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與隋朝統治根基本就不穩,王朝覆滅有其必然

如果把我國的這些朝代做一個梳理的話會發現,凡是經過大動盪之後建立的王朝幾乎全是短命的,秦朝和隋朝二世而亡,元朝不足百年,民國也是隻有38年。在這些王朝中,秦朝和隋朝是最經常被人拿出來做比較的,在洪邁的《容齋隨筆》裡有一篇就是《秦隋之惡》。那兩個朝代為什麼都是二世而亡呢?

其實,秦朝與隋朝,的確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例如均終結亂世重塑一統,又如均傳位出錯致二世而亡,再如漢承秦制、唐承隋制均成盛世等等。此外,就連兩個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同樣有諸多的相似之處。

相似之一:雖然均統一天下,但又存在內憂外患

秦朝終結了春秋戰國以來的亂世,隋朝則終結了五胡十六國以來的亂世,然而兩個王朝雖然均實現了大一統,但其實又都存在極為嚴重的內憂外患,而這同樣是兩個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1、上層社會矛盾劇烈。秦朝和隋朝均存在極為嚴重的上層社會矛盾,其中秦朝主要是山東六國文化與秦文化之間的矛盾,而隋朝則主要是門閥士族之間的矛盾。

秦朝與隋朝統治根基本就不穩,王朝覆滅有其必然

秦始皇

秦朝:由於春秋戰國以來的長期分裂,各地區早已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例如齊魯文化、楚文化、燕趙文化等等,而這些文化之間又存在極為嚴重的文化壁壘,這便使得統一天下的秦國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統一,而這種劇烈的文化差距也導致了山東六國知識分子對於秦國很難認同。雖然秦始皇曾嘗試將秦文化與六國文化融合,但歷經數年努力卻始終未能成功,例如秦始皇依照齊魯文化泰山封禪,卻遭遇山東儒生恥笑,而這最終釀成了“焚書”事件的爆發、

隋朝:自西晉以來,權力便始終是貴族門閥手中的工具,朝政大多掌握於門閥士族手中。因隋朝繼承於北周,因而核心權力基本掌握在關隴集團手中,而被滅掉的北齊權力核心卻掌握在山東士族手中,南陳的核心階層則是南方貴族門閥。隋朝統一天下後,山東士族與關隴士族本就矛盾重重,而南方士族又本就對北方胡人政權極為牴觸,這導致隋朝內部門閥士族存在極為嚴重的矛盾。

2、民間矛盾極為激烈。秦朝和隋朝同樣存在極為嚴重的民間矛盾,其中秦朝主要是百姓對新生秦國的不認同,而隋朝則主要是地位差距所致。

秦朝:由於長達數百年的分裂,天下諸侯雖然表面上仍奉周天子為天下共主,但實際上各地百姓早已是“只知諸侯而不知天子”,而從各種史料來看,當時的百姓對外均以諸侯國自稱,例如魏人張儀、楚人屈原等等。因此,秦國雖然統一天下,但短期內卻很難獲得天下百姓的認同感。

秦朝與隋朝統治根基本就不穩,王朝覆滅有其必然

張儀

隋朝:北周滅北齊、隋朝滅南陳之後,北周(隋朝)上下均以征服者的姿態對待北齊和南陳百姓,例如他們稱北齊之民為“機巧奸偽,避役遊惰”之民,而南陳百姓對於隋朝統治者同樣極為不滿,例如《北史·蘇威傳》中就有“於是舊陳率土皆反,執長吏,抽其腸而殺之,曰更使儂誦五教耶”的記載。北齊百姓對於低人一等極為不滿,南方漢人又叛亂不斷,這使得民間矛盾極為尖銳。

3、統治階層矛盾突出。其中秦朝主要是山東六國貴族集團的亡國之恨,而隋朝則是皇室和關隴集團的分裂。

秦朝: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雖然將山東六國貴族遷居關中而就近監視,但六國貴族歷經數百年的傳承,在各地仍然存在極為龐大的勢力。對於山東六國貴族來說,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損失最為嚴重的就是他們,因此他們對於秦朝不僅懷有亡國之恨,對於恢復往日輝煌更有極強的願望。

秦朝與隋朝統治根基本就不穩,王朝覆滅有其必然

楊堅

隋朝:從西魏到北周,其權力核心一直是以“八柱國集團”為主的關隴士族,雖然畏於當時楊氏家族的權勢,關隴士族對於楊堅篡位只能承認,但內心的不滿卻是必然,甚至連楊堅的弟弟楊瓚對此也多有怨言。楊堅對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稱帝之後便對關隴士族進行持續打壓和排擠屠殺,甚至連幫助過自己的劉昉也處死了,這自然激發了皇室和關隴士族的矛盾。

相似之二:改革遭遇極大阻力,統治根基嚴重動搖

秦朝和隋朝可以說是歷史上改革力度最大的兩個王朝,也正因如此使得繼承他們制度的漢朝和唐朝受益良多,然而也正是由於這種改革,極大地動搖了兩個王朝的統治根基。

1、秦朝。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曾經推行了大量的改革措施,例如廢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縣制,又如廢除六國文字、度量衡,再如土地改革等等。雖然事實證明,秦始皇的改革是一項極大的進步,然而想要推翻實行了數百年的制度,又談何容易,這種激烈且涉及面極廣的改革,直接導致了社會各個層面的反對,百姓難以接受,而尤山東六國貴族後裔和知識階層更是牴觸嚴重。也正因如此,秦始皇每推行一項新政,各地便總會爆發叛亂,其中尤以楚地最為嚴重。

