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楚漢卷25-漢與匈奴(3),和親對不對,好不好?

通俗易懂說歷史

洞察人性陰暗,洞悉人心不堪

人生如戰場,辦公室鬥爭必讀

日拱一卒,讓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

《資治通鑑》楚漢卷25-漢與匈奴(3),和親對不對,好不好?

接著說匈奴——

“劉敬還,報曰:“兩國相擊,此宜誇矜,見所長;今臣往,徒見羸瘠、老弱,此必欲見短,伏奇兵以爭利。愚以為匈奴不可擊也。”是時,漢兵已業行,上(劉邦)怒,罵劉敬曰:“齊虜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軍!”械繫敬廣武。——資治通鑑”

劉敬緊趕慢趕回來了,對劉邦說起自己的疑慮——兩國打仗,一定展示自己強大的一面,恐嚇對手,從精神、心理層面壓制住對手;但匈奴恰恰相反,展示的是自己弱的一面,這說明啥?說明有陰謀啊!精壯士兵都藏起來,打埋伏了,因此,慎重起見,劉敬建議不要打,不能打!

當時漢軍已經呼啦啦動起來,軍事行動不是說動就能動、說停就能停的,將士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都想打個勝仗討點封賞;這個時候因為你這點疑慮就停下來,萬一被證明是烏龍,劉邦今後怎麼帶兵?

劉邦大怒,破口大罵,你這齊國來的傻逼,譁眾取寵的東西,竟敢胡言亂語妨礙老子打勝仗!

立即將劉敬抓了去,關起來!

“帝(劉邦)先至平城(山西大同),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帝於白登(大同城外馬輔山)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

劉邦先到平城,漢軍還沒集結完畢,匈奴大軍突然殺出來,四十萬精騎,將老劉團團圍在白登山——臥槽,歷史重演了,像極了當初被項羽大軍團團圍住……整整圍了七天,漢軍內外不能相救。

這會兒老劉心裡怕是拔涼拔涼的,沒死在楚漢戰場,倒要死在漢匈一線,在這個鬼不拉屎的地方做烈士!

《資治通鑑》楚漢卷25-漢與匈奴(3),和親對不對,好不好?

“帝(劉邦)用陳平秘計,使使間厚遺wèi閼氏。閼氏謂冒頓曰:“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且漢主亦有神靈,單于察之!”冒頓與王黃、趙利期,而黃、利兵不來,疑其與漢有謀,乃解圍之一角。”

幸好身邊帶了陳平,每到關鍵時刻,陳平總能力挽狂瀾!這次陳平想出條計謀,這計謀據說沒有載入史冊,因為忒損——陳平一表人才,貌似一身正氣,但他一直都是幹髒活的,搞出的很多計策都非常損。他自己也知道,說會禍害子孫,但那是身後事,管不了許多了。

記入史冊的是,陳平託人狠狠賄賂冒頓的老婆,給她講事實擺道理——漢皇打算派人跟單于講和,會送給單于很多錢、很多漂亮女人,如果這些漂亮的漢家女人有一個得寵,你就得靠邊站了,你知道,一旦失寵結局會很慘……因此,為你著想,你應該立即面見單于,力促兩國和好,勸說單于趕緊放了漢皇,這樣不但能得到更多的饋贈,並且還能得到漢皇感激。

這女人想想對啊,怎麼能讓其他漂亮女人接近大單于——遂勸冒頓,你即使拿下漢地,也不可能住在那,百套房跟一張床的關係,不懂嗎?並且這位漢皇的段子你聽說過吧,什麼斬白蛇、什麼五彩祥雲,他是有神靈保佑的,殺不得、抓不得啊。

當時冒頓與幾路人馬約定來圍攻劉邦,時間到了,這些人都沒露面,冒頓怕有陰謀,擔心被反包圍,遂給劉邦的包圍圈放開了一個角。

“會天大霧,漢使人往來,匈奴不覺。陳平請令強弩傅兩矢,外鄉,從解角直出。帝(劉邦)出圍,欲驅;太僕滕公固徐行。至平城,漢大軍亦到,胡騎遂解去。漢亦罷兵歸,令樊噲止定代地。——資治通鑑”

恰好,大霧——人要信命,劉邦這一生遇到多少次老天幫忙了!

