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歷史上的古城

豐京

故址在長安縣韋曲鎮西北17。5公里馬王鎮一帶。周文王自岐邑遷都於此。《詩經·大雅》“既伐於崇,作邑於豐”即此。考古工作者在馬王鎮所屬的張家坡、客省莊一帶發現了面積很大的西周遺址,文化層堆積很厚,出土大批窖藏西周銅器、陶器、夯土建築基址和墓葬等遺蹟遺物,可證豐京遺址就在這一帶。

鎬京

故址在長安縣韋曲鎮西北12。5公里的斗門鄉。周武王滅商後,自豐京遷都於此。豐京、鎬京分佈在灃河兩岸,豐京在河西,鎬京在河東。考古工作者在斗門鄉的花園村、普渡村、洛水村一帶發現大片西周遺址,亦有夯土建築基址,出土大量西周銅器,陶器,以及許多奴隸主貴族墓葬,可證鎬京遺址就在這一帶。

長安城

1、漢長安城,故址在今西安城西北5公里漢城鄉,從李家壕、馬家寨一線向北至六村堡、曹家堡一帶。漢高帝七年(前200)定都長安,惠帝元年(前194)開始修城,五年九月完工。城垣略呈方形,南邊和西北角有幾處曲折。古時有人認為它的南邊像南斗六星,北邊像北斗七星,故有“斗城”之稱;城牆原高11。7米,周長25。1公里,每邊開有3個城門,每門3個門洞,每個門洞寬7。7—8。1米。南面東起是復盎門(亦稱杜門、端門)、安門(亦稱鼎路門)、西安門(亦稱平門),東面北起是宣平門(亦稱東都門)、清明門(亦稱籍田門)、霸城門(亦稱青門),西面南起是章城門(亦稱光畢門)、直城門(亦稱直門)、雍門(亦稱西城門),北面西起是橫門(亦稱便門)、廚城門和洛城門(亦稱高門)。城內面積約35平方公里,佈局頗為規整,有華陽、香室、章臺、夕陽、尚冠、太常、熾盛、修城、黃棘、北燠、南平、大昌、陵裡、戚里、函裡等100多個巷裡;有東市、西市、柳市、灑市、直市、交門、孝裡、交道亭等9個市區。街道寬平,可以並列行走12輛大車。城外有護城河環繞,河寬10米,深7米。城內建有長樂宮、未央宮等大塑官殿,是皇帝起居辦公的場所,另外還有明官、北宮、桂宮以及許多亭、臺、樓、觀,飛閣複道,雄偉輝煌。西漢、新莽、東漢獻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西魏、北周均以此為國都,東漢、曹魏為陪都。2、隋大興城、唐長安城,故址即今西安城及東南西郊。城始建於隋開皇二年(582),初名大興城,唐代改名長安城,又稱京城。開元元年(713)改稱西京,至德二年(757)改稱中京,上元二年(761)又稱上都。由都城(又稱外郭城)、皇城、宮城3部分組成。都城南北長8651。7米,東西寬9721米,共佔地84平方公里,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垣之一。城牆高6米,四面各開3門,南面為明德門、啟夏門和安化門,東面為春明門、通化門和延興門,西面為金光門、延平門和開遠門,北面是景耀門、光化門和芳林門。皇城在都城北部正中,南北長3236米,東西寬2820米,牆高11。7米,南面3門是朱雀門、含光門和安上門,東面兩門是景風門和延喜門,西面兩門是順義門和安福門。城內南北5街,東西7街,其間並列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御史臺、太僕寺、鴻臚寺、司農寺、司天監、都水監、左右千牛衛等百官辦公衙署。宮城又在皇城的最北部,北連都城北牆,東西與皇城相等,南面3門為承天門、廣遠門和長樂門,北面正門為玄武門。宮城建有太極宮(隋代稱大興宮)由太極殿、兩儀殿、武德殿、承慶殿、紫雲閣以及30多所亭觀組成,是皇帝起居和辦公的地方;東部為東宮,是太子居住和辦公的地方;西部是掖庭宮,是犯罪官僚家的婦女被沒人宮廷勞動和學習技藝的地方。宮城又稱“西內”,宮城東北角禁苑內有大明宮,又稱“東內”,是唐太宗貞觀八年(634)修建的,初名永安宮,次年改稱大明宮,又叫蓬萊宮,高宗龍朔、麟德年間幾次擴建。大明宮由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翔鸞閣、樓鳳閣、麟德殿,以及30餘所亭觀組成,是唐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等朝居住和辦公之處。大明宮城呈楔形,西牆長2256米,東牆長2614米,南牆是都城北牆的一段,南門稱丹鳳門,北門亦稱玄武門,再北一道門叫重玄門。都城春明門內北側的興慶坊又有興慶宮,亦稱“南內”,是唐玄宗開元二年(714)修建的,本為離宮,後幾經擴建,成了皇帝起居聽政的正式宮殿。除興慶宮外,尚有花萼相輝樓、勤政務本樓和沉香亭等建築。都城東西14條大街,南北11條街,中心大街為朱雀大街,又稱“天街”,南通明德門,北通皇城朱雀門和宮城承天門。都城有東、西2市,分別在東城和西城的中部。城內分為110個坊,朱雀大街以東由萬年縣管轄,以西由長安縣管轄。皇城之北為禁苑,苑城東西寬13。5公里,南北長15公里,北瀕渭河,南連都城,東至灞水,西包漢長安城。苑內離宮、亭觀24所。

