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家族只能養活五千萬百姓,愛新覺羅家族為何能養活四億百姓

我們看電視劇,經常會聽到一個名詞“江山社稷”。什麼叫社稷呢?古代的時候,一個朝代建立了,首先要建立社壇和稷壇,合稱社稷。新的朝代建立了,舊朝代的社壇稷壇就要搗毀。一個朝代的社壇稷壇被搗毀了,這個朝代就完了。所謂的社壇,就是祭祀土神的罈子。所謂的稷壇,就是祭祀穀神的罈子。

谷為國之寶,民以食為天。中國歷史上是農耕文明,穀物是國家的根本。如果穀物歉收,國家就有大麻煩了。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帝,都非常重視祭祀土神和穀神,都把社稷等同於江山。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都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個朝代有多少老百姓,按照理論來講,都算是皇帝養活的。縱觀中國的古代史,就會發現了一個規律。一個朝代剛剛建立的時候,由於剛剛經歷戰亂,使得國家的人口減少,百姓有充足的土地耕種,所以老百姓一般都能吃飽飯。這件事情,魏徵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來說:“大亂之後易治,譬如飢人之易食也。”

隨著天下人口的增加,土地上產出的穀物,不足以養活那麼多人口,就會爆發農民起義。在經過兵連禍結之後,天下的人口減少,新的朝代誕生了,又進入下一個迴圈週期。

李世民當朝的時候,剛剛經歷了隋朝末年的戰亂。貞觀年間的人口,只有二百萬戶左右。唐朝的人口,是按戶數統計的。二百多萬戶,差不多是一千多萬人口。李世民的社稷,養活一千多萬人口,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李世民家族只能養活五千萬百姓,愛新覺羅家族為何能養活四億百姓

到了李世民家族最巔峰的開元時期,大唐的人口達到了900多萬戶,差不多5000多萬人口。這個時候的大唐社稷,可就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了。大家都說唐朝的衰亡,始於安祿山的叛亂。其實在安祿山起兵之前,唐朝就面臨著非常巨大的糧食壓力。

詩聖杜甫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寫成於安史之亂爆發9年之前。在安史之亂爆發前的十幾年前,大唐朝爆發了許多次農民起義。飢腸轆轆的農民,為了活下去,只能一次又一次的造反。規模比較大的起義,有覃行章的起義。覃行章佔據了四十個州縣,還自稱天子。唐玄宗一朝,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嚴重打擊了大唐社稷的根基。

安史之亂以後,大唐盛世一去不復返。大唐社稷養活的百姓,最多就是5000多萬人。在明朝以前的朝代,一旦中國的人口到達5000萬左右,社稷就進入動盪的臨界點了。原因很簡單,人口到了這個規模,糧食供應就很難保障了。

若是豐年還好,碰到災年,就麻煩了。古代的農民起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荒年無谷,百姓結伴逃荒。逃荒的百姓一開始乞討,乞討不成,就搶掠。搶掠之後,官府必然彈壓。官府彈壓,逃荒百姓就只能鋌而走險造反了。

李世民家族只能養活五千萬百姓,愛新覺羅家族為何能養活四億百姓

玉米原產於美洲,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玉米被傳入歐洲。大概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40年左右的時間,玉米傳入了明朝。玉米的到來,使得許多旱地也變成高產地,讓明朝的糧食產量出現翻番式的增長,讓大明社稷可以養活2億左右的人口。

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後,還把原產於美洲的甘薯帶回了歐洲。甘薯又叫地瓜,番薯,紅薯。按照郭沫若1963年發表的《滿江紅·紀念番薯傳入中國三百七十週年》的資料推算,甘薯進入中國的時間,應該是萬曆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593年。

當時有個名叫陳振龍的福建華僑,在東南亞的呂宋島發現了產量極高的紅薯,就想把紅薯帶回中國種植。由於呂宋政府的阻攔,陳振龍和兒子陳經綸冒著生命危險,才偷偷帶了幾顆甘薯回國。陳振龍回國之後,雖然大力推廣甘薯種植,但是那個時候的大明朝,已經是積重難返了。

紅薯大規模推廣種植,是清朝時期的事情了。紅薯這個東西,筆者是非常熟悉的。小時候,筆者的父母就種了許多紅薯。紅薯種植,對水的依賴性不高,完全可以靠天下雨出收成。筆者的家鄉在江西,號稱是“魚米之鄉”,是典型的稻作文明區域。水稻的口感雖然比甘薯要好,但是對水的依賴性太高了。紅薯是旱作植物,沒有水也可以種植。筆者的家鄉,有水的地方種稻谷,沒水的地方就種甘薯。

李世民家族只能養活五千萬百姓,愛新覺羅家族為何能養活四億百姓

甘薯的到來,使得南方地區增加了許多可耕地,讓中國的糧食產量再次出現爆發式增長。清朝的人口,巔峰期達到了4億左右,就是由於玉米和紅薯大規模推廣種植,讓老百姓可以填飽肚子,才出現了人口爆發式增長。

不僅僅是清朝時期,就是上個世紀的60年代,筆者家鄉的人們,也是靠甘薯度過了困難時期。小時候,家父經常對我說:”你是命好啊,一出生就有飯吃。你哥哥小時候,一年要吃半年的薯渣啊。“

所謂的薯渣,就是番薯碾碎之後,用水搖出薯粉。薯粉可以賣錢,薯渣則留著自己吃。家兄比我大了十二歲,他小時候正是困難時期,所以吃了不少薯渣。我出生的時候,困難時期過去了。雖然我小時候很少吃肉,但是米飯還是管夠的。

玉米和番薯兩種作物,肯定沒有小麥和稻米好吃,但是卻讓愛新覺羅家族的社稷,養活了4億人口。中華民族能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原產於美洲的這兩種旱作植物,真的是立了大功啊!

參考資料:《滿江紅·紀念番薯傳入中國三百七十週年》

參考書目:《資治通鑑》《農政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