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冒賑案,乾隆幾乎將甘肅官員殺完,案情為周星馳電影提供靈感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說到王亶望,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和《乾隆王朝》都有提過這個人。

王亶望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都不是頂尖人物,但他造成的影響,卻一點也不小。由他引發的甘肅冒賑案,幾乎引起甘肅全省官員全部淪陷。乾隆皇帝鑑於案情影響太大,不得不把死刑量刑標準一再抬高,以免殺人太多。

簡單點說,王亶望案件就是一口油井,不挖不知道,一挖嚇一跳,卻挖貨越多。

甘肅冒賑案,乾隆幾乎將甘肅官員殺完,案情為周星馳電影提供靈感

一、惡之源:貪官的斂財手段

在說甘肅冒賑案之前,需要提到兩個詞:監生,捐監。

什麼叫監生呢?監生就是是國子監生員的簡稱。明清兩代取得入國子監讀書資格的人,稱國子監生員,相對於普通讀書人,監生可越過考秀才這一環,直接參加鄉試。

監生有幾種來源:考試、祖蔭、恩監、捐臨。

考試就不用說了。祖蔭,是指依靠父、祖官位當上監生。恩監,是由皇帝特許入監的。

而捐監,就是因捐納財物而入監。《儒林外史》裡的周進,一把年紀連秀才都沒考中,後來幾個朋友幫他花錢捐了一個監生,結果他參加鄉試還中了舉人。

所以明清時代,有不少人汲汲於捐監,以及走科舉的捷徑。

有利益,就會有黑暗。

起初捐監為了確保質量,朝廷要求捐糧而非捐錢。以給農民出身的人一定機會,防止全被商人子弟和富豪家壟斷了。

而且為了最大限度發揮捐監的作用,朝廷一般都結合徵集錢糧的時機進行納捐。捐上來的這些糧食,遇到災荒用來賑濟災民。

清朝時甘肅這種地方因為氣候乾旱,農業產量一般,朝廷因為甘肅農業條件可能導致糧荒,為籌備糧食,在甘肅大力推行。

當時甘肅的布政使叫王亶望,此人就用捐監,做起了貪汙的文章。

二、大貪汙犯王亶望

王亶望是山西臨汾人,他父親是江蘇巡撫王師。王亶望在1750年時考中舉人,但是考中舉人後沒再考進士,利用他父親的關係,花錢捐了個知縣職務。

他開始在甘肅的山丹、皋蘭等縣做知縣,然後不斷升遷,到乾隆三十九年(1774),王亶望任甘肅布政使。

布政使是什麼官呢?

受電視劇影響,許多觀眾大概都知道,明清時期一個省的長官是巡撫。巡撫下設有幾個分管庶政、司法、軍務的官員。從明洪武九年(1376年)撤銷行中書省開始,全國陸續分為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全國府、州、縣分屬之,每司設左、右“布政使”各1人。

清代一省長官是巡撫和總督。布政使在巡撫之下,但是非常有實權,主管一省的財賦及人事,統計全省各府戶籍、稅役、民數、田數等民事內容。

官不在大,在職權大不大。

朝廷各部的小吏,頂得上地方一個督撫級的大員,這是常有的事。具體到一個省,亦是如此。

王亶望利用自己的職權,以甘肅倉儲不足,可用“捐監”糧米賑貸災民為由,說服了陝甘總督勒爾謹。

甘肅氣候不好、農業歉收的情況眾所周知。勒爾謹一上奏,乾隆皇帝很快就批准了。乾隆三十九年甘肅各地普遍推行捐監。

但這次開捐,王亶望卻耍了個花招。他把原來的納糧變成捐銀,就是把原來監生將應捐豆麥折為白銀,改變“原令只收本色糧米”為“私收折色銀兩”。

清廷在批准復開監捐時,規定每名監生捐糧43石,王亶望把這43石糧食改收銀子47兩,另外加收辦公銀、雜費銀8兩,合計每名監生共收銀55兩。

甘肅冒賑案,乾隆幾乎將甘肅官員殺完,案情為周星馳電影提供靈感

這個學問在哪呢?

清朝銀價是固定的,但糧價是有浮動的,而且官府有權對當地的糧價進行定價。

這樣一來,糧價賤時,交白銀固然官府大大賺了一筆,收上來的銀子遠遠超過固有的43石糧的價值。

糧價貴時,官府刻意把銀價壓低,還是穩賺不賠。

尤其是那額外的八兩白銀,就更是直接進了王亶望的小金庫。

當然這種行為他自己一個人弄是不行的,首先王亶望說服了自己的上級陝甘總督勒爾謹,然後又調蔣全迪為蘭州知府,專門辦理“捐監”事務,然後把捐銀普及到各個府縣,讓整個甘肅的各級官員都利益均沾,堵住各級官員的嘴。

捐監的範圍很廣,開捐剛半年,王亶望在疏報聲稱,一共有一萬九千人捐監,總共得到豆麥八十二萬石。但是這其中他們總共私吞多少就不好說了。

三、乾隆皇帝意外發現貪汙

王亶望把捐糧摺合成白銀,上面要查下了怎麼辦呢?這好辦,就說旱災糧食歉收。

為了減少破綻自圓其說,蔣全迪和王亶望商議,給各縣預定災情,然後根據各縣所謂受災,頂出收捐額度,由藩司衙門預定份數發單給各縣,令各縣照單開賑,這就是“冒賑”。

但是那些白銀並沒有用於賑災,而是被那些官員給分了,分了還不算還向上面要修糧倉錢。

但是乾隆皇帝還矇在鼓裡,還覺得王亶望會辦事。

乾隆皇帝偶有質疑,甘肅這個地方不是很富,咋收集到這麼多糧食?