西安歷史上的古城

漢長安城勘測圖

西安歷史上的古城

唐長安城坊圖

西安歷史上的古城

漢唐長安城、明西安城方點陣圖

奉元城

又稱奉元路城,故址即今西安城。唐代末年,長安城遭到毀滅性破壞,農民起義軍叛徒朱溫(朱全忠)挾持唐昭宗遷都洛陽,折毀城內宮室百司及官民重要廬舍,木料等重要建材東運洛陽,逼散和虜遷城內居民,致使千載名都長安,失去昔日盛況,到處成了廢墟。當時駐防長安的祐國軍節度使、京兆尹韓建從軍事防守考慮,縮小長安城範圍,放棄原來的外郭城和宮城,僅將皇城加以改修,封閉了朱雀、安福、延喜3門,打通玄武門,以便防守。此城又稱新城,歷五代到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將京兆府改名安西府,次年又改為安西路,皇慶元年(1312)又改名奉元路,治所均設城內,故又有奉元城之稱。城內景風街即今東大街,安上街即今南大街,含光街即今含光坊,諸如廣濟街、通政坊、馬巷、府學、開元寺等至今不改。

安西王府城

故址在今西安城東北3公里,今名達王殿,又稱斡爾垛,東距滻河2公里。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九年(1272)封其三子忙哥刺為安西王,次年在此建築王府城。1957年考古工作者對城址和殿基進行了勘探,發現城基儲存完好,基本上呈長方形,全是板築夯土,東西城牆各長603米,南城牆長542米,北城牆長534米,周長2282米。四角均向外突出,呈半圓形,直徑29—30米。城中央有宮殿遺址,散佈著大量磚瓦、琉璃瓦片等。

西安城

又名西安府城,即今西安城。明洪武二年(1269)三月撤銷奉元路,設立西安府,三年在奉元城的基礎上改筑西安城,東、北兩面向外擴充套件約四分之一,歷時8年,於洪武十一年完成;隆慶二年(1568)又在城牆板士之外砌以青磚,以為加固;崇禎九年(1636)增修四關城,始成今狀。城內平面呈長方形,以鐘樓為中心,構成東西南北四條主幹街道。城牆東西長4。25公里,南北寬2。75公里,周長14公里,高12米,四面各開一門,東曰長樂,西曰安定,南曰永寧,北曰定遠;四門各有三道城牆和三道門洞,城上有正樓、箭樓和閘樓。四角各有角樓,沿城牆有98個堞臺,臺上建有敵樓,城內有4處坡道,6處馬道,城外有護城河環圍。

杜城

故址在今西安城西南7。5公里,今仍名杜城,屬雁塔區山門口鄉。西周杜伯國,《墨子·明鬼》:周宣王殺其國君杜伯,春秋初年為秦寧公所滅。《水經注》載:“瀋水又西北徑下杜城,即杜伯國也。”

青泥城

故址在藍田縣南3。5公里。東晉義熙十五年(419)沈田子屯青泥城,即此。唐代置青泥驛。《讀史方輿紀要》載:“青泥城,在(藍田)縣南七里”。

思鄉城

故址在藍田縣東南16。5公里。《元和郡縣誌》藍田縣條載:“思鄉城,在縣東南三十三里。宋武帝徵關中,築城於此,南人思鄉,因以為名。”

