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帝王用人哲學--晉元帝司馬睿

樹形象,靠王導

司馬炎死後,他的傻兒子當了皇帝。司馬炎分封諸侯的做法終於產生了惡果,爆發了八王之亂,使得西晉統治分崩離析。琅王司馬睿當時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江南諸軍事。永嘉元年(307年)司馬睿採納了王導等人的建議,移鎮建康(今南京),力圖經營東南半壁江山,王導也一同隨行。王導原來是司馬越的手下,被司馬睿要了過來輔佐自己。

江東是孫吳故土,強宗大族的勢力根深蒂固,而司馬睿本人素來也沒有什麼威望,資歷不深,要經營江南,就一定要取得這些江東豪門的支援,可是江東名士根本就沒把他當回事,沒人到他府裡參見。司馬睿心裡著急,但是毫無辦法。還是王導足智多謀,他為了幫司馬睿立住腳跟,首先把在揚州做刺史的堂哥王敦請到建康,壯大了勢力,然後兩人策劃了一下,安排了一個戲劇化的場面來打破僵局。在永嘉元年(307年)三月三日,是當地的禊節。王導讓司馬睿坐著人抬的“肩輿”出行,參觀這項在水邊去除不祥的祭禮,其實也就是讓司馬睿主動參與江東士族的集體活動。王導和府裡的幕僚侍從騎馬隨從,大講排場,一隊人馬前面鳴鑼開道,然後王導、王敦以及其他從北方來的大官名士,一個個騎著高頭大馬跟在後面,隊伍整齊威嚴。這一招果然有效,因為這一天江邊看熱鬧的人很多,大家看到這種從來沒見到過的大排場,很受震撼。江南有名計程車族地主顧榮、紀瞻等人,一看王導、王敦這些有聲望的人對司馬睿都這樣尊敬,大吃一驚,怕自己怠慢了司馬睿,便一個接一個地站在路旁,拜見司馬睿。樹立起威風以後,王導又讓司馬睿去主動結交這些江東名士。他說,顧榮、賀循在江東名望最高,如果接納了這兩個人,其他人就都會順從了。司馬睿就讓王導親自去請,兩人也應命而至。司馬睿便任用顧榮為軍司,加散騎常侍,一切軍國大事都向他諮詢意見;任命賀循為吳國內史,出任地方行政長官,對二人加以重用。江東士族一看顧榮、賀循都去做官了,於是不再裝清高,紛紛歸附,逐漸擁護司馬睿的統治,為東晉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當然這個故事的可信度是有問題的,著名史學家田餘慶先生透過自己的考證,基本上否認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不過他也指出其中所反映的王、馬關係和敦、導地位,以及南士尚存的猜疑心理,應當是接近事實的。我們進一步說,故事反映的司馬睿依靠王導在江南站住腳根的情況也應該是實情。

後來,由於戰亂擴大,北方士族和中原百姓大批南渡,司馬睿聽從王導的勸說,把他們中間有名望的一百多人吸收到了王府中,擴大了自己的人才儲備,並且許以高官厚祿,保證他們的安全;另一方面又在南方豪族勢力較弱的地區設立僑州、僑郡、僑縣安置北方士族和移民,使土著與僑民各得其所,有效地鞏固了地位。

王與馬,共天下

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建康即位,重建晉朝,他就是晉元帝。晉元帝登基的那天,他從御座上站了起來,非要拉王導一起坐在御座上接受百官朝拜。這個意外的舉動,使王導誠惶誠恐,極力推辭。他認為司馬睿就是太陽,自己是個微弱生物,怎能坐到一起呢?司馬睿聽了,也不再勉強。王導提倡勤儉建國。司馬睿曾經想在都城正南門立雙闕,以擺威風,王導指著南京南面的牛首山說,牛首山的雙峰不就是天闕嗎?婉轉地勸說他放棄鋪張浪費的打算,他言聽計從。因王導扶持晉室功勳卓著,朝野皆服,號為仲父。但他從不居功自傲,從事謹慎。他喜好老莊哲學,常邀請一些人一同研討哲學邏輯問題。受老莊無為思想的影響,王導的為政方針是講究鎮之以靜,群情自安。為了表示自己沒有什麼野心,王導晚年基本不怎麼料理政務,屬下送來檔案,他只是在上面畫圈。司馬睿把他比作管夷吾,親自對他說:“卿,吾之蕭何也。”實際上,司馬睿對王導比劉邦對蕭何還要倚重,他自己知道能夠得到這個皇位,全靠了王導、王敦兄弟的力量,所以對他們特別尊重。王導被封為尚書,掌管朝內的大權;王敦總管軍事。王家子弟大都封了重要官職,時人稱為“王與馬,共天下”。

