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胡虜無百年之運

為什麼說胡虜無百年之運

中國人有一個特別得意地說法,胡虜無百年之運,少數民族政權入主中原絕對不可能超過一百年,這是因為我們對咱們自己的文化有著絕對的自信。你入主中原靠的是快馬彎刀,靠的是征服這片土地,但是征服人心那是得靠你的文化根基,靠的是之乎者也,子曰詩云。馬上打天下不能靠馬上治天下,當年蒙古人佔領了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一,如今也已不復當年輝煌,入主中原89年就又被打回去了。拿破崙怎麼樣?希特勒怎麼樣?日本帝國又怎麼樣?任何時候武力只是強權的開始,製造問題的開始,所以今天我們提倡和平。

為什麼說胡虜無百年之運

公元439年,鮮卑族拓跋氏的北魏統一了北方的黃河流域,同樣面臨這樣一個問題,他們是遊牧民族,與中原文化格格不入,嚴重的社會矛盾出現了,這個時候北魏面臨著兩個選擇,第一是漢化,第二就是死撐下去直至滾回老家。所以在這種背景下,北魏的孝文帝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說農業制度的改革,官吏制度的改革等。

為什麼說胡虜無百年之運

當時的北魏想遷都洛陽,鮮卑族拓跋氏最早的勢力範圍在盛樂,就是今天的內蒙古和林格爾,後來遷徙到了平城,平城就是燕雲十六州的雲州,即今天的山西大同。孝文帝為了遷都洛陽釋出了一道聖旨說“吾國,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乃用武之地,移風易俗,信為甚難,崤函帝宅,河洛王裡,因茲大舉,光宅中原。”什麼意思呢?說我們國家發源於北方,後來遷徙到了平城,雖然勢力很大,但是文化不統一,平城這個地方呢又長年有仗要打,想要定居太難了,歷來帝王所統治的根據地崤山、函谷關在哪?在河洛文化那裡,所以咱們應該遷都,統治中原成為正統。在這裡說一下啊,為什麼說平城這個地方經常要打仗,因為北邊挨著草原上一個強大的民族柔然,我們聽說過柔然鐵騎吧,這個民族當時太強大了,北魏打不過柔然,後來呢柔然被突厥打敗了,西遷到了歐洲,就是歐洲所說的阿瓦爾人,今天的保加利亞人很有可能就是柔然人的後代。

為什麼說胡虜無百年之運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就是北魏移風易俗實行漢制到底到了什麼地步了呢?當時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名成了元宏,唐朝大詩人元稹就是鮮卑貴族皇室後代,丘目陵氏改為穆氏,比如穆桂英就是鮮卑後人,包括什麼步陸狐氏改為陸氏,勿扭於氏改為於氏等等,就這樣鮮卑八大姓氏都改成了漢姓。還不許穿鮮卑族的衣服,不許留鮮卑族的髮型,都按照漢族的標準來,現在當然是穿什麼衣服,留著什麼髮型基本沒人管,但是在古代一個民族的衣冠髮型意味著這個民族的臉面。古代漢人是什麼髮型?男的滿20歲,女的滿15歲就不能剃頭了,女的滿15歲叫及笄之年,意思是說可以嫁人了,男的滿20歲叫弱冠之年,意思是可以戴帽子當官行加冠禮了。過了這個年紀就不能剃頭了,在古代這個叫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只有犯人才在臉上刺字呢,要是有一個古代人穿越回來,那現在看滿大街都是犯人。

這還不算完,還要說漢話,與漢族人通婚,皇上就立了漢族人為皇后。這一系列的漢化下來,這歷史上這麼牛的鮮卑族到現在連方言都沒留下,所以漢民族本身就是不斷融合的一個民族,在漢朝到南北朝大亂世期間,匈奴、羯、羌、鮮卑全融合進來了,後來到了南宋時期,契丹、女真也融合進來了,正是因為漢族文化廣闊的包容性,不斷融合新文化的積澱,才使得我們成為一個強大的中華民族,現如今華夏兒女遍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