嶢柳城

故址即今藍田縣城,因前對嶢山,其中多柳,故名。東晉永和十年(354)桓溫伐秦,破青泥,苻健遣其子萇率眾軍嶢柳以拒敵;義熙十五年(419)劉裕伐後秦,沈田子、傅弘之進攻武關,屯青泥,姚泓使姚和都屯嶢柳拒戰,均指此。北周明帝二年(558)藍田縣遷治城內,歷代沿襲。《長安志》藍田縣條載:“縣城本名嶢柳城,以前對嶢山,其中多柳,因取為名。……城周八里,今縣城尚東南一隅而已,週三裡餘八十步,崇一丈六尺,凡三門。”

驪戎城

故址在今臨潼縣東12公里。古驪戎國;春秋時期,晉獻公伐驪戎,滅驪子,即其地。《讀史方輿紀要》引《兩京道里記》說:“驪戎城高一丈五尺,週四裡”。

櫟邑

故址在西安市閻良區東南9公里,武屯附近的古城屯。春秋晉櫟邑,悼公十一年(前562)秦佔其城,獻公二年(前383)自雍遷都於此,歷時33年,孝公十二年(前350)遷都咸陽,改設為櫟陽縣。

扈邑

故址在戶縣城北1000米。相傳夏代有扈氏居此,築有扈城。《元和郡縣誌》鄠縣條載:“故鄠城,在縣北二里,夏扈國也。”

榮邑

故址在戶縣西。西周榮伯的封國。《史記·周本紀》“息慎來賀,王賜榮伯作”。

郝邑

故址在戶縣西8公里,今名郝村,屬祖庵鎮。《說文·邑部》“郝,右扶風盩厔鄉名”,《廣韻》:“商帝乙之弟期封國於郝,今之郝村”,《路史》:“太吳弟郝省氏之後,右扶風盩厔也”。祖庵鎮郝村,本屬盩厔縣,1958年1月劃歸戶縣。

駱邑

故址在周至縣駱峪水流域。《路史》載:“駱,鯀父之國,京兆宜壽縣有駱谷,故盩厔地也。”

高陵邑

故址在高陵縣城西500米,今名千春村。西周高陵邑,秦昭王封同母弟公子顯,號高陵君,即此。

蕞邑

故址在臨潼縣東北。蕞邑,又作撮邑、撮城,戰國時期屬秦。《史記·趙世家》悼襄王四年:“龐煖將趙、楚、魏、燕之銳師,攻秦蕞”,即此。

戲邑

又名幽王城,故址在臨潼縣東北20公里。西周末年,周幽王被犬戎殺害於此;秦二世二年(前208)陳勝遣周文收兵入關,至戲與章邯大戰,即其地。唐代設定戲水驛。《長安志》載:“幽王城,一名幽王壘,在(臨潼)縣東南戲水上,城高八尺,週二百八十步。《國語》曰:幽王滅於戲。蘇林曰:戲,邑名也,在新豐縣東南三十里,戲亭是也。”

弭邑

故址在藍田縣城南4公里寺坡村。西周弭伯國,遺址猶存,曾出土弭伯簋、訇簋、弭叔簋、弭叔簠等西周青銅器數十件。

藍田邑

故址在今藍田縣西15公里。秦子向封邑。《竹書紀年》載:“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命為藍田君,蓋子向之故邑也。”

京兆尹、京兆郡

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設定京兆尹,轄區系國都及其附近,故長官和轄區不稱太守和郡,而稱尹。“京”者大也,“兆”者眾也,國都為大眾所聚,故稱京兆尹。官署設在長安城,故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區漢城鄉;曹魏改為京兆郡。十六國時,前秦複稱京兆尹,後秦又改為京兆郡,北魏神

四年(431)遷治霸城縣,故址在今灞橋區新築鎮西南3公里棗園村;西魏永熙三年(534)又稱京兆尹,遷回長安城,北周再改為京兆郡,隋開皇三年(583)撤銷,大業三年(607)又在大興城光德坊復置京兆郡,故址在今西安城西南1。5公里白廟村,唐武德元年(618)改為雍州。

