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惹的禍 大禹治水 周朝滅商對天下的基本佈局

大禹透過將黃河從南線改為北線,避開了黃淮、江淮和環太湖平原的人口密集區,繼而恩澤並威服了大部分東部族群。不過凡事必有例外,大禹治水雖然惠及了多數東方部落,但有兩個分支除外,其一是位於山東丘陵的有窮部,其二便是“禹河故道”北側的商部落。在夏王朝延續的400年間,他們分別向夏人的共主地位發起過挑戰,區別只在於前者失敗而後者成功。關於有窮部失敗的原因,前文已經有過詳細論述,今次我們就主要來研讀一下商為什麼能夠成功。

黃河惹的禍 大禹治水 周朝滅商對天下的基本佈局

夏初格局

在東西族群並立的年代,東夷部落廣泛分佈在北起遼河,南至太湖的沿海地區,因而無論有窮還是商均是東夷的一部。然而從地理位置上看,位於山東半島的有窮部顯然居於東部族群的中心地位,這也是其能夠在夏朝建立之初率先向大禹後人發起挑戰的政治基礎。儘管有窮部短暫地佔領了洛陽平原並造成“太康失國”四十餘年,但終因得不到同族援助而以失敗告終。此時的商部落還是位於東部族群北端的一個邊緣分支,但在隨後的四百年裡該部逐漸蓄積了足以撼動夏人統治地位的強大能量,其中商族做出的一個最重要的舉措便是向西遷徙至燕山與太行山的山腳下。

黃河惹的禍 大禹治水 周朝滅商對天下的基本佈局

商族位於黃泛區死角

前文說過,大禹治水惠及了多數東部族群,唯獨有窮部與商部落不在其中之列。前者因為地處山東丘陵,山勢確保了其原本就不受洪水之害,因而無需感念夏族治水之恩;後者夾於燕山與太行山山腳之下,該處恰好是黃泛區的死角,故此夏族的勢力也就無法延伸到這裡。如今的人們習慣於把夏商周理解為三個前後接替的朝代,但就當時的情況而言,我更願意相信這是三個並列存在的部族。換言之,它們的順承關係只在於某一時期誰取得了霸主地位,而並不是說其餘兩部就不存在。對於夏人而言,渭河平原的周人屬於西部族群的同宗兄弟,黃河下游的東夷部落屬於俯首稱臣的羈縻物件,黃河以北的商人倒是不在控制之列的心腹之患。

黃河惹的禍 大禹治水 周朝滅商對天下的基本佈局

商湯伐夏

事實上,最終正是商族跨越黃河,給了夏人致命一擊。因為此時黃河走的是禹河故道,可以想象商人不但與夏人處於半隔離狀態,極有可能與黃淮、江淮和環太湖平原上同屬東夷的兄弟部落也鮮有聯絡。長年累月之下,商人極易形成一個獨立王國,這大概也是其在定鼎中原之後持續向東夷用兵的原因之一吧!公元前1600年,商湯起兵南征,渡過黃河之後夏商兩族在鳴條(洛陽附近)決戰,結果夏族一潰千里,從此讓出霸主地位,商王朝登上歷史舞臺。如果以商湯伐夏作為一個時間節點的話,我想對於華夏民族最大的貢獻就是把黃河以北納入了古中國版圖。不過與夏人遇到的問題一樣,佔據中原的商人也要面臨來自四面的挑戰,只是接下來的挑戰來自西方。

黃河惹的禍 大禹治水 周朝滅商對天下的基本佈局

商族遷回黃河以北

由於年代久遠,我們對商朝的記憶已經十分模糊,不過可以確定的有兩點:一是生性好戰,二是遷都頻繁。前者很好理解,畢竟生在那樣一個時代,你不好戰的話只怕也取代不了夏人的地位;後者則有很多種解釋,不過原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商人最後一次遷都回到了黃河以北,同時此舉也埋下了商朝覆滅的禍根。從地圖上不難看出,黃河以南的洛陽盆地正對周人盤踞的渭河平原。商族北遷之後,周人東進中原瞬時少了許多阻力,於是接下來“八百諸侯會孟津”便順理成章,甚至遠在四川的“巴人”也參加了這次會盟。因此不難想象,如果商人沒有遷回黃河北岸,而是繼續保持在這一地區的強勢存在,那麼“聯軍”的會盟恐怕不至於那麼容易成行,而鹿死誰手也就很難說了。