關於“王與馬,共天下”一語,前人已經多有論述。從用人的角度看,這句話倒可以看出司馬睿是很善於用人的。他選擇了王導作為自己的主要輔佐大臣,甚至願意和他共享天下,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總可以看出他用人是非常有眼光的。司馬睿沒有其他的長處,在王室的地位也不高,但是他選定了王導之後,用人不疑,言聽計從。王導勸說司馬睿南渡,他就南渡,避開了禍亂,能夠從容地發展自己的勢力。南渡以後,他聽從王導的各項安排,順利地坐上了皇位。不誇張地說,他完全依靠王導得到了天下,這才是真正的得一人而得天下,司馬睿幸甚!

為何不用祖逖

南渡之後,很多南渡士族極力要求司馬睿北伐收復失地,以聞雞起舞出名的祖逖為其中的突出代表。但是他並沒有得到司馬睿的重用。這是由於司馬睿不會用人嗎?我們認為並不是這樣的,因為祖逖北伐的要求和司馬睿立足江南的目標存在衝突,為了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他放棄了祖逖。

祖逖率領宗族賓客南渡後,司馬睿開始還是重用他的,任命他為徐州刺史,不久又徵用為軍諮祭酒。但祖逖仍以收復中原為己任,多次上書司馬睿,積極要求北伐。而此時司馬睿政權在江南尚未立穩腳跟,對北伐能否成功更是懷疑,所以很現實地選擇了儲存江南政權的策略,因此對北伐態度極其冷漠。有人說司馬睿本人“素無北伐之志”,這似乎有些要求過分了。他和王導實際上是在致力於割據江南,靜觀時變;渡江之後,他在建康建立了實際上的獨立政權,實現了偏安江左的規劃,但是並不穩固,需要加強內部建設,儲存實力。儘管司馬睿政權對北伐不積極,但由於南渡百姓及部分南渡士族強烈要求光復失地,重返家園,因此,為了籠絡人心,司馬睿也不得不表面上同意祖逖北伐。司馬睿於是任命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卻不願意給予實質的支援,只給幾千軍隊,千人口糧和三千匹布,剩下的東西讓他自行解決。祖逖還是率兵渡江北上,在長江上擊楫起誓:“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表達出自己北伐的壯志。渡江後,祖逖進屯淮陰,招募軍士,鍛鑄兵甲,並屯田積穀,隨後進軍太丘、雍丘一帶,並積極聯合一些塢壁的地主武裝,共同對付石勒。不到幾年的時間,祖逖就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並在收復之地勸課農桑,允許邊境人民開展互市貿易,使收復之地呈現出一片興旺繁榮的景象。但是祖逖始終沒有得到東晉政權的支援,北伐終以失敗而告終。這除了史家常說的權力爭鬥等因素外,從用人角度講,祖逖的抱負雖然宏大,但是與司馬睿的戰略規劃確實存在衝突。他不能為司馬睿所用是有原因的。

司馬睿晚景不佳

司馬睿在穩定了皇位後,開始不滿“王馬共天下”的局面了,他起用劉隗、刁協為心腹,力求削弱王家的勢力,並暗中進行軍事部署,試圖最終全面剷除王家勢力。王敦決定先發制人,從武昌起兵擊敗劉隗,進入建康,殺死了刁協。王導還是很忠心的,他極力勸說王敦退兵武昌。司馬睿見無法動搖王家的勢力,漸漸憂憤成疾,於是臥床不起。之後,他又想用司徒荀組牽制王家勢力,就任命他為太尉兼領太子太保,讓他參與朝政,鉗制王導。不料司徒荀組受任不久便病死,司馬睿非常憂傷,病勢加重。公元322年,司馬睿病死於建康宮中的內殿,遺詔由太子司馬紹繼位。司馬睿死後廟號中宗,諡號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