左馮翊

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設定,轄區系國都近畿東部,特示尊崇,長官和轄區不稱太守和郡,而稱左馮翊。“馮”者輔也,“翊”者衛也,名取“輔衛京師”之義。治所設在長安城太上皇廟西南,故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區漢城鄉;東漢遷治高陵,故址在今高陵縣西1500米大古城。《高陵縣誌》(呂志)載:“光武東都後,左馮翊自長安城出治高陵,……於是高陵有左馮翊城,在縣西南二里。”

右扶風

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設定,轄區系國都近畿西部,特示尊崇,長官和轄區不稱太守和郡,而稱右扶風。“扶”者扶助之謂,“風”者風化也,名取“扶助京師,以行風化”之義。治所設在長安城夕陰街北,故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區漢城鄉;東漢遷治槐裡縣,故址在今興平縣東南南佐村。

馮翊郡

北魏神

三年(430)設定,治所設在高陸縣,故址即今高陵縣城,隋開皇三年(583)撤銷。

藍田郡

北周閔帝時(557)設定,治所設在藍田縣,故址即今藍田縣城,建德三年(574)撤銷。

周南郡

北周保定元年(561)設定,治所設在盩厔縣,故址在今周至縣尚村鎮,建德二年(573)撤銷。

京尉郡

新莽天鳳元年(14)設定,治所設在常安城原廷尉府,故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區漢城鄉,東漢初撤銷。

師尉郡

新莽天鳳元年(14)設定,治所設在常安城內長安寺,故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區漢城鄉,東漢初撤銷。

翊尉郡

新莽天鳳元年(14)設定,治所設在常安城東,故址在今西安市北郊,東漢初撤銷。

扶尉郡

新莽天鳳元年(14)設定,治所設在常安城西,故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區六村堡鄉,東漢初撤銷。

光尉郡

新莽天鳳元年(14)設定,治所設在常安城南,故址在今西安市西郊,東漢初撤銷。

烈尉郡

新莽天鳳元年(14)設定,治所設在常安城北,故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區草灘農場,東漢初撤銷。

雍州

西晉設定,治所設在長安城中,故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區漢城鄉,隋大業三年(607)撤銷,唐武德元年(618)在長安城光德坊復置,故址在今西安城西南1。5公里白廟村,開元元年(713)改為京兆府。

鴻州

唐天授二年(691)七月二十八日設定,治鴻門縣,故址在臨潼縣東北18公里零口鎮,久視元年(700)八月二十四日撤銷。

京兆府 大安府

唐開元元年(713)以雍州改置,治所設在長安城光德坊,故址在今西安城西南1。5公里白廟村,五代梁開平元年(907)改名大安府,後唐同光元年(923)複名京兆府,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為安西府。

長安縣 大安縣

漢高帝五年(前202)設定長安縣,治所在長安城中,故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區漢城鄉;隋開皇三年(583)遷治大興城長壽坊,故址在今西安城西南2。5公里徐家莊;後梁開平元年(907)改名大安縣,後唐同光元年(923)複名長安縣。元代遷治奉元城西,故址約在今西安城西郊勞動路北端;明初遷治西大街北側廣濟街西,民國27年(1938)遷治大兆鎮,1949年7月遷治韋曲鎮,即今長安縣城。

萬年縣 異赤縣 大年縣

漢高帝十年(前197)葬太上皇於櫟陽北原,於是分櫟陽縣北部在櫟陽城內特設萬年縣,故址在西安市閻良區武屯附近的古城屯南,新莽改名異赤縣,東漢初複名萬年縣,北周明帝二年(558)廢入廣陽縣,另分長安、霸城、山北等縣地在長安城八角街東另設萬年縣,故址在西安市未央區漢城鄉境內,隋開皇三年(583)改為大興縣。仁壽元年(601)因避太子楊廣名諱,將廣陽縣改名萬年縣,故址在臨潼縣北25公里櫟陽鎮。唐武德元年(618)九月將萬年縣改名櫟陽縣,大興縣改名萬年縣,治所設在長安城宣化坊,故址在西安城和平門外李家村東南,天寶七年(748)複名萬年縣,後梁開平元年(907)改稱大年縣,後唐同光元年(923)複名萬年縣,北宋宣和七年(1125)再改樊川縣。

