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是個環狀圓形的玉石,為什麼能被雕刻成方方正正的玉璽呢?

一直以來,秦始皇時期的傳國玉璽為和氏璧雕刻而成的是比較流行的一種觀點,而和氏璧的故事也早就廣為流傳,如果畫一個時間線將故事串起來的話,大體是這樣的:

楚國的卞和獻玉到趙國的完璧歸趙再到秦朝時期的傳國玉璽。

和氏璧是個環狀圓形的玉石,為什麼能被雕刻成方方正正的玉璽呢?

關於卞和獻玉的故事,在《韓非子》中有明確的記載,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楚國人和氏在荊山砍柴的時候發現了一塊石頭,按照他多年和石頭打交道的經驗來看,這塊石頭不簡單,很可能會是一個稀世玉石,於是他決定將這石頭獻給國君,但是他的獻玉經歷委實太艱難了點。

他在得到玉石之後就獻給了楚歷王。楚厲王不懂玉石,就讓宮中的玉石匠來鑑定一下,得出的結果是這就是一塊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石頭,楚厲王一怒之下命人砍去了和氏的左腳。

多年後楚武王繼位,和氏再次帶著這塊玉石進貢,結果鑑定出來的結果依舊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一怒之下武王命人砍下了他的右腳。

失去了雙腳的和氏一直不死心,還在繼續等,直到武王逝世文王繼位,和氏帶著自己的石頭在荊山腳下哭泣,不吃不喝就只是哭泣,哭到後來都哭出了血淚。這件事傳到文王的耳朵裡,趕緊派使者前去詢問,和氏表示,我不是因為斷腳的酷刑而哭泣,而是心疼這塊玉石沒有人懂得欣賞。

和氏璧是個環狀圓形的玉石,為什麼能被雕刻成方方正正的玉璽呢?

楚文王尋思這個人這麼執著,難道真的是一塊上好的玉石?他就讓玉石匠們好好鑑定這個玉石,結果發現這真的是個寶,還是一個無價之寶,做楚國的國寶都不為過。楚文王感念和氏的功勞,就給這玉取名為和氏璧。

後來楚國因為聯姻向趙國求婚,為表誠意將和氏璧送到了趙國,之後這塊稀有的玉石就成為了趙國的國寶。歷史上完璧歸趙的典故中,指的就是秦昭襄王願意用十五城池來交換這個和氏璧,而趙國的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去到秦國,與秦昭襄王斡旋,最後玉又原封不動的送回了趙國。

再後來,戰國時代戰亂紛飛,秦始皇成為當時最大的贏家,和氏璧易主秦始皇。但是和氏璧不再完整,秦始皇命人將其雕刻成為玉璽方便攜帶,將這個價值連城的寶玉徹底與皇權掛上了鉤。

這裡問題就來了,在我們的認知中,和氏璧是一個圓形的玉石,應該是比較薄的,而傳國玉璽則是四四方方的、碩大的皇權象徵物,那麼,這樣的和氏璧怎麼可能被雕刻成傳國玉璽呢?當時無論是從技術上來說還是皇權的需要,傳國玉璽都應該是一整塊玉直接雕刻成的,不存在拼接的可能。

和氏璧是個環狀圓形的玉石,為什麼能被雕刻成方方正正的玉璽呢?

所以倘若圓形環狀的和氏璧真的被雕刻成了傳國玉璽,那就存在以下幾種可能:

一、和氏璧體積很大,足以雕刻成碩大的玉璽

和氏璧被髮掘於春秋時期,《韓非子》中有關於它的記載,記載中和氏每次都是抱著和氏璧供奉給歷代楚國國君的的,之後在荊山腳下哭也是抱著這塊玉石哭。所以可以知道和氏璧的璞石大小是需要抱著才可以拿起來的,單手之下很難拿起,所以很可能和氏璧的體積並不小。

歷史上和氏璧雖然重要但是記錄不多,完璧歸趙就是和氏璧最經典的一個故事。當時秦王覬覦於趙國擁有的和氏璧,想要用一座城池來交換。率先去問了和氏璧最初的主人楚王,但是雙方約定在秦國的土地上進行交易。

這一點讓楚王擔心和氏璧有去無回,當時大臣藺相如毛遂自薦站出來,稱願意帶著和氏璧前去秦國一趟。到達秦國後,秦王私心開始顯露出來,一心欣賞和氏璧的樣子,閉口不談交換城池的事情。藺相如最後抱著和氏璧,舉到頭頂揚言要摔碎它。

和氏璧是個環狀圓形的玉石,為什麼能被雕刻成方方正正的玉璽呢?

從這一段歷史中可以知道,和氏璧的大小和分量,都需要成年人雙手持握。並且和氏璧分量十足,當然不會輕易摔碎。

從這些記載似乎可以看出來,和氏璧體積很大,雖然是一個圓形的玉石,但同時也比較厚,因此完全有可能雕刻成四四方方的一個大的傳國玉璽。

二、空心的和氏璧體積並不大,而傳國玉璽也很小

在和氏璧體積龐大這一說法出現後,又有人提出,和氏璧在楚國被打磨時,就被雕琢成為一塊圓環的玉石。這種玉石的中間是空心的。雖然玉石整體體積龐大,質量上也很有分量,單憑中間是空心的這一點,就很難完整的切割出秦始皇手中的玉璽。

所以更多人將懷疑的物件放在了秦始皇的玉璽上,玉璽是秦始皇創造出來的一種皇權象徵,手持玉璽者,就擁有管理天下的權力。按照影視劇作品中的原型來看,玉璽大多是方方正正的一大坨。

和氏璧是個環狀圓形的玉石,為什麼能被雕刻成方方正正的玉璽呢?

尤其上方手握之處,還會有龍盤踞在此的雕刻。想要鑄造成這樣一塊玉石,必須要一塊長寬高都足夠的巨大玉石,才可以雕刻出來。玉璽代表的是皇權,古人自然不允許兩塊玉石拼接的情況發生。所以如果和氏璧真的被秦始皇雕刻成為了玉璽,這塊玉璽的大小絕對不是影視劇作品中的那個樣子。

濃縮的就是精華,一個東西有沒有分量,看的不是它的體積和重量,而是其質地和象徵意義。和氏璧在被秦始皇交給李斯後,刻上了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那麼它就成了皇權的象徵,持有它就是最名正言順的天子,這可不是由它的重量和體積決定的。

而且就我們出土的文物來看,呂后所用的印璽就很小,很可能當時所雕刻的玉璽都是很小的,並沒有後世那麼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