黃河惹的禍 大禹治水 周朝滅商對天下的基本佈局

牧野決戰

公元前1046年,伐商“聯軍”渡過黃河,直撲朝歌而去,此時商王朝的主力大軍正陷於同東夷的戰事,臨時拼湊起來的奴隸軍隊與周人在牧野展開決戰。後面的結果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商軍大敗,帝辛(紂王)自焚而死。或許是因為根出同族的緣故,周人建立王朝之後十分“崇夏”,甚至自稱“夏人之後”,不過在治理天下的問題上卻與此前迥然相異。與夏商兩代不同,周人更樂意將功臣和血親子弟分封至四方,並且透過一系列獨創的文化和制度將社會的方方面面井然有序地規範起來。從這點來說,“周”的地位甚至超過了後世大一統的“秦”,或許這也是其在傳統文士心中始終無可替代的原因之一吧!

黃河惹的禍 大禹治水 周朝滅商對天下的基本佈局

我們已經詳細描繪了夏商周三族的歷史糾葛。在擊敗商族並再次恢復西部族群的共主地位之後,周人採取了一種與此前兩朝截然不同的治理模式,那就是分封制。此刻站在周人的角度來說,核心區域限定在渭河平原、汾河谷地與洛陽盆地三處;黃河北岸聚集著商族舊部;遼河平原、山東丘陵和環太湖平原則是東部族群的傳統勢力範圍。顯而易見,作為戰敗者的殷商後裔已經掀不起大的風浪,但仍舊需要在其周圍分封宗親以起到監視作用;至於北起遼河、南至太湖的沿海地區卻是必須重點“關照”的物件。在這樣的背景下,燕齊吳三個封國應運而生,儘管其職責使命各有不同,但仍舊不妨礙我們從地緣謀略的角度來解釋周人對天下的基本佈局。

黃河惹的禍 大禹治水 周朝滅商對天下的基本佈局

鑑於周朝末年諸侯爭霸、王室衰微的悲慘局面,再加上後世紛紛以“集權”取代“分封”的歷史趨向,今天的我們往往不自覺地給予“分封制”一種很不好的評價。但實事求是地說,周人這種開創性制度在其當時絕對有著劃時代的進步意義,起碼較之夏商兩朝對邊緣地區的開發要有力的多。由於人口規模不足,無論夏族也好商族也罷,對邊緣地區的擴張往往只能滿足於對方的俯首稱臣,而不能深入其領地進行滲透控制。如果沿襲前朝舊制的話,周人同樣面臨這個問題,於是為了儘快消化臣服區域,不至於使其重新做大,周族前無古人地選擇將自己的直系子嗣派往該地。當然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這樣做的結果雖然使周朝避免了像夏商一樣覆滅於外族,但最終卻被自己的封國(秦)取代。關於周人在初定天下後究竟封建了多少諸侯後世已經很難統計,但從以下這張主要封國示意圖中仍舊不難看出彼時狀況之盛。

黃河惹的禍 大禹治水 周朝滅商對天下的基本佈局

正如前文所說,遼河平原、山東丘陵和環太湖平原是當時東部族群的三大勢力中心,在長江流域(楚國)崛起之前,它們無疑是周人最大的地緣威脅。然而就三者橫向比較而言,處在中心位置且距離洛陽盆地最近的山東半島顯然更為致命(畢竟當年有窮部曾從這裡打入中原,直接導致“太康失國”四十餘年)。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山東問題,周人毫不猶豫地派出了武力最強的“姜太公”,也就是滅商戰爭中那個傳說能呼風喚雨的大巫師。神話故事固然不可信,但姜尚絕對是伐商聯軍中實力最強的軍事家,這也是周王將其分封至泰山以東(齊國)的主要考量。與此同時,周王的弟弟姬旦被分封至泰山以西(魯國)。儘管諸侯爭霸開始後,魯國的地緣優勢逐漸不敵齊國,但站在王室當年的角度看,這種分封方式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說都堪稱完美。

黃河惹的禍 大禹治水 周朝滅商對天下的基本佈局

首先魯國距離王畿的地理距離較齊國更近,這符合周人依血緣判定親疏遠近的原則;其次山東丘陵自西向東“夷化”程度逐漸加重,那麼讓異姓諸侯啃最硬的骨頭也在情理之中。可惜的是周初的先王們預見不了數百年後的變故,依山傍海的齊國最終成為魯國最要命的地緣強敵。當然就初始分封而言,周人最大的考慮還是寄希望於齊國能夠儘快解決山東半島這個潛在威脅,為此姜尚及其後人被賦予極大的戰爭權力。山東的佈局完成之後,周人很自然地將目光投向遼河平原,於是武王的另一個弟弟召公登上歷史舞臺,其所領有的封地便是燕國。從地理位置上看,燕國位於周朝封國體系的極北之處,儼然有把守北方門戶之意。不過疑問也由此而生,那就是周人為什麼不直接把燕國封建在遼河平原,而要背靠燕山、扼守遼西走廊,做出防守的姿態呢?

