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冒充所謂“貝勒”時,能不能先學習一下歷史常識!

最近這幾年突然冒出很多自稱愛新覺羅後代的“貝勒”們,個個說得煞有介事,其中更是不乏利用這層身份到處走穴,大肆撈金之輩,就像下面圖片上這一位,名字中竟然帶有“載”字,這算欺祖嗎!

這些人冒充所謂“貝勒”時,能不能先學習一下歷史常識!

■■■就算爵位繼承沒斷,這些人也繼承不到貝勒爵位■■■

首先,這些人中大多屬於渾水摸魚之流,他們之所以會謊稱自己是皇室後裔,是所謂的“貝勒”等,也是順應市場滿足一些人的獵奇心理,目的還是為了博取流量,畢竟大多數觀眾面對這些人擺出的族譜和那些祖傳的“老物件”,一時也無法分清這些人說的到底是真是假。

不過在這個群體中,也確實存在真的愛新覺羅後代,他們的祖先也真的曾經是清王朝的親王或者郡王,但即使如此到了他們這一代,也絕不可能承襲“貝勒”爵位,除了大家都知道清王朝早都被揚了灰了,不可能再有所謂的大清宗室,不過就算清王朝還在,到了他們這一代人最多也就是個宗室領低保的,我們來看看清王朝的爵位繼承設計就明白了。

有清一朝,爵位繼承一直秉持著“嫡長子遞降襲爵,餘子考封”

的方法,也就是說作為嫡長子在繼承爵位時必須降一級,而其他的兒子必須透過相應的考試,如果成績優秀才能得一個“不入八分”的爵位,如果考砸了可能一擼到底,給封一個最低的奉恩將軍也說不定,看到這裡可能很多朋友不理解不入八分和奉恩將軍到底是個啥檔次的爵位,那我們就來說說清王朝的爵位設計,大家就明白了。

清王朝的爵位由高到低分為: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從上面的爵位劃分我們可以看出,貝勒在十二檔爵位中排名第三,屬於上四爵,是地位極高的爵位之一,其獲得難度不是一般的高。

弄明白了清王朝的十二檔爵位,現在我們按照清王朝“嫡長子遞降襲爵,餘子考封”的承襲方法套一下,來看看現在這些自稱“貝勒”的人到底能撈個啥爵位。

我們姑且把他們的祖先當成最高爵位的和碩親王,那麼這位親王的嫡長子只能承襲郡王,嫡孫子只能承襲貝勒,嫡重孫子也就是貝子,接著就是依次遞降直到奉恩鎮國公為止,到這就不再降了,也算是對嫡長子一脈的優待。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就算是爵位最高的親王,僅僅三代人就跌出上四爵,就這還只是嫡長子一脈,看看現在自稱“貝勒”的這群人,就算他們祖上真是親王,但到他們這最多也是個不入八分甚至更低,根本到不了貝勒這一級,那更別提那些悲催的次子了,隨著一代代下來,能領上宗室的低保就謝天謝地了!

■■■最後一個親王■■■

清王朝最後一個親王是醇親王載灃,他是承襲他爹奕譞的爵位,不過他並不是奕譞的嫡長子,所以一開始他的爵位也僅僅是一個不入八分輔國公,後來又加爵成不入八分鎮國公。

這些人冒充所謂“貝勒”時,能不能先學習一下歷史常識!

從載灃的爵位我們也可以看出,就算自己老子是親王,但自己不是嫡長子,直接就給刷到不入八分了,和貝勒之間還隔著四個爵位,現在這些自稱“貝勒”的人,真以為貝勒是爛大街的貨嗎?

可能有朋友好奇,載灃作為奕譞的第五子,並不是嫡長子為啥承襲了親王位,這是因為奕譞的嫡長子和老三老四都先後夭折,而他的第二子就是光緒皇帝,你想想能不加封嗎!那隻能是排在第五的載灃撿了個便宜。

假設現在那些自稱“貝勒”的人,他們希望的爵位繼承還在,那麼現在最有可能的貝勒只能出自載灃這一脈,因為其他的親王早出了四代人了。

載灃有四個兒子,老三夭折,長子就是末代皇帝溥儀,眾所周知他沒有後代,老二溥傑只有一個女兒,只有老四溥任有兒子,但溥任並沒有承襲到親王爵位,那他的兒子也就無從繼承,

所以綜上所述,現在並不存在任何一個貝勒!

不過上面說的一切只是從假設出發,腐朽的清王朝並不值得我們懷念,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千千萬萬的先輩用鮮血換來的,也希望那些自稱“貝勒”的牛鬼蛇神能消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