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點重重的三顧茅廬真的是歷史真相嗎?

三顧茅廬的典故在中國可謂是流傳千古,到現代更是耳熟能詳。羅貫中在其小說《三國演義》中更是大肆渲染其典故,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請他出山的事情更是深入人心,讓人不為讚歎;劉皇叔禮賢下士,真乃仁君風範。然而當年劉備有沒有三顧茅廬,還是諸葛亮毛遂自薦,直到今天還是一個頗有爭議的歷史懸案。

疑點重重的三顧茅廬真的是歷史真相嗎?

第一觀點認為,劉備的確曾拜訪過諸葛亮。理由是此事被史料記載下來,有史可考,證據確鑿。《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是認可“三顧”之說的。陳壽在《諸葛亮傳》中曾對傳主做出過這樣的評價——“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由此可見,陳壽在為諸葛亮作傳時是站在一個公正客觀立場上的,這就使得他筆下的劉備三顧諸葛亮可信度非常之高。這就是正史當中的記載,也就是“三顧茅廬說”。諸葛亮後來在《出師表》也曾寫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對此事諸葛亮沒有必要冒欺君之罪的風險公之於眾。另外,根據當時的形勢,劉備正面臨曹操十幾萬大軍進攻的威脅,劉備確實也需要諸葛亮這樣的謀士鼎力相助。

疑點重重的三顧茅廬真的是歷史真相嗎?

第二種觀點認為,劉備三顧茅廬是假,諸葛亮毛遂自薦才是真。根據《魏略》來看,劉備屯兵於樊城時,曹操方已統一黃河以北,下一步計劃是攻擊荊州,諸葛亮帶著自己的預測,北行見劉備,劉備於諸葛亮初次相見時,看諸葛亮年紀輕輕,沒有重視他,以諸生對待之。後來諸葛亮討論對當時政局的對策才逐漸改變了劉備對他冷淡的態度,最後劉備才以上客禮之。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當年劉備三顧於茅廬之中,應算得上是轟動之舉,各家史書理應爭相記載。事實上,縱覽整個三國史料及歷史人物,除陳壽一人之外竟無一家提及劉備三顧茅廬之事。這在現在看來,是無法想象的,當時的諸葛亮只不過是個二十七歲的青年,正為滿腹才略無用武之地憂愁,與其說劉備需要諸葛亮,還不如說諸葛亮更需要劉備。無論是從年齡還是從名望上看,劉備都沒有理由三顧諸葛亮。劉備大可說,當年我闖蕩江湖時,你還穿著開襠褲呢。而且諸葛亮雖然號稱臥龍,但其實他在荊州的名望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大。

疑點重重的三顧茅廬真的是歷史真相嗎?

《三國演義》之所以對三顧茅廬的典故予以濃墨重彩,無非是為增加小說的戲劇效果而已。三顧茅廬在書本上是不朽的經典,在民間也是千古美談,不過三顧茅廬真假性如何恐怕隨著歷史的滾滾車輪已無從考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