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山這處摩崖題刻,記錄溫州史上最大水災!改變了溫州移民結構

在龍灣永中坦頭村峰門山,背依大羅山的一處山坡石壁上,有一處特殊的摩崖石刻:

大羅山這處摩崖題刻,記錄溫州史上最大水災!改變了溫州移民結構

畫面簡單古樸,上面是一艘帆船形狀的圖案,下刻“乾道二年水滿到此”八個字。

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溫州曾發生一次嚴重“海溢”。這處被認為是溫州最早水文記錄的摩崖石刻,告訴後人,800多年前溫州曾發生過一次史上有記載的最大水災。

與峰門山摩崖相呼應,甌海茶山潘山村的一處山坡石壁上,至今還存有一個據稱是當年用於撐篙系船的窟窿。相傳乾道二年大水,整個溫州城淹沒時,唯有居住在潘山(原稱泮山)木姓和谷姓兩戶人家因地勢高而倖存。

上期,三十六坊君說到溫州經歷第四次海侵的過程。乾道二年的這場大水災,與南宋乾道年間,海岸線距離城區仍然較近,也不無相關。根據記載,當時甌江南岸的岸線到達今龍灣區的永中鎮、普門以東。

大羅山這處摩崖題刻,記錄溫州史上最大水災!改變了溫州移民結構

◎溫州東門華蓋山到巽山

這次水災不但造成了巨大損失,甚至改變了溫州的人口結構:

水災過後,溫州出現了嚴重的人口危機,知州多次傳檄福建要求移民補籍,並由此出現福建民眾遷入溫州的移民大潮。這也是溫州歷史上多次移民潮中,閩人入溫規模最大的一次。不少溫州人的先祖,就是此時從福建來溫繁衍生息的。

夜半大水入城

海溢,也就是海嘯,古人亦稱“海吼”、“海唑 ”,颱風、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動都可能引起海嘯。

大羅山這處摩崖題刻,記錄溫州史上最大水災!改變了溫州移民結構

◎海嘯

據技術人員測量,峰門山這處記錄水位的帆舟距地面高程69。68米,即海嘯引起的洪水位達到65米處。結合史料記載溫州城外“水滿城齒”,水位大約10-14米,由此推測,當年沿海龍灣水位達15-25米甚至更高,浪高可能達40-50米,差不多有今天的13層以上高樓的高度。

站在峰門山朝海望去,當超過40米高的海浪迎面而來,是怎樣的一場災難?

大羅山這處摩崖題刻,記錄溫州史上最大水災!改變了溫州移民結構

◎葉適像

南宋永嘉學派代表人物葉適,曾撰文提及乾道二年的大水:

玉環島上的天富北監,是當時溫州重要鹽場之一,那是農曆八月十七日晚,正值秋分,月色澄朗。人們快要解衣休息時,突然厄運降臨——風雨大作,潮水暴漲,“闥啟膝沒,及霤蕩胸,至門已溺死”,只一頓飯的工夫,溺死“數萬人”。

《宋史》中,也有“(乾道)二年八月丁亥,溫州大風、海溢,漂民廬、鹽場、龍朔寺,覆舟溺死二萬餘人”記載,溫州諺語至今尚有“乾道二年發大水,水漫溫州城門柱”之說。

農曆八月十七日正值天文大潮,遇上風暴潮三碰頭,引發嚴重海嘯災難,永嘉、瑞安、平陽、樂清等地也都受災嚴重。

溫州各地方誌對此次海溢都有記載,如瑞安舊志載:“宋乾道二年,大水夜半入城,民多淹死,僅仙岩賴姓及大鑊萬姓存焉”。

損失史無前例

這一次災害給溫州造成極為慘重的損失,無論人口、財產、水利設施均遭受史無前例的損失。

大羅山這處摩崖題刻,記錄溫州史上最大水災!改變了溫州移民結構

◎甌江帆影

《宋史·五行志》記載,溫州沿海僅僅因翻船而溺死的人數便達二萬餘人,正在江邊來不及逃生而死亡的也有七千餘人。今蒼南民間尚有“乾道二年,水滿炎亭坳,江南只留十八家”之語。

明弘治《溫州府志》記載:“以永嘉任洲言之,一村千餘家,家以五人為率,計五千餘人,存者才二百人,餘可類推。”

大羅山這處摩崖題刻,記錄溫州史上最大水災!改變了溫州移民結構

◎《溫州府志》

具體人員損失,在《宋會要輯稿》有一個準確數字,乾道三年四月十八日《銷欠溫州逃移死絕人丁所納絹詔》有:“溫州永嘉、平陽、瑞安、樂清四縣逃移、死絕人丁共一萬四千七百九十五丁。”有學者分析,這只是統計承擔交納身丁錢的二十至五十九歲的男子,若算上老弱婦孺,去掉逃移人數,估計死亡總人數應當在七萬人左右。當時溫州不過只有七十萬人口左右,這次災害導致溫州人口十分之一死亡,其損失之慘重可想而知。

其他財產損失和水利設施破壞也非常嚴重,如玉環天富北監,葉適記載:“老子長孫,無復安宅四十年”。連江心嶼的龍翔寺、永嘉大若巖陶公洞,均為乾道大水淹沒。塘埭斗門閘被毀者也是不計其數。

名人齊力賑災

溫州災情發生後,溫州知州劉孝韙一面會同司農少卿陳良弼,將5萬石存谷分賑災民,同時上書朝廷,但一開始並未引起關注。

據永嘉學派創始人薛季宣記載:“……孤單之族絕者五房,親戚故人半入鬼錄,而又家乏粒食,漂泛無復遺餘,妻啼兒號,日日相似,雖無佳況,然視死者將十萬輩,其亦厚矣!”

