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死不舉報同僚,西漢第一太守的驚世判斷,酷吏多庸官

讀漢書《黃霸傳》,有一句話印象深刻,就是“俗吏上嚴酷以為能”。

意思很簡單,就是那些庸俗的官吏更崇尚嚴酷,認為越是嚴酷越有能力。

不禁感嘆,古人簡直把一切都看透了。

寧死不舉報同僚,西漢第一太守的驚世判斷,酷吏多庸官

漢武帝的時候,使用法律十分嚴酷,重用不少酷吏,連自己的太子都逼死了,其他臣民就更不用說了。

漢武帝死後,把帝位傳給只有8歲的小兒子劉弗陵,朝政大權由霍光執掌。

雖然霍光手握權柄,但權力基礎並不鞏固,內有算計他的長公主、上官桀、桑弘羊,外有覬覦皇位的燕王劉旦,陰謀和叛亂從未止息。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霍光繼續執行武帝時的政略,透過嚴酷的刑罰以鞏固地位。

上行下效,逐層傳遞,這種施政理念主導著各級大小官吏。

黃霸雖然靠買官獲得官職,但他年輕時學過法律,知道嚴刑峻法並不利於社會治理。

他認為,只有那些庸俗沒本事的官吏,才會用嚴酷來樹立威權、彰顯能力。

一個好的社會,需要採取寬和的政治手段。

所以,他處理問題比較寬和,從不過度上綱上線。

長信少府夏侯信公然非議詔書,流露出對皇帝的不尊敬,黃霸聽了當作不知道,沒有予以檢舉。

這事被別人檢舉出來後,黃霸和夏侯勝都被抓起來,判處死刑關到監獄裡。

估計那時候也有死緩,關了兩年也沒殺,在這兩年時間裡黃霸抓住機會向夏侯勝學習《尚書》。

等到第三年出獄時,黃霸就成了《尚書》專家。

寧死不舉報同僚,西漢第一太守的驚世判斷,酷吏多庸官

恰巧,當時在位的漢宣帝本身就是武帝時衛太子的兒子,他父親就是被酷吏害死的。再加上從小生活在民間,深知官吏嚴酷對百姓帶來的災難。

所以,漢宣帝開始改變長期的嚴酷之政,多次下發詔書對百姓施以恩惠,同時重用執政寬和的官員。

黃霸趕上了好時代,他被重用為太守主政一方。

主政地方時,黃霸既體恤百姓疾苦,鼓勵耕織,關心柴米油鹽小事,照顧鰥寡孤獨等弱勢群體,維護社會治安,廣施善政仁政,也對手下的官員十分關心,事無鉅細,都能明察秋毫。

有個官員被派出辦事,黃霸要求他秘密行動,不能住公家的招待所。

這位官叫很聽話,吃飯的時候就在路邊,結果肉被烏鴉給叼走了。

老百姓看到後,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黃霸。

辦完事回來後,黃霸對那個官員說,你乾的不錯啊,肉都被烏鴉叼走了。

官員心存感激,也不敢隱瞞什麼,就如實彙報工作情況。

還有一位低階官員,年紀大,身體不好,領導打報告想把他趕走。

黃霸說,年輕大耳朵不好,趕走之後沒法生活,可以讓他搞接待啊。

背地裡,黃霸認為隨意更換官員,中間會浪費不少財務,只要不違反大的原則,就別輕易折騰消耗民力。

寧死不舉報同僚,西漢第一太守的驚世判斷,酷吏多庸官

後來,黃霸被調到朝廷,幹到了丞相職位,但都不如在地方主政時政績好。

他當地方官時,政績號稱天下第一,沒有人能與之媲美。

黃霸,名字裡雖然有個“霸”字,可是工作中一點都不霸道,相反更溫和仁義。

他對酷吏的判斷也精到之至。

縱觀起來,真正有本事的人絕不會過於嚴酷。

酷吏多庸官,能人最寬和。

凡是嚴酷的人,都是在掩蓋自己的無能。

諸君不妨試作對照,這個規律直到今天仍有重要的啟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