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為什麼要選高僧去藩國輔佐,有什麼深意?

《明史·姚廣孝傳》中,非常明確地記載了朱元璋在全國各地選拔和尚,以及把和尚派給各藩王的故事。

“洪武中,詔通儒書僧試禮部。”

“高皇后崩,太祖選高僧侍諸王,為誦經薦福。”

第一段文字講的是,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在全國各地選拔那些通曉儒學的和尚,讓他們到禮部參與考試。如果他們的學識比較高,還會授予他們官職。《明史·姚廣孝傳》裡就講到,姚廣孝雖然學問不錯,但是朱元璋並沒有賜給他官職,而是賜給他一件僧袍,讓他回去了。

不過後來,高皇后(也就是朱元璋的老婆馬皇后)去世的時候,朱元璋又選了一些高僧到藩國去,讓他們為高皇后“誦經薦福”。

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為什麼要選高僧去藩國輔佐,有什麼深意?

(朱元璋劇照)

從這兩段文字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最初之所以要在全國選拔通曉儒學的和尚,主要是緣於他的和尚情結。畢竟朱元璋曾經當過和尚,他對和尚有一份特殊的情緣。他這樣做,是想向天下人表明,不要以為和尚都是沒用的,很多和尚還是飽讀詩書的。同時,他還想向天下人表明,不要以為和尚就是隻知道吃齋唸佛的,和尚也是可以積極入世的。這就為他曾經是和尚,後來卻參與殺人放火打天下,提供了佐證,讓他獲得江山的過程,更加理直氣壯。

後來高皇后去世以後,他把那些高僧們派到各藩地。《明史》上講得很清楚,是為了給去世的高皇后“誦經薦福”。讓和尚給去世的親人誦經祈福,這在古代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其實並不奇怪。

不過,這裡有兩個問題讓人不解。第一個問題是:朱元璋要給他老婆馬皇后祈福,讓和尚們做就是了,為什麼一定要把這些和尚派到藩國去呢?第二個問題:《明史》中記載讓和尚給馬皇后祈福的事情,是放在《姚廣孝傳》裡。為什麼不放在別的地方,而偏偏要放在這裡呢?

我們說過,史書都是要講微言大義的,把什麼材料放在什麼地方,所體現的,其實就是一種微言大義。如果聯絡到和尚姚廣孝此後的作為,我們似乎就能明瞭朱元璋當初的用意,以及史書把這段材料放在這裡的用意了。

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為什麼要選高僧去藩國輔佐,有什麼深意?

(姚廣孝劇照)

姚廣孝被朱元璋分配給朱棣以後,後來朱元璋去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其中,姚廣孝是朱棣的第一謀士,他不但堅定了朱棣造反的信心,而且在朱棣發動戰爭的過程中,不斷地給他出謀劃策,讓朱棣打了不少勝仗。

說姚廣孝堅定了朱棣造反的信心,是因為當初朱棣認為,自己造反不一定能夠成功,因為老百姓都是支援朝廷的。但是姚廣孝卻對朱棣說,我們出家人,講的是“天命”,不講“民心”。我已經看出來了,“天命”中你將榮登大寶當皇帝。同時,姚廣孝還找了一些和尚道士給朱棣算命,大家都一致認為,朱棣確實有當皇帝的“命”。也因此,姚廣孝促成朱棣舉起反旗。

說姚廣孝給朱棣出謀劃策,這一點確實不假。姚廣孝在戰爭期間給朱棣出的很多計策,其中最重要的那條計策,是讓朱棣放棄和朱允炆進行一城一池的爭奪,直接攻打南京城。姚廣孝認為,只要直接把南京城攻下來,當了皇帝以後,全國各地那些不服從的人,也都服從了,那些攻不下來的城市,也都不攻自破的。

朱棣採用了姚廣孝這個辦法,果然很快就打進南京,攻下了南京城。當朱允炆被宣佈“自焚而死”後,朱棣當了皇帝,果然戰爭就這樣結束了,全國各地也都沒有再不服朱棣,要和朱棣拼死到底的城池了。

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為什麼要選高僧去藩國輔佐,有什麼深意?

(朱棣劇照)

從姚廣孝的人生經歷,我們可以看出,朱棣能夠當皇帝,姚廣孝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正是在姚廣孝的攛掇下,朱棣才敢起兵;也正是在姚廣孝的出謀劃策之下,朱棣才奪得了皇位。

看了姚廣孝的人生經歷,其實我們就明白朱元璋的用意了。朱元璋把高僧們派給各藩王,除了讓高僧給馬皇后祈福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高僧們能夠用自己的道行,影響藩王們,讓他們修身養性,安分守己,認真拱衛大明江山(打著給馬皇后祈福的口號,也是想用馬皇后來監督他們)。

可是,沒想到結果適得其反。姚廣孝不但不勸說朱棣修身養性,還積極攛掇朱棣造反,推翻朱允炆的江山。

顯然,《明史》把朱元璋選高僧就藩的文字放在姚廣孝的傳記裡,其諷刺意味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