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中常見的“六郡良家子”,究竟是哪六郡?

對於閱讀過《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這前四史的朋友來說,想必一定會看到史書中經常出現的“六郡良家子”,如《漢書·地理志》中所載“漢興,六郡良家子選給羽林、期門,以材力為官,名將多出焉”。那麼,“六郡良家子”的“六郡”,究竟是哪六郡呢?

史書中常見的“六郡良家子”,究竟是哪六郡?

事實上,這六郡主要分佈在漢朝的北部邊境。以行政區劃而論,屬於涼州和幷州。具體介紹如下:

天水郡

天水郡屬於涼州,設置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根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天水郡有戶口六萬零三百七十,人口二十六萬一千三百四十八。

史書中常見的“六郡良家子”,究竟是哪六郡?

以行政區劃而論,天水郡有十六個縣,即:平襄、街泉、戎邑、望垣、罕開、綿諸、阿陽、略陽、冀、勇士、成紀、清水、奉捷、隴、豲道和蘭幹。

隴西郡

隴西郡屬於涼州,秦朝時便已設定。根據《漢書·地理志》所載,隴西郡有戶口五萬三千九百六十四,人口二十三萬六千八百二十四。此外,隴西郡還漢朝時期還設定有鹽官和鐵官,可見當地鹽、鐵資源的豐富。

史書中常見的“六郡良家子”,究竟是哪六郡?

以行政區劃來看,隴西郡共轄十一個縣,即:狄道,上邽,安故,氐道,首陽,予道,大夏,羌道,襄武,臨洮和西。

安定郡

與天水郡相似,安定郡亦屬涼州,同樣是在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所置。根據《漢書·地理志》的記載,安定郡有戶口四萬二千七百二十五,人口十四萬三千二百九十四。

史書中常見的“六郡良家子”,究竟是哪六郡?

以行政區劃而論,安定郡有二十一個縣,即:高平,復累,安俾,撫夷,朝那,涇陽,臨涇,滷,烏氏,陰密,安定,三水,陰槃,安武,祖厲,爰得,眴卷,彭陽,鶉陰和月氏道。

北地郡

北地郡亦屬涼州,秦朝時設定。根據《漢書·地理志》的記載,北地郡有戶口六萬四千四百六十一,人口二十一萬六百八十八。

史書中常見的“六郡良家子”,究竟是哪六郡?

以行政區劃而論,北地郡共轄有十九個縣,即:馬領,直路,靈武,富平,靈州,眴衍,方渠,除道,五街,鶉孤,歸德,回獲,略畔道,泥陽,鬱郅,義渠道,弋居,大要和廉。

上郡

上郡屬於幷州,秦朝時設定。根據《漢書·地理志》的記載,上郡有戶口十萬三千六百八十三,人口六十萬六千六百五十八。

以行政區劃來看,上郡轄有二十三個縣,即:膚施,獨樂,陽周,木禾,平都,淺水,京室,洛都,白土,襄洛,原都,漆垣,奢延,雕陰,推邪,楨林,高望,雕陰道,龜茲,定陽,高奴,望松和宜都。

西河郡

西河郡屬於幷州,漢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設定。按照《漢書·地理志》的記載,西河郡有戶口十三萬六千三百九十,人口六十九萬八千八百三十六。

史書中常見的“六郡良家子”,究竟是哪六郡?

以行政區劃而論,西河郡轄有三十六個縣,即:富昌,騶虞,鵠澤,平定,美稷,中陽,樂街,徒經,皋狼,大成,廣田,圜陰,益闌,平周,鴻門,藺,宣武,千章,增山,圜陽,廣衍,武車,虎猛,離石,穀羅,饒,方利,隰成,臨水,土軍,西都,平陸,陰山,觬是和博陵。

由上可知,史書中所說的“六郡良家子”中的六郡便是天水郡、隴西郡、安定郡、北地郡、上郡和西河郡的總稱。

其中,天水、隴西、安定和北地四郡屬於涼州,上郡和西河郡屬於幷州。以人口規模而論,西河郡在這六郡中最多,而安定郡最少。

史書中常見的“六郡良家子”,究竟是哪六郡?

值得一提的是,從這六郡之中選拔出來的良家子弟往往是兩漢政府名將出身的最好途徑,如西漢名將趙充國和甘延壽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