奉陰縣

西漢元康元年(前65)設定,故址在西安市未央區漢城鄉鹽張村北,元始四年(4)撤銷縣制。《水經注》載:明渠支水“東逕奉明縣廣城鄉之廣明苑南,史皇孫及王夫人葬於郭北,宣帝遷苑南,卜以為悼園,益園民千六百家,立奉明縣以奉二園,園在東都門。”東都門又名宣平門,是漢長安城東面北起第一門,故址在未央區鹽張村南500米的三九村附近。因此,奉明縣故址當在鹽張村北。

大興縣

隋開皇三年(583)將萬年縣由舊長安城遷治大興城宣化坊,並改名大興縣,故址在今西安城和平門外李家村東南,唐武德元年(618)複名萬年縣。

咸寧縣 樊川縣

唐天寶七年(748)八月十四日將萬年縣改名咸寧縣,治所仍設在長安城宣化坊,故址在今西安城和平門外李家村東南,至德三年(758)複名萬年縣,北宋宣和七年(1125)改名樊川,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再改名咸寧,元代把縣治遷到奉元城東,故址約在今西安城東郊;明代遷到西安城內東大街菊花園南,民國3年(1914)元月撤銷。

明堂縣

唐乾封元年(666)分萬年縣地在長安城永樂坊設定,故址在今西安城南門外,草場坡東,長安二年(702)六月二日撤銷。

乾封縣

唐乾封元年(666)分長安縣地在長安城懷貞坊設定,以年號為名,故址在今西安城西南4公里吉祥村西,長安二年(702)撤銷。

杜縣 杜城縣

本杜城,秦武公十一年(前687)設立杜縣,故址在西安城西南7。5公里,今仍名杜城,屬雁塔區山門口鄉。西漢元康元年(前65)改名杜陵縣,遷往杜陵邑,曹魏時複名杜縣,故址在今雁塔區三兆鎮東,西晉改名杜城縣,北魏神

四年(431)複名杜縣,北周建德二年(573)撤銷。《長安志》載:“杜縣故城,在縣南十五里,其城週三裡一百七十三步。《史記》曰:秦武公十一年初縣杜,即此地也。漢宣帝時修杜之東原為陵,曰杜陵縣,更名此為下杜城。”

杜陵縣、饒安縣

西漢元康元年(前65)將杜縣改名杜陵縣,遷治杜陵邑,故址在西安市雁塔區三兆鎮東,新莽改名饒安縣,東漢複名杜陵縣,曹魏又改稱杜縣。

霸陵縣 水章縣

漢文帝九年(前171)在霸上築陵,取名霸陵,同時將芷陽縣改名霸陵縣,遷置霸陵邑;新莽改名水章,東漢複名霸陵縣。《史記·正義》說:“霸陵城,在萬年縣東北二十里”,《長安志》載:“霸陵縣東南至文帝陵十里”。文帝霸陵在今西安市灞橋區毛西鄉高家溝南,唐萬年縣治在今和平門外李家村東南,以此推之,霸陵縣故城當在滻河東灞河西的席王鄉新市村附近。

南陵縣

漢景帝二年(前155)設定,因薄太后南陵得名,故址在今西安市灞橋區狄寨鄉大康村,元始四年(4)撤銷。《史記·外戚世家》正義引《括地誌》說:“南陵故縣,在雍州萬年縣東南二十四里。漢南陵縣,本薄太后陵邑,陵在東北,去縣六里。”《咸寧縣誌》載:“今狄寨社近太康村,地名岡子上,東北去薄太后陵五里許,村人取土往往發現磚甓。”

霸城縣

曹魏撤銷霸陵縣,另設霸城縣,故址在今西安市灞橋區新築鎮西南3公里棗園村附近,歷魏晉北朝,到北周建德二年(573)撤銷。《咸寧縣誌》載:霸城縣“當在今皂渠社南銅人原上”,《水經注》載:“霸水左納漕渠,絕霸右出焉,東逕霸城北”,又說:“新豐故城西至霸城五十里;霸城西十里則霸水,水西二十里則長安城。”可知霸城縣在漕渠之南,霸水之東。今新築鎮東北2。5公里有皂渠村,西距漢長安城遺址約15公里,皂渠當是漕渠之訛。因此,《咸寧縣誌》的說法是可信的。

