘文帝’,最為爽捷耳。“

引述完以上四人所說之後,盧弼加了一則按語,闡述了他自己對於陳壽”三變“曹操稱謂的解釋,具體為:”

稱公稱王,所以著其篡之跡也。《文帝紀》亦然。由王而天子,由臣而躋君位,隱寓《春秋》筆伐之意,此所以為良史也。

太祖、魏公和魏王:淺談陳壽三變曹操稱謂的深層次原因

以我個人來看,《三國志·武帝紀》中的”自天子西遷,朝廷日亂,至是宗廟社稷制度始立“,也許可以暗示陳壽對曹操稱謂改變的一些想法。漢獻帝定都許昌後,東漢王朝的政治執行體系名義上恢復了正常執行,故而陳壽才會以漢之規制來重新明確對曹操的稱謂。於是乎,陳壽將曹操的稱謂由太祖改為魏公以及之後的魏王,便在情理之中了。

上述札記,僅代表個人看法,歡迎大家各抒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