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愚蠢王爺被空白詔書欺騙,他本可以讓“八王之亂”變得可控

晉書:愚蠢王爺被空白詔書欺騙,他本可以讓“八王之亂”變得可控

西晉時期,曾出現過一次遍佈全國的,由西晉皇族為主角,互相征戰不休,互相爭奪權力的一場大動亂,史稱“八王之亂”。

皇族爭權歷來有之,哪個朝代都不可避免,只不過看規模大小而已,是否在國家承受的範圍之內。

“八王之亂”的起因和經過,基本上已經被史學家們研究透了,現在公認的,“八王之亂”從可控到變得不可控,主要是期間發生的一件標誌性事件。

這起事件就是西晉永康二年(公元301年,四月後稱永寧元年)正月,趙王司馬倫(司馬懿幼子)廢掉晉惠帝司馬衷,篡位自立事件。

此前,西晉宮廷內部從晉武帝司馬炎病死後,就開始動盪不休,發生了一系列奪權殺人事件。

如晉惠帝皇后賈南風殺掉外戚楊駿(其堂侄女和女兒分別是司馬炎的兩任皇后)一族,殺掉晉惠帝的獨子、皇太子司馬遹,司馬倫殺掉賈南風等等。

但不管怎麼亂,怎麼爭權奪利,怎麼殺得血流成河,參與者都還維持著一塊遮羞布,即都是打著晉惠帝司馬衷的名義。

晉書:愚蠢王爺被空白詔書欺騙,他本可以讓“八王之亂”變得可控

這樣的話,動亂就是可控的,全部限制在宮廷內部,最高領導人在名義上沒有變化,依舊是晉惠帝司馬衷,哪怕他是個傀儡。

因為,司馬衷雖然是個痴呆皇帝,大家也知道他是傀儡,可到底是根正苗紅,法理上是全國各個勢力承認的,最合法的皇帝。

他的位置沒有變化,外面的諸侯就只能看熱鬧,而不方便主動參與動亂,以爭取最大利益。

就好像西晉之前的三國時期,曹操生前一直就打著漢獻帝的名義搞事情,其餘諸侯就算被噁心住了,也沒什麼辦法,該打還是打,可名分上一直被曹操壓一頭。

但等到曹操的兒子曹丕廢掉漢獻帝,自己當了皇帝之後,敵對的劉備、孫權就都解脫了,開始陸續稱帝,開始能在名義上跟曹魏並駕齊驅,搞事情的手腳也都放開了。

同樣,“八王之亂”期間發生的司馬倫廢掉晉惠帝司馬衷,自己當了皇帝的事件,也讓遍佈全國的,比較有實力的司馬王爺們的手腳被放開了。

自此後,“八王之亂”進入到了真正的全國大混戰時期,逐漸變得不可控。

其實,司馬倫廢帝自立,本來是可以被制止的。

晉書:愚蠢王爺被空白詔書欺騙,他本可以讓“八王之亂”變得可控

當時,已經有人在發覺到了司馬倫的野心後,在國都洛陽發起了剷除司馬倫的行動,甚至差一點成功,可因為愚蠢,在最後關頭失敗了。

發起剷除司馬倫行動的人叫司馬允,當時的爵位是淮南王,他是晉武帝司馬炎的第九個兒子,晉惠帝司馬衷的弟弟,趙王司馬倫的侄孫。

司馬允在當時也有極強的號召力,晉惠帝皇后賈南風殺掉皇太子司馬遹後,就有很多人建議讓司馬允當皇太弟,讓他做晉惠帝的繼承人。

只不過,司馬倫殺掉賈南風奪權後,他自己想當皇帝,就沒有再提這事,還立了司馬遹的三歲兒子司馬臧為皇太孫,只是給司馬允加官進爵,安撫而已,《晉書·司馬允傳》中記載:

初,愍懷(司馬遹)之廢,議者將立允為太弟。會趙王倫廢賈后,詔遂以允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都督如故,領中護軍。

司馬允的號召力不僅僅是在朝堂和民間,還包括部分宮廷護衛,“允性沈毅,宿衛將士皆敬服之。”