櫟陽縣 師亭縣

本櫟邑,秦孝公十二年(前351)遷都咸陽後,設立櫟陽縣,故址在今西安市閻良區武屯附近的古城屯南;漢高帝元年,項羽封司馬欣為塞王,以此為都,漢高帝遷都關中,亦暫居櫟陽;新莽改名師亭,東漢撤銷縣制。唐武德元年(618)又將萬年縣改名櫟陽縣,故址在今臨潼縣北25公里櫟陽鎮,元至元四年(1267)撤銷。

平陵縣 粟邑縣

唐武德元年(618)分櫟陽縣東部設定平陵縣,次年改名粟邑縣,故址在今西安市閻良區,今名粟邑廟,屬康橋鄉;貞觀八年(634)降為粟邑鎮,併入櫟陽縣。《長安志》載:“粟邑鎮,在櫟陽縣東北三十四里,石川河東。”

山北縣

後秦皇初元年(394)以後設定,北周天和三年(568)撤銷。《魏書·地形志》載:“山北縣,有風涼原、苦谷”。苦谷今名庫峪,是滻河上源之一;風涼原是藍田縣湯峪水與長安縣庫峪水之間的高地。因此,山北縣的轄區應包括今滻河中上游一帶。《咸寧縣誌》載:山北縣故址在咸寧縣東南五十里,以在終南山北而名。以道里推之,山北縣故址當在今長安縣引鎮附近。

鄠縣

本為扈邑,秦孝公時改設鄠縣(古時扈、鄠二字通用),故址在今戶縣城北約1000米處,隋大業十年(614)遷治今戶縣城,1964年9月改為戶縣。《元和郡縣誌》鄠縣條載:“故鄠城,在縣北二里,夏扈國也”,《太平寰宇記》載:“自漢至隋皆於故鄠城置縣,其城週四裡,頹垣尚存。”

盩厔縣

漢武帝時設定,故址在今周至縣終南鎮,東漢撤銷;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復設,北周天和二年(567)遷治今尚村鎮附近,建德二年(573)又遷治今周至縣城,1964年9月改為周至縣。

終南縣、清平鎮

西魏分盩厔縣東部設定終南縣,旋廢,故址在周至縣東14公里,今名終南鎮;唐武德二年(619)復置,貞觀八年(634)撤銷;北宋初又設清平鎮,大觀元年(1107)升為清平軍,並在軍城再設終南縣,金朝撤銷清平軍,元至元元年(1264)撤銷終南縣。

倉城縣

北周保定元年(561)設定,因城近倉谷水得名,故址在周至縣西南12公里倉峪附近,建德三年(574)撤銷。

宜壽縣

唐天寶元年(742)八月二十四日以盩厔縣改名,故址即今周至縣城,至德二年(757)二月十五日複名盩厔縣。

佛坪廳、佛坪縣

清道光五年(1825)分盩厔、洋縣地在佛爺坪設定佛坪廳,故址在周至縣西南部厚畛子鄉,今名老縣城,地處秦嶺山中,湑水河上游;民國2年(1913)改設佛坪縣,14年遷治袁家莊,即今佛坪縣城。

高陵縣、千春縣

本為高陵邑,秦孝公時改設高陵縣,故址在今高陵縣西500米,今名千春村;新莽改名千春縣,東漢複名高陵。

高陸縣

曹魏黃初元年(220)將高陵縣改名為高陸縣,並將縣治遷到舊城南500米處,故址在今高陵縣西南500米小古城,北魏神

三年(430)又遷到今縣城,隋大業二年(606)複名高陵縣。《長安志》高陵縣條載:“漢縣在縣西一里,古城周七里;魏改高陸,其治在今縣西南,故城週二裡,今縣週二裡一百二十步。”《高陵縣誌》(白志)載:“高陸縣,其治在縣西南一里。”

弋陽縣、陽陵縣、渭陽縣

秦設弋陽縣,漢景帝五年(前152)在縣西修建陽陵,並徙民五千戶實邑,改名陽陵縣,故址在高陵縣西南15公里馬家灣鄉米家崖;新莽改名渭陽,東漢複名陽陵縣。《漢書·景帝紀》載:“五年春正月,作陽陵邑;夏,募民徙陽陵,賜錢二十萬。”《漢書·地理志》安定郡條載:“

