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未經戰火的戰國強國,為何轉瞬被滅?

中華帝國的奠基者——秦始皇與蒙恬(2)

主筆:閒樂生

秦滅六國主要有三大絕招:

一.遠交近攻。這個我們在白起那一章提過了,簡單來講,就是交好麻痺遠敵,以便從容攻近,由近及遠,步步蠶食。

二.反間之計。這個我們在信陵君李牧等章也提過了,簡單來講,就是離間六國的關係,讓他們鷸蚌相爭;或者離間六國的君臣關係,讓他們自毀長城。

三.金錢攻勢。這一招是和第二招配合使用的,簡單來講,就是用大量的金錢收買六國的執政之臣,能收買的利用之,買不了的則刺殺或間殺之。如前尉繚所述,秦為收買六國權臣竟準備了足足三十萬金的財政預算,幾乎是掏空國庫做關係,當然,賠本的買賣秦人不會幹,等六國一滅,他們就會連本帶利的收回去。

總之,歸納秦之戰略,即殺人如刈草,使錢如使水,內外夾攻,交相為用,三招齊下,六國焉能不亡?這三招,簡直就是亂世稱霸經典教科書了,中國歷史上每逢群雄逐鹿,最後得到那頭“鹿”的,莫不是這三招的集大成者。

四十年未經戰火的戰國強國,為何轉瞬被滅?

所以戰國末期將近四十年,虎狼之秦竟沒有揍過齊國一次,不是因為它惹不起,而是要把它留在最後收拾。事實上,一條看不見硝煙的戰線,早已在齊國悄然發動,所使用的戰略,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那三招。

三招看似玄乎,其實說白了,關鍵就是“錢”嘛!有錢能使鬼推磨,何況身在“風月之都”臨淄的齊國“市儈”們。於是在“孔方兄”的強大攻勢下,齊國群臣,上至丞相後勝,下至侍從太監,全都成了秦國黃金的奴隸。而一眼望去這朝廷上下都成了親秦派,齊王建(注1)自然也不好多說什麼,咱們就今朝有酒今日醉,明日醉死再去醫院好了!

正所謂金錢使人墮落,此言非虛也!

所以,自長平之戰齊人不借趙糧以來四十餘年,全天下打成一片狼藉,齊國卻變成了個遠離紛爭的極樂淨土,君臣們夜夜歡歌,士兵們日日放羊,從前好俠尚武的齊技擊之士,如今竟個個連劍都舞不來了——這也難怪,齊四十年不受兵,那些見識過真刀真槍浴血之戰的山東大俠們早就化作老頭子矣,年輕一輩打小在和平環境長大,居安不思危純屬正常。

四十年未經戰火的戰國強國,為何轉瞬被滅?

齊王建就是這麼一個不知世道艱險的四十歲小毛孩,他在群臣一面倒的親秦輿論下徹底昏頭了,在這最危險的時候,他不但不修戰備,不救列國,秦每滅一國,反遣使入秦稱賀。亡國之君,長得就是他這模樣啦,我國人每逢盛世,不可不以此為鑑。

等到列國皆亡了,齊王建才如夢初醒,秦國下一個莫非要對付咱們了麼?我大齊可堪與秦一戰?

群臣沉默如死。雖然當時有大量六國舊貴與難民逃往齊國,整合各種力量,全力以赴,說不定能與秦國一戰,但急切之間,大家也不知該怎麼弄才好。

是戰是和,齊王建無所適從,他只有勉強湊出一支從沒打過仗的哈巴狗部隊,守住齊國西界,斷絕與秦國的一切官方及民間往來,關起門來成一桶,能拖一天算一天。

這個時候,齊王建還抱有一絲幻想,秦軍不會來的吧,來也不會這麼快吧,他們一口氣吞了那麼多地方,總需要時間消化吧!

齊王建錯了,誰都知道,這個時候,秦統一天下的戰爭就像一支貫弓利箭,勢不可不發矣。秦王嬴政畢生的理想就是建立一個曠古爍今的偉大帝國,這個世界誰都無法片刻停住他的腳步。

但是這一次,嬴政又不想再用王翦這些老傢伙了,如果說蒙恬等年輕一輩將領幾年前還嫩,現在他們也該成熟了,因為失敗會加速人的成長,他自己不也是在風雲詭譎的秦國宮廷中歷經無數挫折,最後終於打敗了老奸巨猾的政敵們,名副其實的坐上大秦最高王座的嗎?

況且,蒙恬的祖父蒙驁本就是從齊國來的遊士,秦昭襄王時才入秦為將。讓蒙恬擔任伐齊的主將,一則可以發揮蒙氏在齊國的舊有影響力,二則可示大秦政府乃天下之士人組成,無論舊秦人還是新秦人,在這個新的一統帝國中並無區別,都有封侯拜將的機會。

四十年未經戰火的戰國強國,為何轉瞬被滅?

