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到底該不該為明朝的滅亡負責,並非禍國之主,卻是亡國之君

崇禎是一位極為令人惋惜的皇帝,他從心底想要做一位好皇帝,奈何根本不具有成為一個好皇帝的條件和能力。崇禎繼位之時,大明的確已經風雨飄搖、搖搖欲墜,這並不是崇禎造成的,然而相較於歷史上所有的亡國之君,崇禎手中的牌顯然還沒有爛到不可收拾,卻偏偏在他的勤勉治理下最終迅速滅亡。因此,我認為“

崇禎並非禍國之主,卻是亡國之君

”。

崇禎到底該不該為明朝的滅亡負責,並非禍國之主,卻是亡國之君

崇禎並非禍國之主:大明已經是積重難返,責任並不在於崇禎

關於明朝滅亡的原因,一直以來都是大家討論的熱點,除了小冰川期這個導火索之外,我認為以下幾點原因,才是導致明朝滅亡的主觀因素:

崇禎到底該不該為明朝的滅亡負責,並非禍國之主,卻是亡國之君

1、朝廷腐敗。

從明朝中期開始,整個王朝的官僚體系便已經開始了全面腐敗,到了崇禎時期,更是已經到了無法收拾的境地。為了一己私利,各級官員不僅貪贓枉法,更可恨的是他們竟然公然與民爭利,導致階級矛盾愈發突出,其中尤以土地兼併危害最為嚴重。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百姓生存的基礎就是土地,然而到了崇禎時期,不僅各級官員士紳在大肆兼併土地,甚至連太監、勳戚也透過“乞請”和接受“投獻”等方式霸佔大片土地。結果,這些權貴不僅掌握了大量土地,導致天下大量百姓流離失所、失去生活依靠,而他們更是利用制度和權力得以合理逃避賦稅,那麼各種賦稅便被強加在了那少部分普通百姓和小地主頭上,這使得他們的負擔不斷加重,最終破產變成亂民。

可以說,各級官員和勳貴這種損公肥私的做法,才是全面激發階級矛盾,導致民不聊生的主要原因。

崇禎到底該不該為明朝的滅亡負責,並非禍國之主,卻是亡國之君

2、財政破產。

明朝後期財政極為困難,而古代解決財政問題無非開源、節流兩種方式。

開源遭受失敗

:明朝在財政方面,一直以來都是農業稅支撐著國家的運轉,然而由於土地兼併的日益嚴重,這項收入在明朝後期受到了嚴重影響,為了改善財政困境,張居正、萬曆皇帝、魏忠賢先後三次推動改革,意圖加徵工商雜稅,然而由於當時朝中大臣大多涉及商業,因此在三人去世之後,這種改革全部被廢除。尤其是魏忠賢倒臺之後,崇禎皇帝在文官建議下撤掉了各地監察太監,結果導致財政收入大減,以茶稅為例,到了崇禎十年(1637年),僅浙江一省的茶稅便從萬曆、天啟年間的二十萬兩降到了每年十二兩,而這些差額最終又全部落到了百姓頭上。而一旦朝廷用度緊張,只能透過加徵農業稅來解決,結果又加重了百姓負擔,弄的民不聊生。

節流誤入歧途

:節流就是縮減財政支出,然而各級官員為了避免自身利益遭到損失,卻將基層“公務員”作為了節流主要群體,結果導致他們被大量裁撤,例如李自成本是吏員,收入本就微薄,被裁撤之後,走投無路的他只能殺了債主,最終變成亂民,且對朝廷懷恨在心。

崇禎到底該不該為明朝的滅亡負責,並非禍國之主,卻是亡國之君

3、黨爭嚴重。

黨爭可以說貫穿了明朝整個統治歷史,從大明建國之後的浙東和淮西之爭,到之後的文武之爭、內廷外廷之爭、東林黨與宦黨之爭、浙黨之爭等等,無孔不入的黨爭,不僅嚴重影響了朝政的運轉,不僅使得朝政混亂不堪,更是導致內耗極為嚴重。例如明末戰爭頻發之際,前線將領帶兵打仗之際,卻往往遭受到來自後方的各種掣肘和攻擊。

崇禎到底該不該為明朝的滅亡負責,並非禍國之主,卻是亡國之君

4、軍隊腐化。

明朝軍隊主要由衛所和邊鎮組成,並採用屯田的方式解決財政壓力,然而從明朝中後期開始,各級將領不僅剋扣士兵軍餉,更是在內部大搞土地兼併,導致大量軍戶失去收入來源,逃兵層出不窮,又造成了各級將領吃空餉的問題。結果,朝廷的財政支出沒有絲毫削減,士兵數量卻在持續減少,戰鬥力更是變得一塌糊塗,南方衛所官兵射出的弓箭,竟然能夠被倭寇徒手接住,這樣的戰鬥力還怎麼打仗。此外,在明朝戶籍制度的影響下,軍戶想要脫籍極為困難,結果軍戶不論是否願意當兵,都只有當兵一條路可走,而想要報效國家的百姓卻又參軍無門。

