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都有外戚專政,為何到了明朝便銷聲匿跡了呢?

外戚專權是我國封建歷史上一種常見的現象,許多王朝滅亡的原因都有外戚專權的影子,強如西漢就是被外戚王莽篡位而亡。但到了明朝卻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就是外戚幾乎沒有存在感。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困擾多個封建王朝多年的外戚問題在明朝得到較好的解決呢?

歷朝歷代都有外戚專政,為何到了明朝便銷聲匿跡了呢?

明代后妃普遍出身較低

朱元璋在位時期,苦心孤詣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祖訓。為的就是防範有人能奪走朱家的江山。因此對於後宮干政和外戚專權這兩條朱元璋都進行了嚴格的規定。

明太祖朱元璋曾經令人編撰了一部《皇明祖訓》,也即明朝皇族的家法。裡面關於後宮的《內令》一章中就明確有兩條關於防止後宮干政和外戚專權的規定:

凡皇后止許內治宮中諸等婦女人,宮門外一應事務,毋得干預。

凡天子及親王、後、妃、宮人等,必須選擇良家子女,以禮聘娶,不拘處所;勿受大臣進送,恐有奸計。但是娼妓不許狎近。

這兩條很明確的規定了一是明朝後妃不得干政;二是后妃必須從身份較低的家庭選擇。其實后妃不得干政這條並非明朝首創,其他朝代也曾經有過。但是如明朝那麼嚴厲還是比較罕見,尤其是從身份較低的家庭選擇后妃的做法比較特殊。

歷朝歷代都有外戚專政,為何到了明朝便銷聲匿跡了呢?

我們從明朝的歷代皇后來看,也可以印證這一家法祖訓。除了明成祖朱棣的徐皇后是魏國公徐達之女外,其他皇后大都出身中下級官吏或監生家庭。后妃的家族出身低就相對難以形成較強的政治勢力和團體。因此明朝首先在源頭上就預防了外戚勢力形成權力集團。

科舉制使外戚勢力缺乏生存空間

外戚勢力與宦官專權都是依附於皇權而存在的政治勢力,如果沒有與皇帝的姻親關係或者皇帝的寵信外戚勢力很難形成政治影響力。

在我國封建社會初期,官員選拔制度尚不完善,主要採用察舉制,也即依靠推薦和考察。這種制度很容易形成裙帶和宗族勢力,而且選才面很窄。這就必然導致皇帝可以依靠和信賴的政治勢力很有限。出於維護自身皇權穩固的角度出發,必然會從最親近和最信任的群體加以重用,這就是宦官和外戚容易上位成為重要政治勢力的原因。

而從隋唐時期開始採用科舉制來選拔官員之後,封建社會政治體制中就逐步形成了一支透過科舉上來的文官集團。這個集團沒有世家大族的背景,他們的權力也只能依靠皇帝的信任,而且他們所受到的儒家教育也是以忠君為前提,所以也就成為皇帝可以信任和依賴的一支重要政治勢力。

歷朝歷代都有外戚專政,為何到了明朝便銷聲匿跡了呢?

以明朝為例,在宦官勢力強大到可以威脅皇權的時,明朝的文官集團就是維護皇權最好政治勢力。但是文官集團的強大又讓皇帝感到無法抗衡和駕馭,於是又抬出身邊的宦官來壓制文官集團,明朝中後期的歷史大體上就是這兩支勢力的抗衡。剛才已經提到明朝的后妃出身都不高,雖然外戚大都會被封為伯爵或者侯爵這樣的高等級爵位,但是沒有透過科舉入仕,同時因為明朝抑制外戚出任實職因此就很難在文官集團和宦官集團之外形成第三股政治勢力。

綜上,明朝沒有出現外戚專權的主要原因一是明初朱元璋制定了嚴格的祖訓家法,對后妃干政和外戚專權進行了預防。特別是嚴格把控后妃的家族出身,避免外戚勢力乘勢坐大。另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科舉制度為封建王朝形成了一個文官集團,這些接受儒家忠君教育和科舉選拔上來的官僚集團成為維護皇權的新興力量,這些文官集團勢力強大,連皇帝都很難駕馭,不得不抬出宦官集團來抗衡,但是反過來他們又可以維護皇權,避免宦官和外戚等勢力染指權力形成對皇權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