如此慘重的災情,當時溫州的各界名人紛紛參與到救災中。

南宋進士、永嘉學派代表人物鄭伯熊時任國子監丞,他便聯合溫籍官員向朝廷奏請賑恤。兩位溫州狀元王十朋、木待問也響應鄭伯熊倡議,聯名具疏向朝廷提出救濟溫州老百姓建議,終獲救災物資及減免稅賦等政策。所以,民間傳說鄉人感恩,集資在四顧橋道司考棚東南(今溫八中附近)建造了王木亭。

大羅山這處摩崖題刻,記錄溫州史上最大水災!改變了溫州移民結構

◎王木亭

大水過後第20天,溫州獲得朝廷遣官賑恤救援。官府還提前釋放部分服刑人員,增加救災勞動力;又令內藏庫支錢二萬貫,修復溫州堤塘陡門。

大量閩人入溫

這次水災後,溫州城“所餘黎民靡有子遺”,沿海地帶人口劇減,勞動力缺失,土地荒蕪。

因此,多任知州“奉詔徙福建民實其郡”。於是引發了福建民眾遷入溫州的大潮。

大羅山這處摩崖題刻,記錄溫州史上最大水災!改變了溫州移民結構

◎溫州城西

據《溫州志人口》中介紹,知州知府傳檄福建,要求移民補籍。此後幾年內,大量的閩人相繼入溫補籍,繁衍生息,形成繼唐末五代之後的又一次移民潮,也是溫州歷史上,閩人入溫規模最大的一次。

古代溫州曾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移民:魏晉時期的衣冠南渡,北方大量人口從中原遷往長江中下游;唐末、五代移民避亂,北方移到福建的移民大批遷入溫州;宋室南遷後,大批移民進入溫州,其中較為集中的,一是建炎四年(1130)宗室臣僚餘部留居溫州,還有一次就是乾道二年水災後的閩人補籍。

徐定水先生的《溫州歷代遷入人口姓氏考述》,在列舉了大量遷入人口姓氏之後,得出結論認為:溫州歷代遷入人口,以宋代為最多,其餘依次為五代、唐代、明代。

今天,溫州沿海各縣人們的許多家譜中,都提到祖宗是在南宋乾道二年以後從福建遷入溫州墾種,也正是出於這個背景。葛劍雄主編的《中國移民史》據民國《重修浙江通志稿》等資料統計,宋代遷入溫州四十三族,三十五族來自福建。

據傳世的溫州沿海地帶的家譜中,有不少乾道時村莊遭到毀滅性破壞以及災後外來人口遷入的記載:如永嘉張氏,始遷祖悅庵,宋乾道間由福建赤岸遷瑞安汀董鄉。瑞安林氏,宋乾道間遷入東山鄉大路村。池氏,宋乾道三年後由福建赤岸遷瑞安四都前池。應氏,乾道後由閩赤岸遷入瑞安。平陽張氏,乾道間由福建遷居。泰順王氏、池氏、鄭氏、應氏、繆氏、楊氏自長溪,何氏自福鼎,曾氏自晉江,蔡氏自興化,單氏、周氏、尤氏、戴氏、程氏、蘇氏、張氏、陳氏、郭氏、徐氏、胡氏、柳氏、邱氏、鄒氏、季氏、呂氏、林氏、施氏、鍾氏由閩,包氏由合肥,馬氏由河南遷入瑞安。

大羅山這處摩崖題刻,記錄溫州史上最大水災!改變了溫州移民結構

◎張璁

溫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於1986年6月,在張璁祖祠內所立的《張璁宗祠說明》石碑中介紹:張璁,字秉用,號羅峰,賜名孚敬,更號羅山。官至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系明嘉靖朝內閣首輔,祖籍為福建莆田赤岸。

大羅山這處摩崖題刻,記錄溫州史上最大水災!改變了溫州移民結構

◎郭公山下白蓮塘舊照

乾道二年水災以後,溫州各地都加速了興修水利,特別是海塘的步伐,水利網日臻完善,雖然溫州此後也經歷過多次狂風大雨大潮,卻很少發生類似南宋乾道二年大水災那樣的浩劫。

參考資料:

《南宋乾道二年溫州水災考述——兼與吳松弟先生商榷》潘猛補

《尋蹤乾道海溢水文摩崖石刻》鄭加財 林統

《公元1166年溫州沿海大海溢——改變溫州人口來由的主要歷史原因》光明人家

《青山巨石中的溫州記憶》周吉敏

編輯:湯琰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