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晚清簽訂的條約都是《中條約》,而不是《清條約》?

趣談答案:晚清簽訂的條約並沒有最開始的中國這兩個字,只是後期的專家貼上去的。

晚清條約有點多

可能大家很難想象滿清究竟簽訂了多少條約,單純的從1840年到1910年這整整的70年的時間裡面,滿清所簽訂的條約幾乎已經達到了整個封建王朝所有簽訂條約的總和。

為什麼晚清簽訂的條約都是《中條約》,而不是《清條約》?

這絕對不是誇張,也沒有必要誇張。

如果大家能夠拿出對應的歷史資料來看一下,在慈禧太后執政的時候,天津條約簽訂了多少,南京條約簽訂了多少,北京條約簽訂了多少,就會發現這些條約,如果全都訂正在一起都可以成為一本書了,而且這本書必須得是加強版的書。

如果我們單純的以天津作為例子,在天津簽訂的條約分別為天津條約,天津條約和天津條約的話,就會發現稀裡糊塗一大堆,行軍作戰都不一樣,但是成分的名稱都一樣,如何鑑別如何鑑定呢?

所以這些條約的前面或者後面都會加上若干的字尾,比如天津條約有中國天津條約或者天津什麼條約等等等等。

同樣的道理,當初簽訂南京條約的時候,僅僅就是南京條約這4個字,只不過在簽訂這個條約之後,某些專家為了區分這究竟是哪一個南京條約,於是就有了中國南京條約以及南京條約後面添上一些字尾等等等等。

為什麼晚清簽訂的條約都是《中條約》,而不是《清條約》?

清朝的悲哀

大家有沒有發現為什麼條約的前面或後面都有對應的一系列的字尾呢?

沒有後綴不行呀,因為簽訂的條約實在是太多了,鬼知道這是哪個條約,不添個字尾的話所有的條約都要找新名字。

歷朝歷代能夠達到這樣屈辱,能夠達到這樣噁心,並且讓人看一眼就想吐的條約的一個集合體,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除了匪夷所思之外,好像也只能用匪夷所思來描述了。

清朝的悲哀從來不在於比敵人弱,事實上並不是清朝一個朝代造成的,而是明清兩個朝代造成的,但是清朝最大的悲哀就是太軟蛋了。

為什麼晚清簽訂的條約都是《中條約》,而不是《清條約》?

在你還沒打之前直接就認輸了,直接就下跪求饒喊爹了,這樣的一場戰役打下來一來沒有價值,二來百姓心寒。

果慈禧太后也能夠和崇禎一樣上吊於一棵樹上的話,估計慈禧太后的名聲還會好一些,但是她沒有這個膽兒,也壓根沒有這個預算。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歷史研究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