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中的歷史:從“問鼎中原”到“止戈為武”,楚莊王終成霸主

楚莊王是楚國曆史上乃至整個春秋戰國歷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國君,甚至孔子都給予其高度讚揚。他的一生是波瀾壯闊的,從最開始繼位的“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到後來野心外露,“飲馬黃河”而“問鼎中原”,但軍事實力強悍的楚國卻依舊不被承認,從王孫滿的“在德不在鼎”可見其中的原因。而也正是王孫滿的話,讓楚莊王撤軍回國,開始遵循《周禮》、學習中原文化,終於在晉楚“邲之戰”中大獲全勝,在楚人要求用晉軍的屍體建造“京觀”的時候,楚莊王提出了著名的“止戈為武”論斷,所謂大國、所謂霸主,不過就是“尊王攘夷”而止戰。

成語中的歷史:從“問鼎中原”到“止戈為武”,楚莊王終成霸主

整個春秋史,實際上可以看成是晉楚爭霸史,雖然齊桓公是第一位稱霸的國君,但是齊國作為霸主存在的時間特別短,齊桓公去世之後,齊國就失去了霸主之位。經過激烈的爭奪,在城濮之戰中,晉文公戰勝楚成王而成為新一代的霸主。楚國止步於南方老大之位,這還是楚成王初繼位為楚國掙來的:

《史記·楚世家》記載:成王惲元年,初即位,布德施惠,結舊好於諸侯。使人獻天子,天子賜胙,曰:“鎮爾南方夷越之亂,無侵中國。”

楚成王之後是楚穆王,公元前613年,楚穆王去世,其子熊侶繼位,即楚莊王。當時的楚莊王還不到二十歲,內憂外患中,這位年輕的君主選擇了一條特別的路走,即不理朝政而尋歡作樂。楚國人都看不懂楚莊王,因為楚國貴族的優秀傳統,楚莊王似乎都沒有繼承,長此以往,楚國將再也沒有機會北上爭雄。當然,楚莊王的這一舉動,權勢滔天的卿族是歡迎的,而另一些有作為的官員則憂心仲仲,開始為楚國的未來擔憂,他們都在想找機會進諫,但偏偏,楚莊王繼位之初就下了一道命令:“有敢諫者死無赦!”。

這樣的一道命令攔住了很多人,但是依舊有不怕死的人要向楚莊王進諫,比如伍舉和蘇從。

伍舉入諫。莊王左抱鄭姬,右抱越女,坐鍾鼓之間。伍舉曰:“原有進隱。”曰:“有鳥在於阜,三年不蜚不鳴,是何鳥也?”莊王曰:“三年不蜚,蜚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舉退矣,吾知之矣。”

伍舉冒死進諫,結果看到楚莊王左擁右抱,玩得不亦樂乎,伍舉就說:“希望您能解答我的一個疑惑。”楚莊王點了點頭,伍舉就問了:“有一隻大鳥停在山上三年了,不飛也不鳴,這是一隻什麼樣的鳥呢?”

成語中的歷史:從“問鼎中原”到“止戈為武”,楚莊王終成霸主

楚莊王說:“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好了,你退下吧,我知道了。”伍舉退了出去,但是楚莊王似乎並沒有理解伍舉的意思,依舊歌舞昇平,不理朝政。過了幾個月,蘇從看不下去了,也找到楚莊王冒死進諫。

大夫蘇從乃入諫。王曰:“若不聞令乎?”對曰:“殺身以明君,臣之原也。”於是乃罷淫樂,聽政,所誅者數百人,所進者數百人,任伍舉、蘇從以政,國人大說。

當蘇從見到楚莊王之後,楚莊王問:“你不知道我定下的命令嗎?”蘇從說了:“如果我的死能換回一個明君,那麼這是我的願望。”

楚莊王於是真就重視了,然後停止歌舞,開始理政。他用三年的時間看清了國內的局勢,甚至他本人一度被卿大夫劫持,為的就是讓所有想要造反的人趕緊暴露出來,當然他也在尋找合適的可用之人。所以當他決定開始真正親政之後,有數百人被誅殺,又有數百人被提拔重用。楚莊王剛一決定親政,楚國就迎來了一個大的危機。

《左傳·文公十六年》記載:楚大飢,戎伐其西南,至於阜山,師於大林。又伐其東南,至於陽丘,以侵訾枝。庸人帥群蠻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於選,將伐楚。於是申、息之北門不啟。

