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杭州難民買不起米,范仲淹為何抬高米價?災民:感激不盡

提起范仲淹我們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岳陽樓記》這篇千古名作,其中的“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是膾炙人口的佳句,也激勵了很多官員們要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一番功績的抱負。

不僅在文學上頗有成績,在做官方面范仲淹也頗有建樹。在宋朝一直都是重臣,甚至官至宰相。但與許多高官出身於書香門第不同,范仲淹走的每一步都是靠自己爭取來的。不僅出生在農民家庭,還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在封建時代,“孤兒寡母”是沒辦法生存的,所以范仲淹的母親被迫帶著范仲淹和兄弟姐妹們改嫁,一度改為繼父的姓氏。從小不但遭受貧寒,更是受盡了白眼。

宋朝杭州難民買不起米,范仲淹為何抬高米價?災民:感激不盡

教育從古至今都是窮人家的孩子改變命運最好的方式,年少的范仲淹也深諳這個道理。為了改變命運,年紀輕輕就辭別了母親去外地求學,甚至在寺廟裡讀書,歷經磨難也從未放棄求學之心。當時對他來說能夠頓頓吃上稀飯就已經是莫大的幸運了,吃不飽才是常態。也正是因為出身於最貧窮的底層,所以發達後的范仲淹也一直心向百姓,成為一方百姓的父母官,這也成為他一生的抱負。

宋朝杭州難民買不起米,范仲淹為何抬高米價?災民:感激不盡

這樣的苦難從未磨去他心中的志向,也更堅定了他考取功名的決心。他的生活也正是在考取功名,為官後才有了好轉。最後一度官居宰相,更是收入不菲。宋朝最大的特點就是有錢,所以宋朝官員的俸祿是非常高的。范仲淹為官後並沒有大肆的奢靡浪費,過著鋪張的生活。而且把大部分工資都拿來買田,並把這些地無償送給沒有耕地的農民,讓他們養家餬口過日子。這對於半畝良田都沒有的農民來說,是天大的好事。

而且他深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想要從根源上解決的貧困的問題還是要透過教育。所以他千方百計地給百姓們受教育的機會,聽說一處院子能出文武全才,他就把院子買下來辦書院。讓當時讀不起書的年輕人有機會接受教育,徹底的改變命運。

宋朝杭州難民買不起米,范仲淹為何抬高米價?災民:感激不盡

所以發達後的范仲淹大部分俸祿都用來買地和辦學了,家人依舊過著廉潔淳樸的生活,並沒有像其他達官顯貴一樣過著優渥安逸的日子。他的府上當時家人和傭人加起來300多口,這些人全都靠著范仲淹的俸祿。可想而知宋朝官員的俸祿有多高,但也正是這些舉動深深地受到了百姓們的擁戴。

年過花甲的范仲淹被調到杭州擔任知府,本該是告老還鄉的年紀,但心向百姓的范仲淹還是要奉獻自己的餘熱。上任後,杭州就遇到了災荒的年份。當時的杭州民不聊生,餓殍遍地,這百年一遇的大饑荒餓死百姓無數。這樣的年份糧食本身最實惠也是最值錢的,黑心商人們紛紛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著賣高價錢。

宋朝杭州難民買不起米,范仲淹為何抬高米價?災民:感激不盡

政府本該要做到的是平抑物價,抑制市面上的物價。但范仲淹卻反其道而行,不但不打擊物價上漲,反而操控米價上漲。這樣的“荒唐”行為受到了滿朝文武的一致反對甚至是彈劾。上書皇帝說范仲淹是老糊塗了,要罷免他。但宋神宗一直對范仲淹深信不疑,要先看看他具體要怎樣做,不能輕易下結論。

宋朝杭州難民買不起米,范仲淹為何抬高米價?災民:感激不盡

范仲淹這樣做杭州的米價就成為附近地區最高的了,所以附近的大米就全部都匯到了杭州,原本的供不應求到供大於求。而且古代的交通是非常不便利的,等到大米都進入杭州的糧倉時,范仲淹便出臺相關政策,下令開倉放糧。

這樣一來,大米的價格直線下跌,也不好再運回去,所以商家們只能哭喪著臉低價拋售了。這樣的做法在相當程度上幫助杭州平穩度過了這次百年一遇的大饑荒,當初彈劾范仲淹的官員們也紛紛叫好。最受益的還是杭州的百姓們,遇到這樣的父母官,能夠早日結束人間地獄的生活。

宋朝杭州難民買不起米,范仲淹為何抬高米價?災民:感激不盡

由此可見范仲淹不僅是一位大文學家,在為官從政上也頗有天賦,而且頗有才幹。最難得的是他有一顆愛戴百姓們的心,並且這顆心伴隨著他入仕直到告老還鄉。花甲之年本該是頤享天年的時候,過著含飴弄孫的晚年生活。但他仍然工作在一線,和他最放不下的百姓們在一起。可以說,不論什麼年代,我們都需要這樣官員,這樣的官員才稱得上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