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咸豐皇帝、曾國藩,三方博弈:杭州之戰

1861年12月,地點杭州,李秀成帶兵攻入巡撫衙門,王有齡早已沐浴更衣,席地而坐。太平軍開啟房門時,王有齡已經自縊而死,書桌上面留下一封給李秀成的信件,直言:“飢不食腐鼠,渴不飲盜泉”,讓忠王好好安撫城內居民。聞知王有齡殉難,杭州居民無不動容,為之落淚。杭州之戰:太平天國、清王朝、湘軍,三方進行一次博弈,曾國藩棋高一著。

李秀成、咸豐皇帝、曾國藩,三方博弈:杭州之戰

1851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發動武裝起義,2年後攻克南京,與清朝隔著長江對峙。太平軍凌厲攻勢面前,八旗、綠營一潰千里,不堪一擊,咸豐皇帝大失所望。1854年,曾國藩率湘軍17000餘人從衡陽出征,與太平軍交戰,湘軍作戰勇猛,咸豐才緩過一口氣來。

湘軍,名義上是清朝的武裝力量,實則不然。湘軍是地方官員、地主、士紳自己招募而來,所需要的錢糧、武器、彈藥,也是自己想辦法搞定。湘軍,不同於八旗、綠營,是典型的私人軍隊,清朝皇帝不能直接指揮。

湘軍是一把利刃,用得好,清朝可以續命,一旦失去控制,清朝將會重蹈唐朝的覆轍,皇帝被節度使擺佈。1861年10月,太平天國、清朝、湘軍,在杭州進行一次博弈。表現上看,李秀成獲勝了,真正贏家是曾國藩。

李秀成、咸豐皇帝、曾國藩,三方博弈:杭州之戰

李秀成《自述書》中說:“得蘇州,無杭州,猶如鳥之無翼”。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以蘇州、杭州為首府的江蘇、浙江,不但經濟發達,還是聯絡列強的通道,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江浙膏腴之地,清朝財稅收入一大半都是來自這裡。

1853年3月,太平軍定都南京,向榮、琦善、張國樑等人隨即率八旗、綠營總計8萬多兵馬在南京、揚州、鎮江、蕪湖、瓜洲一帶佈防,建立“江南大營”、“江北大營”,阻止太平軍攻打江浙,確保大清財稅重地安全。

楊秀清時代,太平軍多次嘗試攻打江浙,卻無功而返。楊秀清拿不下江浙,除了湘軍在長江上游牽制太平軍,更多的是他戰略失誤,同時在東線、西線投入重兵作戰,無法在區域性作戰中取得優勢。

李秀成、咸豐皇帝、曾國藩,三方博弈:杭州之戰

1861年9月,安慶陷落,陳玉成退守廬州,西線局勢糟糕透頂。陳玉成兵敗安慶,李秀成沒有任何理由再去救援安慶,朝中大臣也沒理由指責李秀成,說他見死不救,貪戀蘇杭的繁華。李秀成是個明白人,太平天國沒有牢固的根據地,長江上游長期混戰,已經無法提供有效補給,拿不下江浙,太平天國滅亡更快。

攻打杭州,李秀成很有經驗,也熟悉清軍的佈防情況以及實際戰鬥力。1860年初,李秀成採取“圍魏救趙”之計,率3000兵馬突襲杭州,城內清軍幾乎毫無招架之力。當年進入山海關的八旗精銳,躲在杭州內城,坐視綠營兵戰敗而無動於衷。

與上一年一樣,李秀成東征後,太平軍所向披靡,杭州再次告急。此時,杭州守將是巡撫王有齡,他不是李秀成的對手。八旗、綠營已經沒有戰鬥力,單純依靠城內的“團練”,壓根就打不贏太平軍,城池陷落乃早晚之事。

李秀成、咸豐皇帝、曾國藩,三方博弈:杭州之戰

杭州危機重重,正在熱河避暑“休養”的咸豐皇帝惶恐不安,如果江浙全部落入太平軍之手,清朝的財稅收入就成了問題。救援杭州,刻不容緩,咸豐皇帝非常著急,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那麼,該如何救援杭州呢?咸豐皇帝將目光投向湘軍,讓曾國藩去杭州,與李秀成作戰。

調曾國藩去杭州,咸豐皇帝有十足的理由,且曾國藩還不好拒絕。首先,江南一帶,也就湘軍有戰鬥力,八旗、綠營已經亂成一團。湘軍就在江南,距離江浙並不遠,理應救援。再則,曾國藩不但是兩江總督,還節制浙江、安徽、江蘇、江西等四省軍政事務,救援杭州乃是職責範圍內之事。