黃河惹的禍 大禹治水 周朝滅商對天下的基本佈局

事實上,如果你回憶一下秦漢之際北方遊牧民族對中原王朝的威脅,應該就能明白此刻周人的無奈。從擴張領土的角度講,周人何嘗不想仿照齊國消化山東半島的模式用燕國來消化遼河平原?問題只在於隨著時代的演變,遼河地區的東部族群已經開始與蒙古高原的遊牧部落發生融合,此時將封國選定在一馬平川的遼河平原無異於自尋死路。與其如此,反倒不如建國於燕山以南,控制遼西要道以充當王室的北方藩籬,倘若日後形勢允許,再徐徐北上不遲,這大概也是武王與召公最基本的考慮。當然以上只是原因之一,最終促使燕國這步棋下定的還有南方的因素,甚至準確點說就是商族舊部。商人起源於黃河以北,當年依靠南征取代夏人的共主地位,此後雖然許多族人跨過黃河來到中原定居,但北岸仍舊留有不少後裔。此刻面對數量龐大的殷商遺民,新生的周王朝沒有理由不對其忠誠度產生疑問。

黃河惹的禍 大禹治水 周朝滅商對天下的基本佈局

對周人來說,將戰敗的商人悉數屠戮顯然不符合當時“滅國不絕祀”的社會風尚,相反為了顯示周人的大度,黃河南岸的商族後裔甚至被分封於“宋”,其爵位竟然居於“公、侯、伯、子、男”之首。當然表面的光鮮掩蓋不了戰敗者的身份,宋人依舊處於姬姓封國的嚴密包圍當中。至於黃河北岸的殷商後裔,情況同樣樂觀不到哪去,商人的舊都朝歌被分封給了衛國,而衛國的國君還是武王的弟弟。如此一來,燕國在北、衛國在南,兩兄弟遙相呼應將商族故地夾於其中,任何對周人不利的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招致燕衛兩國的兩面夾擊。至此北方的佈局也宣告結束,接下來就只剩下環太湖平原一個目標,而這次周人選擇的合作物件是:吳。

黃河惹的禍 大禹治水 周朝滅商對天下的基本佈局

如果讀者朋友細心品味的話,不難發現我們在描述周王室與燕齊兩國的關係時從未使用過“合作”這個字眼,但為什麼到了吳國這裡情況會有所不同呢?從名義上說,燕齊吳均是周王室下屬的封國,甚至吳國的等級還要低一些,其爵位僅是倒數第二等的“子”爵。可問題在於燕齊接受的是“分封”,而吳國接受的則是“冊封”,一字之差,天壤之別。事實上,在周人將吳國納入爵位體系之前,古吳國就已經存在並且參與了周人討伐商人的戰爭。對於這樣一個昔日的盟友,如果再將自己的直系子嗣分封過去取代其原有的統治階層顯然有些說不過去,而且極有可能引發雙方的全面戰爭,為此周人選擇了一條極其簡單的捷徑:認親。在互有所需的前提下,周吳很快找到了共同的祖先,也就是古公亶父。這樣吳國便從戰友升級為王室的遠房親戚,而周人也得以在環太湖平原扶植起一個新的代理人。

黃河惹的禍 大禹治水 周朝滅商對天下的基本佈局

不過形式上的“親戚之情”畢竟是相互妥協的產物,對於極度重視血緣的周人來說,吳國顯得過於疏遠,因此只賜予其低等級的“子”爵。而吳國在實力稍有增長之後,顯然也對周人這種輕視十分不滿,因而很快脫離其爵位體系,自立為王。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在周人完成燕齊吳的戰略佈局之初,這一策略還是在消化邊緣地區上發揮了意想不到的功效。燕國與齊國南北配合解決了黃河北岸與黃淮平原,齊國與吳國兩面夾擊融合了江淮平原與環太湖地區。在徹底解決了東部的威脅之後,周人開始將目光鎖定南方,而此時崛起於長江流域的楚國也越來越表現出對中原地區的慾望,於是新一輪的地緣碰撞不可避免地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