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曾國藩手握重兵,卻為何抗旨不遵,沒有出兵勤王?

1856年10月,為了進一步開啟中國市場,掠奪更多的生產資料,獲取更多在華權益。英國、法國在美國、俄國的支援下,藉口“亞羅號”事件、“馬神甫”事件,發動第二次侵華戰爭。由於和鴉片戰爭目的相同,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所以稱這次戰爭為“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曾國藩手握重兵,卻為何抗旨不遵,沒有出兵勤王?

1860年,英法聯軍進入北京,進行了臭名昭著的火燒圓明園。俄國乘火打劫,透過《璦琿條約》等一系列條約割佔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清政府被迫簽訂又一個不平等的屈辱條約——《北京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曾國藩手握重兵,卻為何抗旨不遵,沒有出兵勤王?

危急時刻,咸豐皇帝倉皇出逃,順便命令曾國藩“兼程前進,刻日赴京”,趕緊鮑超帶三千人回北京報到,歸勝保調遣。當時湘軍頭子曾國藩坐擁十二萬軍隊,面對殘暴的英法侵略者,卻沒有發兵北京保護咸豐帝。曾國藩一向以“忠君為民”為口號,他的所作所為卻有可能導致清政府滅亡,那曾國藩為什麼抗旨不遵呢?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曾國藩手握重兵,卻為何抗旨不遵,沒有出兵勤王?

第一,曾國藩和勝儲存在矛盾。鮑超是曾國藩手下得力悍將,屬於湘軍。而勝保驕橫跋扈有沒什麼能力,是咸豐身邊的寵臣。勝保是屬於八旗子弟,體制內的高幹。八旗子弟和湘軍體制不同,八旗子弟是嫡系,湘軍是編外人員。湘軍幹髒活累活,勝利的果實總是屬於八旗和綠營,兩者沒摩擦是不可能的。直接點名讓鮑超帶三千人去,並且還得歸勝保節制,這是赤裸裸的打劫,無異於在曾國藩心口上捅一刀。鮑超在勝保手下做事,那是羊入虎口,遲早被吞掉,曾國藩絕對不會做這樣的傻事。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曾國藩手握重兵,卻為何抗旨不遵,沒有出兵勤王?

第二,南方局勢緊張。當時的清政府內憂外患,外部有英法聯軍入侵,內部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此時的湘軍把安慶團團包圍,馬上要取得勝利了。如果鮑超帶兵撤出,包圍圈就會出現重大缺口,合圍之勢不攻自破。眼看就要取得勝利,讓他派兵出去,曾國藩怎麼可能甘心?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曾國藩手握重兵,卻為何抗旨不遵,沒有出兵勤王?

第三,李鴻章的建議。作為曾國藩的得意門生,李鴻章看出了問題所在,所以給曾國藩提出了高明的建議。李鴻章認為這道聖旨其實是毫無意義的,只不過看著比較唬人。現在咸豐皇帝跑了,北京城只剩下恭親王弈訢。按照鴉片戰爭戰敗的做法,以後肯定也是透過簽訂條約維持和平。西方侵略者無非就是想獲得好處,可是太平天國運動是要把清政府推翻的。相比於英法侵略者,太平軍威脅更大,外必先安內,所以必須先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曾國藩手握重兵,卻為何抗旨不遵,沒有出兵勤王?

於是,曾國藩聽從了李鴻章的建議,給咸豐皇帝回話,鮑超品級不夠高,勤王這種大事還是從他和胡林翼中選個人吧。這樣做,無非就是拖時間,拖到雙方議和就夠了。按照當時傳達資訊的速度,時間足夠了。事實證明,李鴻章是對的。沒過一個月,弈訢就已經作為全權大臣談好條件。先後簽訂了《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

其實,就算曾國藩派兵前去勤王,也無法逆轉大局。以清政府當時軍隊的戰鬥力來說,別說三千軍隊,十二萬湘軍恐怕也完全不是對手。說到底,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導致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發展潮流,落後的農業文明又怎麼能跟先進的工業文明碰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