雖然總督勒爾謹自圓其說,但是乾隆還不放心。乾隆四十二年,刑部尚書袁守侗任欽差,前往甘肅查驗。

當時王亶望已經快離任,他和上下官員抱成一團,修建了一種雙層倉。倉底下是空的,上面鋪了些糧食,給袁守侗造成“糧倉滿囤”的假象。

甘肅冒賑案,乾隆幾乎將甘肅官員殺完,案情為周星馳電影提供靈感

袁守侗回京覆命,奏稱“倉糧系屬實貯”,乾隆帝也不得不相信。

王亶望離任後,王廷贊接替了王亶望的職務。王廷贊以前是個清官,但是面對當時甘肅官場的形勢,他固然不敢得罪合省官員,斷了財路,就是斷人生路嘛。搞到後來,這位清官也不得不同流合汙。

就這樣,一直到乾隆四十六年蘇四十三起義,紙裡終於包不住為了。

清軍將領阿貴在甘肅遭遇大雨,導致行軍不順,於是向皇帝奏報。

乾隆皇帝奇怪。

之前一直上奏,甘肅連年鬧旱災,哪來這麼大的雨?

王廷贊預感到事情不妙,為了轉移乾隆注意力,藉口進剿不力,願意上交四萬兩白銀贖罪。

乾隆皇帝又感覺不參勁,一者,甘肅地方官員責任並不大,二者,王廷贊怎麼可能有那麼多錢。

於是就下令阿桂和李侍堯追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捐監案那麼大,其實根本就經不起查,之前之所以沒發現,就是因為沒好好查。

說到阿桂,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把破獲甘肅冒賑案的功勞歸結到紀曉嵐頭上。其實真正破獲甘肅冒賑案的其實是阿桂和李侍堯。

甘肅冒賑案,乾隆幾乎將甘肅官員殺完,案情為周星馳電影提供靈感

四、乾隆被長長的罪犯名單嚇壞

經過調查發現:王亶望在甘肅三年,開銷監糧六百萬石,摺合白銀七百多萬兩。

而王廷贊更是延續了做法,每個監生又多5兩,而且王廷贊還給各個官員通風報信。

在整個甘肅冒賑案中,涉及大小官員102人,總共收銀15094750兩,合計侵貪賑銀2915600兩。

一千五百萬兩白銀是什麼概念呢?乾隆時期朝廷歲入,摺合白銀三千多萬兩,也就是說,甘肅官員所貪之銀,居然頂得上國家收入的一半!

然而問題又來了,甘肅捐了這麼多銀子,但是侵佔之數才不到300萬,這個不免讓人疑惑,錢哪去了。

朝廷對王亶望窮追猛打,查抄王亶望的家,果然查獲金銀百萬,其餘貴重物品不計其數。

追查過程中還發現,王亶望調任浙江後也不老實,導致浙江一些地方府庫虧空嚴重。

乾隆大怒,這麼多年,這廝把朕騙得好苦,殺無赦。

王亶望被斬立決,勒爾謹賜死,王廷贊被判絞刑。王廷讚的手下蔣全迪也被斬首。

按照乾隆時期的法律,“數在一千兩以上者擬斬監候”。但是涉案人數太多金額太大,要真這麼殺人,殺的太多,太嚇人。

於是乾隆皇帝下令:兩萬兩以上者判處死刑,斬立決;一萬兩以上,二萬兩以下,判處死刑,緩期執行;一萬兩以下者,再議!

但是一看名單還是把乾隆皇帝驚呆了,該於是再次頒佈諭旨:貪汙二萬兩以上者,如果以前有朝廷嘉獎可免死。

最終有二十二人因為這事被斬立決;之後,又誅殺原本判斬監候、但合併庫銀虧空罪名而被升刑的閔鵷元等十一人。再加上之後因為其他事累計後被處死的官員總共五十六名,又有一百二十名官員包括已經去世的被革職抄家充軍。

這事還沒完,在查抄王亶望的家的時候,浙江巡撫陳輝祖,看到王亶望家產多,查抄過程中動了小心思。

陳輝祖看到王亶望家產有不少金銀玉器古玩,所以和其他抄家的官員如安徽布政使國棟、河南糧道王站住,以及浙江前任布政使李封、按察使陳淮、王杲等人串通一氣,把部分金器換成銀器,又把玉瓶、玉山子等貴重物件用普通物品替換出來。

這和周星馳《鹿鼎記》中韋小寶查抄鰲拜財產大貪特貪,如出一轍。或許星爺從中汲取了靈感。

結果在查抄清單中少了一些乾隆皇帝見過的珍寶,所以陳輝祖因為私留贓物,外加怠政導致虧空嚴重,並且因為福建民變最終被賜死。

甘肅冒賑案因為數額巨大跨域時間和地域廣,牽涉的官員多以至於甘肅官場為之一空,隨後又牽扯出陳輝祖事件,跨越時間之長、影響範圍之大、倒臺官員之多。可以說這是清朝第一大案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