蟄伏了足足三年,蒙恬終於要揚劍出鞘,一飛沖天了,為了這天,他等了太久太久。

——大王,謝謝您還肯給我一個機會,蒙恬絕對不會讓您失望,我們“天下一家”的政治理想,很快就要實現了。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王賁、蒙恬率大軍攻齊,蒙恬跟王賁建議,齊之大軍俱在西線,吾等不如直接繞過,從燕地南下長驅而入,一戰可下臨淄矣。

這就奇怪了,從前李信蒙恬正是因為深入楚境才吃了項燕的大虧,而今蒙恬怎麼還要這麼做,難道他一代名將,居然不懂得吸取經驗教訓嗎?

當然不是,《孫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列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蒙恬這麼做,是因為齊國的情況與楚國大相徑庭。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嘗言:“山東以自守則易弱以亡,以攻人則足以自強而集事”,這一說法是有道理的。齊地地形的主體是魯中南低山丘陵,四周都是平原,缺乏天然的屏障來鞏固其略地,封閉性遠不如秦國的關中之地,三面均可能受敵,不易固守;更糟糕的是,臨淄四周低山丘陵方圓不過數百里,縱深亦遠不如楚江淮之地,幾處險要一被突破,全境即可能被擊穿;再說今齊之主力俱在西界齊長城一帶,其北境防守必然空虛,秦軍只要繞過這一條“馬其洛防線”,趁虛而入,齊一無戰心二無地利三無名將,此三無之國,怕甚重蹈覆轍哉?

四十年未經戰火的戰國強國,為何轉瞬被滅?

春秋齊靈公時平陰之戰,戰國齊湣王時樂毅伐齊,晉、燕就是看準了這一弱點,而把齊國給打穿了的。不過,從前的晉、燕給齊國留了一條小命,而今嬴政對齊國的老命,卻勢在必得,秦一統天下的千古偉業,註定畢其功於蒙恬之手。

於是事情簡單極了,王賁蒙恬大軍,由燕地南下,經歷下、淄川,直搗臨淄,一路勢如破竹,所過之處,如入無人之境,齊國的西路大軍,完全變成了擺設。

齊王建大窘,慌忙令齊西路大軍回援臨淄。

遲矣!臨淄城四十年不修戰備,對身經百戰的秦虎狼之師而言,不過是豆腐一塊。蒙恬大軍一番猛攻,這座當時世界上最繁華富庶的慾望之都,即被攻破。齊王建倉惶向南逃至齊重鎮莒城,企圖重演田單復齊的故事。秦使陳馳入見齊王,許諾只要歸降,秦將封以五百里之地,猶不失為一方諸侯。齊王建苟且成性,居然上當,遂放棄抵抗乖乖投降,開開心心的來到他的新“封地”共城(今河南輝縣)。

四十年未經戰火的戰國強國,為何轉瞬被滅?

齊王建很快發現,什麼五百里封地啊,全都是騙人的,秦人給他的不過是一座種滿了松柏的小山丘而已,別說人了,連只兔子都沒有。結果,可憐的齊王建只好唱著“小丘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在一片蓊翁鬱郁的松柏林中活活的餓死了。

齊國先輩司馬穰苴曾說過一句名言:“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司馬法·仁本》)可惜,齊湣王沒有遵守前一句,齊王建沒有遵守後一句。這就叫數典忘祖,自取滅亡。

四十年未經戰火的戰國強國,為何轉瞬被滅?

而齊國的遺老遺少們,在聽說齊王建死後,愛其不幸,怒其不爭,為他做了一首歌:

“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

意思基本上就是:

滿耳松樹的濤聲

滿目柏樹林

多美啊……

可惜有何用

飢餓的時候不能吃

口渴的時候不能飲

誰使田建落得如此結局

是不是那些——

油嘴滑舌迷惑人心的“帶路黨”

四十年未經戰火的戰國強國,為何轉瞬被滅?

我們且把這一首言簡意賅悽悽切切的哀曲,當作六國滅亡的輓歌吧,不管六國之民如何心念舊國,總之一江春水向東流,六國已不復存在,天下已然歸一了,這個“一”,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大秦帝國。

滅齊一役,功在蒙恬,大秦帝國最璀璨的將星終於瓜熟蒂落,秦王嬴政,哦,不,現在該叫他始皇帝了,始皇帝遂龍顏大悅,即封蒙恬為“內史”,掌管京師咸陽及京畿40餘縣,並負責關東郡縣往首都運送貢賦的工作,身兼軍政與財政大權,屬於帝國非常重要的全能官吏。蒙恬,註定將遠超他的父親和祖父,成就大秦蒙氏一族的巔峰與傳奇。

注1:因是齊國末代君王,齊王建沒有諡號(趙王遷同理),後來到了自稱其後裔的王莽這裡,才追贈他為齊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