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對三國鼎立有何影響?

漢中對三國鼎立有何影響?

曹操劇照

摘要:赤壁之戰後,天下三分形勢更加明朗,三大集團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智囊們,對漢中戰略地位的認識更加明確,爭奪更加激烈,最終漢中歸於蜀漢,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地理基礎,漢中成為三分天下的戰略支點

引言

三國時期,隨著西部羌族的崛起和南方長江流域的快速開發,處在中國南北與東西過渡帶上的漢中,就引起了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高度關注,漢中逐漸由戰亂時的戰略要地向天下三分的戰略支點過渡。漢中戰略地位的提升,以赤壁之戰為界分為兩個階段。赤壁之戰前,漢中主要關乎西部戰略格局的變化,群雄對漢中戰略地位的認識比較模糊;赤壁之戰後,漢中關乎三國鼎立全域性的天下大勢,爭雄各方對漢中戰略地位的認識更加清晰。

漢中對三國鼎立有何影響?

一、赤壁之戰前,漢中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赤壁之戰前,曹操、劉備、孫權三大政治集團都意識到漢中由天下大亂到天下三分歷史程序的戰略地位,差別在於三方取用漢中的戰略和策略不同。曹操最先意識到漢中對於中原的戰略地位。在曹操與袁紹爭雄中原之時,曹操最害怕袁紹勢力滲透到關中、漢中、巴蜀,形成與中原的互動之勢,壯大袁紹的力量,擠壓曹操在東部的生存空間。他對謀臣荀彧說:

“然吾所惑者,又恐紹侵擾關中,亂羌、胡,南誘蜀漢,是我獨以兗、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為將柰何?”

荀彧推薦鍾繇鎮撫關中,以安定西部形勢,從而解除了後顧之憂,在官渡決戰中擊敗袁紹。官渡之戰後,曹操致書鍾繇曰:“關右平定,朝廷無西顧之憂,足下之勳也。”鍾傳繇但曹操在戰略上的失誤是,未能乘勝進擊關中,奪取漢中,仿效秦國滅楚的策略,對南方孫劉聯軍形成兩路包抄合圍之勢,結果孤軍深入,戰敗赤壁。

漢中對三國鼎立有何影響?

毛玠劇照

孫權三世經營江東,“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立國南方半壁河山,始終是孫氏家族的戰略目標。因此,對地處長江上游的漢中,孫權父兄當然關注。《三國志》卷四十六《孫堅傳》記載,孫堅曾跟隨司空張溫西討邊章時屯住長安,熟悉隴、蜀之間的戰略形勢,後被黃祖部將射殺於襄陽峴山中。孫策繼其父孫堅統兵後,為了立足江東,曾問計於江南名士張紘,“乃答曰:今君紹先侯之軌,有驍武之名,若投丹楊,收兵吳會,則荊、楊可一,仇敵可報。據長江,奮威德,誅除群穢,匡輔漢室,功業侔於桓、文。”

張紘的建議在獻帝中平元年,即公元194年之前,說明孫氏家族早就有一統荊、揚,據有長江,問鼎中原的大志。孫權秉政之後,據有整個長江流域的戰略目標更加明確。《三國志》卷五十四《魯肅傳》記載孫權與魯肅密議曰:

“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肅對曰:“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爨。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巢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這裡雖沒有提及漢中,但“竟長江所極”和“高帝之業”,則是少不了漢中的。甘寧曾建議孫權擊敗劉表,攻取黃祖,佔領荊州,西向奪取巴蜀、漢中,“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權深納之。在三方割據勢力當中,孫吳一方之所以能遊刃有餘,就是格外重視對戰略要地的控制。

漢中對三國鼎立有何影響?

孫權劇照

劉備在三方勢力中最弱小,但最終能夠鼎足一方者,關鍵在能將戰略要地與人謀之力完美結合起來,而這一結合的開端則是諸葛亮的《隆中對策》。劉備為了擺脫寄人籬下的困境,實現“欲信大義於天下”的理想,問計於諸葛亮,亮答曰: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國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在這一名滿天下的對策中,諸葛亮的智慧之光主要集中在四點:其一,預見了天下三分的藍圖,雖然沒有魯肅、張紘、甘寧等人的預見早,但比他們更全面深刻、更清晰科學;其二,強調了“人謀”,突出了在以弱勝強過程中人的進取精神,激勵著劉備在困境中崛起;其三,強調了荊、益二州的戰略地位,指出了這兩大戰略基地聯手互動的巨大威力;其四,指明瞭劉備集團由弱變強的戰略方向和戰略重點,明確了漢中在天下三分程序中的戰略點作用,即要劉備效法漢高祖劉邦,以巴蜀為基地,從漢中出兵,據秦川而虎視天下。可以說諸葛亮的對,是赤壁大戰前天下三分的戰略規劃,是三大集團中取用漢中戰略最明確的一方,是戰前各方對漢中戰略地位認識的昇華總結。

漢中對三國鼎立有何影響?