可以說,明朝末期的衛所和邊鎮已經嚴重腐化,戰鬥力根本不值一提,例如戚家軍之類的募兵制雖然已經出現,但數量實在有限。

崇禎到底該不該為明朝的滅亡負責,並非禍國之主,卻是亡國之君

我認為以上四點原因,才是導致大明滅亡趨勢不可逆轉的主要原因,而這些情況乃是長期積累的結果,並非崇禎所致。而崇禎繼位之後,也的確兢兢業業、勤於政事,相較於之前幾任皇帝,顯然不能將其算作亂政之主。

崇禎乃亡國之君:大明的底子並未徹底爛透,明朝迅速滅亡的責任在於崇禎

崇禎繼位之時,大明的確已經到了風雨飄搖、搖搖欲墜的地步,內憂外患極為嚴重,但實際上卻並沒有亡國跡象,與歷朝歷代的亡國之君比起來,崇禎手中的牌並沒有爛透。

崇禎到底該不該為明朝的滅亡負責,並非禍國之主,卻是亡國之君

1、仍是天下共主。

即使到了明朝末期,明朝的國土仍然基本保持完整,而作為大明皇帝的崇禎仍然是天下共主,與其他歷朝並無實權的亡國之君比起來,崇禎手中的權力並未喪失,他的皇位仍然穩固。只要崇禎能夠解決民心問題,扭轉統治局面,那麼此時的大明王朝並非沒有一戰之力。

2、財政仍能扭轉。

明朝末期並不是說沒有錢,只是國家收不上來錢罷了,普通農民的確是窮,然而在南方經濟並未遭受破壞的情況下,各級官員和南方商人手中的錢卻並不少,李自成入京之後,光是從朝廷京官手中就擠出了數千萬兩白銀。盧象升和孫傳庭提出的“因糧”和“清屯充餉”政策便能立時扭轉一隅局面,可見只要朝廷能夠頂住壓力完成財政改革,要解決財政窘境其實並不難。

崇禎到底該不該為明朝的滅亡負責,並非禍國之主,卻是亡國之君

3、人才仍然極多。

與其他的亡國之君比起來,明廷之中的棟樑之才仍然不在少數,陳奇俞、洪承疇、熊廷弼、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趙率教等人均可堪一用。如果崇禎帝能夠知人善用、寬懷對待,這些人完全可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可惜,天啟帝去世之後,繼位的崇禎只有16歲,不僅年紀較小,且由於是兄終弟及,在成為皇帝之前,崇禎帝並沒有處理朝政的經驗,也沒有人教導他究竟該如何治理國家,對於經濟、軍事、政治、歷史等根本一竅不通,可以說他根本就不具有成為一個好皇帝的條件和能力。

崇禎到底該不該為明朝的滅亡負責,並非禍國之主,卻是亡國之君

崇禎天真的以為,只要自己解決了閹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處理政事,便可以治理好這個國家,便可以扭轉國家的頹勢。但他的所謂勤勉,只是批閱奏章、接見群臣而已,並沒有從根本上將這個國家帶上正軌。

此外,崇禎不僅急功近利,且疑心較重,這使得在他手中一些人的確獲得了重用,但卻很快又因各種問題而罷免,以平定農民起義為例,其先用楊鶴主撫,後用洪承疇,再用曹文詔,再用陳奇瑜,複用洪承疇,再用盧象升,再用楊嗣昌,再用熊文燦,又用楊嗣昌,結果雖然數次重創農民軍,卻始終未能將其徹底剿滅,反而使其總能起死回生。

崇禎到底該不該為明朝的滅亡負責,並非禍國之主,卻是亡國之君

綜上所述,崇禎接手的大明王朝雖然已經腐朽,但並未朽爛,雖然滅亡的大勢已經不可逆轉,但也不會短短十餘年間便走向滅亡。然而崇禎就像是一個勤勞但又生疏的鐵匠,結果不僅沒有把這個腐朽的王朝修理好,反而將其迅速砸的稀爛。

因此,我認為“崇禎並非禍國之主,卻是亡國之君”,他或許不需要為明朝滅亡的大勢而背鍋,但肯定要為明朝在1644年的迅速滅亡而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