陳平讓衛隊分左右兩側,車駕在中間,弓弩手搭上兩支弩,相當於子彈上膛,隨時立即可以開火,槍口對外,從這個角落悄悄突圍。

劉邦十分恐慌,催促趕車的夏侯嬰賓士起來,趕緊的——劉邦是個急性子,幾次逃命都再三催促夏侯嬰。

但夏侯嬰做事很穩當,死活不肯甩開鞭子逃命,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不慌不忙反倒跑得掉,開足馬力、油門踩到底很有可能栽這——結合史記、漢書等資料,這個夏侯嬰一定是個很有趣的人,很值得一交,他沒聽劉邦的,穩穩駕車,倔強“

徐行

”。

到了平城,漢之主力大軍都來了,匈奴軍隊亦解圍而去。劉邦說,大家看到沒,匈奴害怕你們,逃跑了,漢軍雄壯,漢軍威武……天忒冷,咱也不追了!

遂罷兵,令樊噲平定代地。

《資治通鑑》楚漢卷25-漢與匈奴(3),和親對不對,好不好?

“上(劉邦)至廣武,赦劉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斬前使十輩矣!”乃封敬二千戶為關內侯,號為建信侯。帝南過曲逆,曰:“壯哉縣!吾行天下,獨見洛陽與是耳。”乃更封陳平為曲逆侯,盡食之。——資治通鑑”

劉邦回到廣武,赦免了劉敬,並真誠道歉,你是對的,我不該關你。至於“

已斬前使十輩

”,我以為是隨口說的,真要把這些人都殺了,今後誰敢給你做使者搞外交?

劉邦重賞劉敬,送了一面錦旗,上面赫然四個字……YYDS!

這一段,大家想到誰?三國時期,袁紹與謀士田豐,官渡之戰,田豐建議勿打,耗死曹操,袁紹不聽,並將田豐下獄。結果袁紹大敗,不好意思見田豐,遂殺了田豐!

人比人,氣死人!

不僅重賞劉敬,路過曲逆縣,劉邦大嘆“

壯哉縣

”,老劉我行走江湖幾十年,第一次見到堪比洛陽的縣……將此縣封給陳平。

“匈奴冒頓數苦北邊。上(劉邦)患之,問劉敬,劉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罷於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頓殺父代立,妻群母,以力為威,未可以仁義說也。獨可以計久遠,子孫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為。”上曰:“柰何?”對曰:“陛下誠能以適長公主妻之,厚奉遺之,彼必慕,以為閼氏,生子,必為太子。陛下以歲時漢所餘、彼所鮮,數問遺,因使辨士風諭以禮節。冒頓在,固為子婿;死,則外孫為單于;豈嘗聞外孫敢與大父抗禮者哉!可無戰以漸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長公主,而令宗室及後宮詐稱公主,彼知,不肯貴近,無益也。”帝曰:“善!”——資治通鑑”

劉敬在漢初提出兩個很有水平的建議,一個是遷都關中,另一個則是和親。

和親對不對,好不好?我看很多人喜歡吹捧明朝,有一條就叫作不和親,呵呵,我不反駁,我簡單理一下道理——

和親不是目的,給敵人送女人,那叫賤,叫慫。但問題是,當是時,你打不過對方啊,對方壓著你打,導致你沒法集中精力搞改革搞建設,那麼和親可以作為有效手段,暫時穩住對方,贏得時間,加快內部問題的處理。

因此,以和親為手段,犧牲一個女人,爭取時間發展壯大自己,這就是正確的;如果用女人換來暫時的和平,然後驕奢淫逸,沉溺於享受,不思進取,這就是錯誤的。

同樣的道理,北宋給契丹送歲幣,贏得緩衝時間,他拿這些時間幹啥了?鬥雞走馬,文恬武嬉,最後無可挽回地導致敵國壓境滅頂之災!