正常情況下,曾國藩應該救援杭州,但他卻沒有。曾國藩給咸豐上奏,說湘軍在安慶之戰中損失慘重,需要休整一段時間,恢復元氣後再說。長江上游的戰略地位很重要,是攻克金陵的關鍵,浙江軍務,可以讓僧格林沁去主持。

李秀成、咸豐皇帝、曾國藩,三方博弈:杭州之戰

不得不說,曾國藩確實夠精明,還將了咸豐皇帝一軍。湘軍損失慘重,長江上游戰略地位重要,不能輕易改變作戰部署,理由屬實嗎?答案是否定的,湘軍兵強馬壯,糧草充沛,何來的元氣大傷。至於建議調遣僧格林沁,更是讓咸豐皇帝難堪。

僧格林沁,科爾沁郡王,是清末滿蒙首席名將,驍勇善戰,麾下兩萬蒙古馬隊是清朝的看家之本。蒙古馬隊能打,曾國藩上奏咸豐,也是有理由的。一旦蒙古馬隊在江浙與李秀成硬槓,即便獲勝也是元氣大傷。如此一來,咸豐無人可用,清朝南北軍務,都將由曾國藩打理。

曾國藩有想法,咸豐皇帝豈能不知,他以北方“捻軍”活躍為理由,駁回曾國藩的奏摺。接著,咸豐繼續頒佈聖旨,譴責曾國藩,雙方進行“文字”戰鬥。可惜的是,咸豐皇帝最終還是“輸了”,因為王有齡熬不住。

李秀成、咸豐皇帝、曾國藩,三方博弈:杭州之戰

咸豐讓曾國藩救援杭州,目的很簡單,就是削弱湘軍的力量。王有齡,獨立於湘軍集團之外的封疆大吏,並不是曾國藩的人,還是他的勁敵。王有齡能擔任浙江巡撫,除了自身能強,與前任兩江總督何桂清的提拔不無關係。何桂清,曾國藩的同門師兄弟,也是勁敵,卻栽在曾國藩手裡。

何桂清被咸豐處死,曾國藩還不滿意,王有齡必須離開浙江巡撫之位。李秀成首次攻打杭州時,巡撫是湘軍人馬羅遵殿,何桂清、王有齡救援“不力”,或者說不想救援,杭州陷落後,羅遵殿自盡。此時,曾國藩是兩江總督,轄區內豈能有不是湘軍人馬存在呢?要知道,後來的“刺馬案”,兩江總督馬新貽就這麼栽了。

李秀成攻克杭州,王有齡只有兩條路可走,卻都是“死路”。封疆大吏,有守衛疆土的責任,城池陷落,王有齡自盡,朝廷撫卹。放棄城池,逃之夭夭,何桂清就是個例子。沒有湘軍救援,咸豐又不願意派蒙古馬隊,杭州註定守不住。

李秀成、咸豐皇帝、曾國藩,三方博弈:杭州之戰

救援王有齡,就是培養勁敵,曾國藩不會再犯糊塗。當年,曾國藩率湘軍出征湖南、湖北、江西,赫赫戰功,但咸豐並沒授予他大權,只想讓他當炮灰。“江南大營”第二次被摧毀前,曾國藩沒啥實際職務,處處看他人臉色辦事。

李秀成摧毀“江南大營”,兩江總督何桂清潰逃,湘軍成為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角,曾國藩豈能去救援一人跟湘軍有仇的人。湘軍要員李元度無視曾國藩的態度,自己招募8000兵馬東征,打算去救援王有齡。李元度救援失敗,曾國藩第三次參劾李元度,讓他罷職回家。

等不到湘軍,也等不到蒙古馬隊,王有齡等來的是太平軍。咸豐、曾國藩進行博弈,李秀成攻城非常順利。城池陷落後,王有齡自縊而死,李秀成佩服他是條漢子,便讓王有齡的親兵護送靈柩回籍,給予他們銀兩和過路憑證。

李秀成、咸豐皇帝、曾國藩,三方博弈:杭州之戰

杭州之戰,是太平天國、清朝、湘軍的一次博弈。表面看,李秀成獲勝了,奪取杭州後便橫掃浙江,從而建立起江浙基地。實際上,曾國藩是贏家,王有齡自縊而死,左宗棠擔任浙江巡撫,主持浙江軍政事務。此外,李鴻章擔任江蘇巡撫;沈葆楨擔任江西巡撫;李續宜擔任安徽巡撫,湘軍迎來高光時刻。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