魯肅劇照

二、赤壁之戰後,漢中是各方爭奪的焦點

赤壁之戰後,天下三分形勢更加明朗,三大集團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智囊們,對漢中戰略地位的認識更加明確,爭奪更加激烈,最終漢中歸於蜀漢,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地理基礎,漢中成為三分天下的戰略支點。

對漢中的爭奪,曹魏捷足先登,蜀漢緊隨其後,孫吳鞭長莫及。赤壁之戰後,曹操意識到要構成對南方孫劉的戰略威懾,必須奪取關隴和漢水上游,以便據高臨下,虎視南方。於是,他不顧年老體衰,親率大軍,兵向關西,蕩平了關隴的馬超、韓遂割據勢力,並乘勝進去,翻越秦嶺,千里行軍,於建安二十年(215年)擊敗了割據漢中的張魯政權,佔據漢水上游,形成了對巴蜀和江南的威懾之勢,對此,蜀人也早有察覺。張松就曾對劉璋說:“曹公兵強無敵於南下,若因張魯之資以取蜀土,誰能御之者乎?”孫權也意識到,“若曹得蜀,則荊州危矣。”

曹魏的智囊們正是這樣想的。曹操身邊著名謀臣司馬懿和劉曄都主張以漢中為基地,乘勝進擊巴蜀。《晉書》卷一《宣帝紀》記載,司馬懿以主薄身份“從討張魯,言於魏武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耀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魏武曰: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言竟不從。”

漢中對三國鼎立有何影響?

周瑜劇照

裴松之認為這是曹操一大戰略失誤,也在《三國志》卷十《賈詡傳》中,針對賈詡勸阻曹操,攻破荊州之後,不要乘勝南下與孫劉決戰的觀點,進行了全面的評論分析,並以曹操未能採納劉曄之謀為失策。他說:“魏武克平張魯,蜀一日數十警,劉備雖斬之而不能止,由不用劉曄之計,以失席捲之會,斤石既差,悔無所及,即亦此事之類也。世鹹謂劉計為是,即愈見賈言之非也。”在裴松之看來,戰略機遇稍縱即逝,荊州之戰後曹操南下欲取江東,是抓住了“廓定之大機”,至於赤壁之敗,“天實為之,豈人事哉?”漢中之戰後,曹操不用劉曄之計,不僅未能席捲巴蜀,而且更嚴重的是累及漢中。

曹操深知漢中戰略地位的極端重要性,他曾在《諸兒令》中說,“今壽春、漢中、長安,先欲使一兒各往督領之。”實際上此時的曹操已年過花甲,對奪取漢中,得隴望蜀,心有餘而力不足,導致在損兵折將後,被迫放棄漢中這一戰略支點。其後果是加速了蜀漢政權的建立,造成此後曹魏長期被動防禦的局面。曹操回到北方後不久即病逝。對曹操晚年出入漢中的人生最後一次軍事行動,諸葛亮也有一段評價:“及至孟德,以其譎勝之力,舉數十萬之師,救張郃於陽平,勢窮慮悔,僅能自脫,辱其鋒銳之眾,遂喪漢中之地,深知神器不可妄獲,旋還未至,感毒而死。”

漢中對三國鼎立有何影響?

劉備劇照

漢中對於南方立國者來說,是勢所必爭的戰略要地。赤壁之戰後,孫權、周瑜欲搶先一步進討巴蜀,實現其一統長江流域的國策,而劉備也有奪取巴蜀的既定戰略。孫、劉雙方的相互掣肘,讓曹操搶先了一步,迫使孫劉停止相互攻伐,北爭漢中。赤壁之戰後,年輕的軍事家周瑜已敏銳地感覺到漢中對於孫權的重要戰略價值,“乞與奮威(孫瑜)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足蹙操,北方可圖也。權許之。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

周瑜的英年早逝,讓孫權傷感不已,但周瑜的戰略計劃,孫權並未放棄。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聽說曹操派鍾繇等向漢中討張魯,在張松的建議下,遣法正將兵四千人迎劉備。劉備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遇迅速入蜀,於建安十九年夏取代劉璋,自領益州牧。建安二十年(215年),孫、劉為荊州的歸屬問題戰火再起,又一次延誤了奪取漢中的戰略。此後,孫權襲荊州,關羽喪命,吳蜀交惡,劉備迷失了戰略主攻方向,蜀漢形勢逆轉,此時唯有大將趙雲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主張以漢中為基地,奪取關中,虎視中原,爭雄天下。“先主不聽,遂東征。”這是夷陵之戰前夜,蜀漢陣營中最具戰略價值的建議,可惜未被採納,劉備本人及蜀漢政權因此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漢中對三國鼎立有何影響?

諸葛亮劇照

總之,漢中歸蜀,穩定了三分天下在江、漢上游的戰略支點,成為孫、劉立國南方的戰略屏障,“或曰:吳、蜀唇齒之國,蜀滅則吳亡,理則然矣。”荊州歸吳奠定了三國鼎立在中東部的戰略支點,但同時將蜀漢北伐的基地侷限於在漢中一隅,此時的“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楊洪傳》終蜀漢之世,“固險重守,自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皆鎮漢中。”漢中固若金湯,才保證了近半個世紀的三分鼎立格局。漢中失守後,蜀漢、東吳則危撲繼之。

參考文獻:《。三國志 》、《曹操傳》、《華陽國志校注 》、《。諸葛亮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