楚國在公元前611年遇到了大饑荒,東邊的山戎族開始攻打楚國,進攻西南和東南,讓楚國疲於應付,而原先附屬於楚國的庸國和麇國也發動叛亂,率領著自己能動員的蠻夷攻打楚國。在這樣的情況下,楚國內部有人開始考慮遷都,但是楚莊王並不願意遷都,他從享樂中抽離,迅速組織軍隊出征,平定了叛亂,將庸國滅掉。

成語中的歷史:從“問鼎中原”到“止戈為武”,楚莊王終成霸主

這一仗樹立了楚莊王的威信,也讓楚國人看到了希望。楚莊王確實“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他平定了內亂之後開始一心一意北上爭霸,北方的小國們已經感受到了楚國的強大,晉楚之間的爭霸一打響,鄭國、陳國甚至宋國這幾個夾在兩國之間的中小國家就開始成了牆頭草,誰強依附誰,但是在這期間也是吃盡了苦頭,你依附晉國,楚國就打你;你依附楚國,晉國就會教訓你。夾縫中求生存本來就是不容易的。

但在這一輪的晉楚爭霸中,很明顯晉國處了下風,晉國從晉獻公開始無公族,到了晉文公時期開始實行三軍六卿制,最大程度的強大了晉國,但是也為晉國埋下了隱患,即六卿勢大,逐漸開始把持朝政。晉國內亂的加劇為楚莊王北上圖霸創造了條件。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打著“尊王攘夷”的名號北上攻打陸渾之戎,戎人打跑了,但是楚莊王卻並不急著回國,他帶兵來到了洛水,在洛邑的郊區開始了大閱兵,這讓洛邑的周定王嚇得吃不下飯,不得不派出王孫滿去慰勞楚軍。王孫滿見到了楚莊王,於是有了著名的“問鼎中原”,這段歷史在《史記》和《左傳》中都記載的很詳細,這裡貼出《史記·楚世家》中的內容:

楚王問鼎小大輕重,對曰:“在德不在鼎。”莊王曰:“子無阻九鼎!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王孫滿曰:“嗚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遠方皆至,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德之休明,雖小必重;其奸回昏亂,雖大必輕。昔成王定鼎於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楚莊王想問問代表王權合法性的九鼎到底有多重,這意圖太明顯了,他想撼動周王朝的統治,王孫滿機智的回答:“在德不在鼎。”楚莊王還不死心,還想炫耀一下楚國的強盛,因此說:“我們只要聚集楚國兵器上的銅鉤,就能造出九鼎。”這是何等的霸氣,楚莊王是完全不把周王室看在眼中。王孫滿依舊不緊不慢的強調“在德不在鼎”,即便現在周德衰落了,但依然不是你一個蠻橫的楚國能撼動的。

成語中的歷史:從“問鼎中原”到“止戈為武”,楚莊王終成霸主

楚莊王從王孫滿的話中領悟到了楚國的短板,他承認楚國確實還沒有能力讓天下諸侯臣服,於是楚莊王撤軍回國。這次事件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它讓楚國在不久的未來真正強勢崛起,為中原各國所折服,楚國稱霸指日可待。

楚莊王回國後開始認真思考“在德不在鼎”的內涵,他潛心學習中原文化,制定合乎《周禮》的宮廷禮儀和法度,求賢若渴,發展楚國經濟。在楚莊王滅掉干政的若敖氏後,主持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期思陂的孫叔敖被推薦到了楚莊王身邊,孫叔敖被任命為令尹。孫叔敖對楚莊王的影響很大,他不僅是一個出色的水利專家,為人民謀福祉,將楚國的農商業的發展帶到了頂端,他更是一個治國之才,治軍之才,成為輔佐楚莊王稱霸的不可忽視的人才。

楚國國內強盛了,楚莊王不忘發揮自己的國際影響力。公元前598年,楚莊王率軍攻打陳國。陳國因為夏姬爆發了內亂,夏姬的兒子夏徵舒殺死了陳靈公,而兩個大夫跑到楚莊王那裡請求主持公道,於是楚軍大軍壓境,陳國很快被滅,成為楚國的一個縣。楚國的臣民都向楚莊王表示慶賀,但是申叔時卻並沒有表示慶賀,反而一言不發,楚莊王就問為什麼,申叔時說了這樣一句話:

“鄙語曰,牽牛徑人田,田主取其牛。徑者則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以陳之亂而率諸侯伐之,以義伐之而貪其縣,亦何以復令於天下!”