本朝這些年透過貿易賺外匯,用外匯買M債,一定程度也是歲幣,本質都是一樣的,但贏得時間,用這些時間搞改革搞發展,壯大自己——有了這個結果,階段性的妥協,甚至屈辱,才有意義!

因此,劉敬提出和親,我以為在當時是有益的,匈奴已成氣候,冒頓之兇猛,漢朝短期內根本無以對抗,華夏多年征戰,國力大衰,一片狼藉,劉邦甚至找不到幾匹一個毛色的馬拉車,人心思定、百姓思安。

劉敬給出的道理很紮實,雙方已經交過手,能夠清晰的掂量出對方分量——冒頓這一代肯定鬥不過匈奴了,但是,可以將勝利預置在下一代,透過和親,外孫接班,用血緣羈絆對方,通過幾代人持續努力,逐漸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將匈奴變為自己的臣屬,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結果。

這番說辭未必能實現,但首先要肯定,當時以漢朝的戰力,根本鬥不過冒頓,這是不容置疑的!現實情況是,你鬥不過他,他天天騷擾你,你的邊境始終緊繃,一旦一點突破,整個國家都得拉警報,怎麼搞建設,怎麼休養生息?

因此,固然和親不太好看,但在當時資源條件下,可能是最優辦法——老劉這人不傻,一聽就明白道理。

《資治通鑑》楚漢卷25-漢與匈奴(3),和親對不對,好不好?

“(-198)冬,上取家人子名為長公主,以妻單于;使劉敬往結和親約。——資治通鑑”

劉邦與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已經嫁給張耳的兒子張敖了,呂后死活不肯讓自己女兒去和親,劉邦只得在宗室裡找了個姑娘,封為長公主,送去給冒頓做老婆,派劉敬做使者。

“劉敬從匈奴來,因言:“匈奴河南白羊、樓煩王,去長安近者七百里,輕騎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饒,可益實。夫諸侯初起時,非齊諸田、楚昭、屈、景莫能興。今陛下雖都關中,實少民,東有六國之強族;一日有變,陛下亦未得高枕而臥也。臣願陛下徙六國後及豪桀、名家居關中;無事可以備胡,諸侯有變,亦足率以東伐。此強本弱末之術也。”上曰:“善!”十一月,徙齊、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懷氏、田氏五族及豪桀於關中,與利田、宅,凡十餘萬口。——資治通鑑”

劉敬從匈奴回來,說我發現個問題,匈奴白羊王、樓煩王的地盤,距離長安最短七百里,快馬一日一夜可到,這個路程內,百姓很少,但土地肥沃。

劉敬提出建議:

1、周天子那會兒,諸侯國的興起,都是依靠其國內的大族豪族,如齊國的諸田,楚國的昭、屈、景,若非這些大族興盛,齊楚未必能強大;

2、如今形式,關中雖是首都,但人少,東部強族太多,一旦有變,結果不好說;

3、因此,老大你應該將東部的六國之後、大族豪族子弟,全遷徙到關中來;

4、遷過來的好處很明顯,平時可以抵禦胡人的蠶食入侵,一旦諸侯有異動,關中人多兵多財富也多,足以應對。

劉邦認為有道理,遂將齊楚大姓豪族(田、屈、景等五姓)都給遷了過來——這是封建王朝第一次有組織的大規模人口遷徙,後來漢武帝也幹過(

徙陵,遷徙到茂陵

),這種有意識的遷徙,強硬地將地方上豪強豪族給挪個地方,這些豪民一旦離開熟悉的地方,立刻沒了威風,對當時的社會治安、國家治理都有極大的幫助……直到西漢中後期,地方豪強做大,中央制約不住,這種遷徙(

徙陵

)才停止,進而,地方上也就失去控制。

《資治通鑑》楚漢卷25-漢與匈奴(3),和親對不對,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