秦朝與隋朝統治根基本就不穩,王朝覆滅有其必然

楊廣

2、隋朝。隨著皇室和關隴士族之間矛盾的不斷激化,楊堅和楊廣均急於擺脫關隴士族對於皇權的掣肘,隋朝首創科舉制度的原因便在於此,目的便是為了從寒門吸收人才,從而打破朝中的權力結構。此外,隋煬帝遷都洛陽的目的同樣在於此,目的就是為了將政治中心遷離關隴地區。而隋煬帝父子對關隴士族的持續打壓,以及急於擺脫關隴士族的做法,使得關隴士族集團感覺到了危機,並進一步激化了皇權和關隴士族之間的矛盾。

秦朝和隋朝的劇烈改革,毫無疑問極大動搖了統治根基,秦末天下動亂之時,雖然是從陳勝吳廣而起,但主力仍然是六國貴族後裔和知識階層;而隋末天下大亂時,同為關隴士族的李氏家族得以迅速崛起,憑藉不多的兵力很快便攻入了長安,並最終奪取了天下。

相似之三:地方勢力太過弱小,天下大亂時無力撲滅

地方勢力過弱,這是秦朝和隋朝共同存在的嚴峻問題,不過秦朝是由於官制改革導致的問題,而隋朝則是由於亂世以來遺留的問題。

秦朝與隋朝統治根基本就不穩,王朝覆滅有其必然

秦朝疆域圖

1、秦朝。秦始皇廢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縣制之後,為了實現中央集權統治,因而推行了相應的官制改革,中央朝廷推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的高階官員則全部由中央朝廷直接任命。然而,由於當時沒有相應的官員選拔制度,地方上也僅有郡守、郡尉、縣令、縣尉等高階官員由朝廷派遣,而再下一級,實際上仍然是從地方上選拔而來。此外,秦國於各地的駐軍主要集中於戰略要地,地方上的軍隊要麼是新徵募的,要麼便是原六國投降後的。如此一來,秦末天下大亂時,各地豪強迅速聚集起大量兵卒,殺死各地官員投入叛亂之中,而這也是秦末天下叛亂迅速蔓延全國,而各地軍隊卻難以發揮作用的原因。

2、隋朝。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政權基本延續了東漢以來的“州-郡-縣”三級行政制,但由於戰亂頻發職務分配需求擴大,加上為了防止地方威脅中央權力,因而各個政權均對“州”進行了大量拆解,導致南北朝時期天下合計設有220州、999郡,但由於當時國家眾多,問題尚不突出。隋朝重新統一天下後,為防止“刺史”權力過大威脅中央,楊堅於是“罷天下諸郡”,重新恢復“州-縣”二級制,但由於當時“州”的數量實在太多,使得中央難以管理,因此隋煬帝繼位後大量並省州縣,並效仿漢制,改州為郡,再次實行“郡-縣”二級制。然而即使如此,隋末時期天下仍然設有190郡、1255縣。由於一級行政區域設定過多的原因,導致在隋末天下大亂中,各郡力量過小自顧不暇,根本無法凝聚力量勤王救駕,朝廷根本無力撲滅起義的火苗。

如上所述,秦朝和隋朝由於地方勢力太過弱小,導致天下大亂時根本無法迅速撲滅叛亂的火苗,反而使得叛亂迅速蔓延,最終毀滅了王朝的統治。

相似之四:皇位傳承問題嚴重,二代帝王耗盡根本

秦朝和隋朝均存在嚴重的皇位傳承問題,不僅二世的繼位本就令人生疑,而且兩人的所作所為均耗盡了王朝統治根本,最終導致二世而亡。

秦朝與隋朝統治根基本就不穩,王朝覆滅有其必然

胡亥

1、秦朝。雖然最新的研究表明,胡亥極可能是秦始皇欽定的皇位繼承人,但從他繼位之後對於宗室子弟的大肆屠戮來看,他奪取皇位的手段或許並不見得正大光明,甚至就連秦始皇的突然病故都極為的蹊蹺。而秦二世繼位之後,更是一味地貪圖享樂,反而將朝政全權委託於宦官趙高,結果不僅整得朝廷烏煙瘴氣,朝政混亂不堪,就連自己也最終死在了趙高手中。也正是由於秦二世的統治,導致秦國的統治根基《秦法》開始變質,而且毫無顧忌地濫用民力最終激發了民變,進而演變為了推翻秦國統治的天下大亂。

2、隋朝。隋煬帝楊廣本就是憑藉善於偽裝,從太子楊勇手中搶來的太子之位,甚至繼位過程中還存在“弒君篡位”的嫌疑。此外,隋煬帝統治期間,不論是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還是修建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雖然有其政治目的在裡面,也體現出了他解決各種矛盾的思路,但由於急功近利的原因,不但沒能化解各種矛盾,反而使得矛盾更加激化,造成天下大亂,不但自己在江都被殺,也直接導致了隋朝的覆亡。

可以說,由於以上幾點原因的存在,秦朝和隋朝的統治本就不是很穩固,王朝的覆亡有其必然性,但這並非是兩位二世帝王甩鍋的理由。

以上便是秦朝和隋朝滅亡原因的相似之處,作為歷史上極為短暫的兩個大一統王朝,這兩個王朝存在的時間雖然很多,但對歷史的影響力卻極大,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的兩個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