楚國率領諸侯攻打陳國本來是出師有名,是要平定陳國的叛亂,但是現在卻將陳國變成了楚國的一個縣,這如何讓天下信服呢?楚莊王突然意識到這是不合乎《周禮》的,於是他又讓陳國復了國。這件事讓天下的諸侯普遍對楚國有了好感。連孔子都說:“賢哉楚王!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成語中的歷史:從“問鼎中原”到“止戈為武”,楚莊王終成霸主

第二年,面對鄭國的朝晉暮楚,楚莊王派出三軍圍攻鄭國,三個月之後,鄭國投降,鄭襄公肉袒牽羊而降楚莊王,希望楚國不要讓鄭國滅國。楚國臣民反對議和,但是楚莊王還是依據《周禮》答應了鄭國的議和,鄭國送質子到楚國,兩國結盟。

楚鄭結盟打了晉國一個措手不及,因為晉國已經派出兵去救援鄭國,得知楚鄭結盟後,晉國就打不打楚國這個問題有了分歧,最終決定還是打一仗吧,不過晉國的這一場仗比較勉強,因為三軍將領們本身就不和諧,雖然共同出兵,但總有人拖後腿,儲存實力,不願意搭上自己的軍隊。

而楚國這一邊同樣是有分歧的,只不過分歧存在於戰前,當楚莊王決定進攻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團結一致了。很快,邲之戰開始。晉軍的各自為戰很快導致了晉軍的大敗,楚莊王再次學習中原戰爭禮儀,並不追擊敗退的晉軍,相反,楚軍還幫助晉軍逃離。

《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晉人或以廣隊不能進,楚人惎之脫扃,少進,馬還,又惎之拔旆投衡,乃出。顧曰:“吾不如大國之數奔也。”

這一段非常有意思,晉國人一股腦的後撤,出不去,楚國人就教他們抽出戰車前面的橫木,後來又教他們拔掉大旗,扔掉橫木。晉軍這才順利逃脫。可能是覺得他丟臉,但又想挽回點什麼,於是晉人就說了:“我們不如你們熟悉數次逃跑的招數。”

成語中的歷史:從“問鼎中原”到“止戈為武”,楚莊王終成霸主

邲之戰是晉楚爭霸極為關鍵的一戰,晉國戰敗,楚國成為勝利的一方,稱霸只是時間問題,這個時候,可以想見楚人會有怎樣的激動。潘黨就建議楚莊王將晉軍的屍體築成京觀來誇耀戰功以示子孫。

“君盍築武軍,而收晉屍以為京觀。臣聞克敵必示子孫,以無忘武功。”

但出乎意料的是,楚莊王拒絕了。他說了這樣一段話:

“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武王克商。作《頌》曰:‘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於時夏,允王保之。’……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武有七德,我無一焉,何以示子孫?其為先君宮,告成事而已。武非吾功也。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鯨鯢而封之,以為大戮,於是乎有京觀,以懲淫慝。今罪無所,而民皆盡忠以死君命,又可以為京觀乎?”

這就是著名的“止戈為武”論斷,這樣的論斷沒有產生在中原禮儀大國,卻產生於曾被視為“蠻夷”的楚國,這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事件。楚國再也不是曾經那個視《周禮》為無物的蠻夷之國,相反的,它已經學習到了中原文化的精髓,也越來越讓中原各國臣服。

楚莊王並沒有建造京觀,反而將堆積的晉軍屍體進行掩埋,然後祭祀先君後回國。這一戰,楚莊王的霸業再也無人可以阻攔,實至名歸,天下諸侯臣服。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楚莊王這樣一位霸主,幾乎融合了所有國君的完美品質,但是卻依舊阻止不了人亡政息。楚莊王去世後,其子繼位,楚國內部傾軋,人才迅速流失,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巫臣的出走,當巫臣跑到晉國後,楚國的子重和子反將巫臣全家誅殺,引起了巫臣滔天的恨意,最終巫臣幫助晉國,扶持吳國,讓楚國疲於應付。楚莊王的宏圖霸業似乎如曇花一現,令人惋惜。

參考文獻:《史記·楚世家》;

《左傳》;

央視紀錄片《楚國八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