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到底指什麼?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寫到自己寫《史記》的目的在於:“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句話被後來多次引用,並藉此來闡述《史記》一書的價值高深。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最近重讀《中國史學史》的秦漢部分,才對這三句話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我就結合自己的見解,將之寫下來。

一,究天人之際:探索合理的天人觀

天人關係,是中國古人在思想領域進行探索的一個問題。這裡的“天”並非是大自然的意思,因此這裡的天人關係也並非是人和自然的關係。商朝時期,“天”也就是“帝”,是世界萬物的主宰。因此,這裡的天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它具有神秘的力量。天的意志被稱為“天意”,天的行為法則被稱為“天道”、“天理”。

三代時期,中國人認為天帝主宰萬物,因此有了祭祀、占卜等迷信活動,由此也出現了“洩露天機”等詞彙。從周代以來,民本思想崛起,中國的主流思想從“尊天事鬼”變成了“尊天事人”,民本思潮出現。到了春秋時期,先進的思想家不太重視對“天道”的探究,而是重點探究人類和社會。子產說:“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

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到底指什麼?

龜兆原意為占卜時龜甲受炙灼所呈現的坼裂之紋。

春秋戰國時期的哲學家們並非否定天命,而是不去探究。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也就是承認天命、天道的存在。戰國時期,陰陽五行學說興起,天命學說又開始被重視起來。就連從不說天命的儒家也開始說天命,如荀子就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也就是強調國君要利用天命為自己服務。荀子的學說實際上就開啟了新儒學的先河。

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到底指什麼?

董仲舒

漢朝時期,儒家開始大量吸收其他學派的學生,其中就包括陰陽學派的“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等。董仲舒就是這一種學說的繼承人,他的《春秋繁露》也就是讓天命為君權服務。司馬遷生活在這個時代,自然也會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司馬遷作為太史,具有記載歷史、觀測天象的職責,因而探究天人關係也是司馬遷的一大目標。

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到底指什麼?

司馬遷的天人觀主要反應在《天官書》一文中,該文記載了當時的天文學知識,也在探究天人之間的關係。司馬遷未能擺脫占星術的影響,他認為天上和人間的確有對應的關係,並且認為天有法則,也就是“天命”,他說“夫天運,三十歲一小變,百年中變,五百年載大變……為國者比貴三五。上下各千歲,然後天人之際續備”,這無疑是繼承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的天命觀。

但是,司馬遷作為一個史學家,他的嚴謹態度又使得不能完全相信所謂的天命,甚至某些時候也對天命表示懷疑。他諷刺秦皇漢武的求仙問藥、封禪祭祀,反對將人間的興亡都歸因於天,例如在《項羽本紀》中,他對項羽的“天亡我,非用兵之罪”評價到“豈不謬哉”。這樣說明,司馬遷雖然承認天命,認為天人之間有聯絡,但是也反對過分強調天意。他的思想還儲存著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思想那種較為樸素的精神。

二,通古今之變:探究歷史變化發展的規律

司馬遷寫的《史記》,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通史。司馬遷之所以要寫通史,就是為了探究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以及人在歷史發展的面前應該如何面對。在此之前,各大學派都在提出自己的看法。

比較保守的儒家認為“天不變道亦不變”,認為越古老的時代越美好,產生“復古”的思想。道家也不同樣懷念過去“小國寡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的原始社會。法家則相反,認為社會的發展是不斷變化的,人應該主動變法以適應變化,商鞅曾說“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從戰國後期開始,儒家的荀子也接受了因時而變的思想。

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到底指什麼?

儒家美化的禪讓制

司馬遷生活在三代到秦漢的大變革完成時期,能夠更清晰、全面地認識之間的發生的變化。例如貴族體制瓦解瓦解,官僚政治興起;分封制被郡縣制逐漸取代;禮治被法治取代等。為了突出時代的變化,司馬遷寫下了“十表”,其中《十二諸侯年表》主要表現春秋時期“周室衰微,諸侯專政”“五霸更盛衰”。《六國年表》表達從大分裂到大一統的變化;《秦楚之際月表》表現秦朝滅亡到漢朝興起的過渡;《漢興以來諸侯年表》表現漢朝“諸侯廢立分削”,中央集權加強的變化。

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到底指什麼?

司馬遷提出了“承弊通變”的命題,也就是有了社會出現了弊病,才會引起變化。因此,他認為主動的變革就是試圖除去過去的弊政。他肯定法家的變法圖行為,對商鞅和吳起的變法做了較為積極的評價。他認為秦朝滅亡,漢朝興起就是因為秦朝的弊病太深,需要漢朝來調節改變,所謂“故漢興,承弊易變,使人不倦,得天統也”。

司馬遷還提出了一個“見盛觀衰”的法則,也就是一個事務發展到頂峰的時候,其弊端也開始顯露出來,從而逐漸衰落。在《平準書》中,他記載了漢朝“無為而治”帶來的繁榮,但是也看到了背後的危機,提出“物盛而衰,固其變也”。此後,漢武帝上臺,推行了“獨尊儒術”,開始實行大作為,改變了過去的弊端。但是司馬遷同樣看到了漢武帝時期出現種種弊端。

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到底指什麼?

司馬遷對每個時代的興衰之因做出瞭解釋,給人以垂訓思想。當然,司馬遷處於西漢時代,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治一亂的迴圈歷史觀之中。他說“三王之道若迴圈,終而復始”“一質一文,始終之變也”。

三,成一家之言:綜合百家思想

我們對“一家之言”感覺有點誤解,因為經常有人評價我的文章“只是一家之言”。其實“一家之言”並非是自己的學問、意見。這裡的“一家”和“百家”相對。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出現了百家爭鳴,各派思想家相互爭論,難分高下。到了秦漢時期,由於國家走向大一統,思想文化也出現了合流的局面,人們將大一統稱為“一”,這裡的“成一家之言”就是要讓文化符合大一統的趨勢,融合百家。

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到底指什麼?

東漢太學講學畫磚像

戰國到西漢,百家思想的河流是非常明顯的,代表人就是荀子和董仲舒。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曾經寫下了《論六家要旨》,對各家思想進行綜合的評價,並且指出“天下一致而百慮,殊途而同歸”。司馬遷繼承了父親的思想,對各家思想都綜合評價,吸收各家之長,融為一體,“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他讀書的範圍很廣,不僅涉及史書,還涉及五經、天文、地理、醫學、占卜等,這使得他有“博古通今”的實力。他還遊歷全國,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傾聽各個階層的聲音,擴寬了自己的眼界。

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到底指什麼?

在《史記》中,司馬遷為大儒列傳,寫下了《儒林列傳》《孔子世家》《孟子荀卿列傳》等,表達了自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欽佩之情。同時也為墨家、法家、陰陽家、兵家、文學家等列傳。司馬遷的“成一家之言”和漢武帝的“獨尊儒術,罷黜百家”都為試圖統一百家學說。

歡迎關注公眾號:

北斗維斟

。本人喜歡歷史,文化,文學,詩詞等,自從畢業以來一直在閱讀,在各大自媒體平臺多有創作。我創立了的“北斗維斟”,主要在於深度解讀歷史以及中國的傳統文化,歡迎你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