晉書:愚蠢王爺被空白詔書欺騙,他本可以讓“八王之亂”變得可控

這就讓他有了一定的顛覆朝堂上現任政權,發動宮廷政變的能力。

司馬允和司馬亂當然是互相防備,司馬倫知道司馬允是個威脅,司馬允知道司馬倫想篡位,也想幹掉自己。

兩人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司馬倫想篡位,就必須要解決掉司馬允,司馬允想保住自己,也想保住晉惠帝,就必須要跟司馬倫對著幹。

對於司馬允來說,能保住晉惠帝,自己就真有可能取代那個三歲的皇太孫,能當皇太弟,能名正言順的當皇帝。

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兩人之間的矛盾終於來了個大爆發(時間大概在當年的六月至八月)。

當時,司馬倫為了幹掉司馬允,給他定了個謀反罪,還讓自己的人寫了份假的詔書去逮捕司馬允,結果被司馬允看出了真假。

司馬允一看都搞這一套了,馬上就召集府中親信死士七百餘人殺出府中,宣佈司馬亂造反,準備進皇宮保護晉惠帝,或者,劫持晉惠帝,好以皇帝的名義剷除司馬倫。

但因為宮門關閉,他進不去,只能去攻打司馬倫的府邸。

晉書:愚蠢王爺被空白詔書欺騙,他本可以讓“八王之亂”變得可控

司馬允的部下戰鬥力超強,殺得司馬倫的護衛節節敗退,內部還有人帶兵響應司馬允。

司馬倫跟部下們被司馬允部下的弓箭所威脅,只能躲在大樹後面,寸步不能動,《晉書·司馬允傳》中記載:

允所將兵,皆淮南奇才劍客也。與戰,頻敗之,倫兵死者千餘人。太子左率陳徽勒東宮兵鼓譟於內以應,允結陳於承華門前,弓弩齊發,射倫,飛矢雨下。主書司馬畦秘以身蔽倫,箭中其背而死。倫官屬皆隱樹而立,每樹輒中數百箭……

司馬允毫無疑問離成功不遠了,如果沒有援兵,或者意外事件,司馬倫眼看著就要被司馬允幹掉。

關鍵時刻,司馬倫的兒子司馬虔“遣司馬督護伏胤領騎四百從宮中出”,來援救司馬倫。

伏胤看情況危急,想了個妙招,“舉空版,詐言有詔助淮南王允”。

司馬允一看有皇帝的詔書,心中一喜,這樣殺司馬倫就更名正言順了,沒有仔細思考,就把伏胤和四百騎兵放進身邊。

不但如此,司馬允還下了戰車,準備跪拜接受皇帝的詔書,完全沒有防備之心。

結果可想而知,伏胤帶著四百騎兵輕鬆幹掉了卸下一切防備的司馬允,幫助司馬倫扭轉了不利局面,“允三子皆被害,坐允夷滅者數千人。”

晉書:愚蠢王爺被空白詔書欺騙,他本可以讓“八王之亂”變得可控

司馬允在最後關頭處理事情的能力真的很愚蠢,就算不防備詔書的真假,也不應該讓那四百騎兵也跟著伏胤到自己身邊來。

他完全是被即將到來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在最關鍵的時候做了最愚蠢的決定,其實,他是被自己打敗的。

在這起事件中,不管司馬允當時的心態如何,是為了自己還是真為國家,只要他能幹掉司馬倫,就能避免其篡位,就能阻止“八王之亂”變得不可控。

可惜,因為在關鍵時刻愚蠢的應對,司馬允遺憾的失敗了。

他的這次剷除司馬倫的行動如果成功,制止了司馬倫廢帝的舉動,或許能讓大的動亂來得晚一些,或許能讓西晉多存活一些年份。

司馬允死後不到半年,司馬倫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就逼迫晉惠帝司馬衷禪讓,自己做了皇帝,這樣一來,也釋放出了所有諸侯王心中的野心。

晉書:愚蠢王爺被空白詔書欺騙,他本可以讓“八王之亂”變得可控

司馬倫這個皇帝也就當了幾個月,隨即就被另外三位司馬王爺起兵推翻。

從此,司馬王爺們週而復始的,互相起兵爭鬥,“八王之亂”開始覆蓋全國,直至整個西晉王朝被異族推翻。

參考文獻:《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