頭山在西,涇水所出,東南至陽陵入渭。”《禹貢錐指》載:“高陵縣西南三十里有陽陵故城。”據考古工作者調查,漢景帝陽陵和王皇后冢在咸陽市渭城區正陽鄉後溝村北,其東4。5公里的高陵縣馬家灣鄉米家崖附近有一個城址,地處五陵原下,北臨涇河,東西長1150米,南北長1000米,出土漢代磚瓦盆罐等遺物,應為陽陵城遺址。

鹿苑縣

唐武德元年(618)分高陵縣地設定,故址在高陵縣西南12。5公里馬家灣鄉西營村南,貞觀元年(627)撤銷。《高陵縣誌》(白志)載:“唐析涇河以南置鹿苑縣,今縣西二十五里鹿苑原上有鹿臺城,元至正末李思齊築,尋廢;或謂此即唐鹿苑縣舊址。”

芷陽縣

一作茝陽,春秋芷陽邑,秦設芷陽縣,故址在臨潼縣西南韓家灣鄉油王村附近,位於驪山西麓,灞河東岸的坂原上。秦穆公於此修建霸宮,昭襄王改名芷陽宮。《史記·秦本紀》載:昭襄王四十年“悼太子死,歸葬芷陽”即此。漢文帝九年(前171)在灞水西岸的白鹿原上修建霸陵,遂將芷陽縣改名霸陵縣,遷治陵邑。

麗邑縣

本為驪戎城,秦王政十六年(前231)改設麗邑縣(古時驪、麗二字通用),三十五年徙三萬家於麗邑,即此;漢高祖十年(前197)撤銷。

新豐縣

新豐縣自設定至撤銷,共有4處城址,1、在臨潼縣東北7公里陰盤城。漢高祖七年(前200)因其父思念故鄉,於是在此修築新豐,城市街裡,枌榆舊社,一如舊制,並將沛縣豐邑居民遷住新事;十年撤銷麗邑縣,設立新豐縣。更始初,李松遣韓臣在新豐打敗莽軍,即此。《長安志》臨潼縣條載:“陰盤城,在縣東北十四里,漢縣事見上。:‘湯泉水在陰盤城東門外,去昭應十五里。故城漢高祖與太上皇所置新豐邑,漢靈帝改封段潁陰盤侯,即此’。”2、在臨潼縣東北22。5公里零水河旁。東漢靈帝末年將陰槃縣僑置新豐縣城,而將新豐縣遷到城東15公里零水河畔,歷魏晉北朝470餘年,到北周閔帝元年(557)遷去。3、在臨潼縣新豐鎮東南3。5公里。此為北周閔帝元年到隋大業六年之間的新豐縣城。4、今臨潼縣東北7。5公里新豐鎮。隋大業六年(610)新豐縣遷治於此,唐武則天垂拱二年(686)二月二十八日改名慶山縣,神龍元年(705)二月四日複名新豐縣,天寶七年(748)十二月一日撤銷。

昌陵縣

漢成帝鴻嘉元年(前20)在步昌亭修建昌陵,於是在新豐縣戲鄉設立昌陵縣,以奉陵寢,故址在臨潼縣東15公里,永始元年(前16)陵廢,縣制撤銷;其後設定昌亭驛。《讀史方輿紀要》臨潼縣條載:“昌亭驛,在縣東南三十里。”《水經注》載:“漢成帝建始二年造延陵為初陵,以為非吉,於霸曲亭南更營之。鴻嘉元年於新豐縣戲鄉為昌陵縣,以奉初陵。永始元年詔以昌陵卑下,客土疏誤,不可為萬歲居,其罷陵作,令吏民徙。曰:‘昌陵在霸城東二十里,取土東山,與粟同價,所費鉅萬,積年無成,即此處也’。”

陰槃縣

原設在今甘肅省涇川縣東部,東漢靈帝末年,匈奴內侵,陰槃縣僑設在新豐縣城,故址在臨潼縣東北7公里陰盤城,歷曹魏兩晉到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撤銷,太和十一年(487)在新豐縣東復設縣制,故址在臨潼縣東北16公里零河西岸,北周時撤銷。《魏書·地形志》載:“陰槃縣,有鴻門亭、零谷水、戲水。”《讀史方輿紀要》引宋白說:“京兆昭應縣東十三里有故城,後漢靈帝末移安定郡陰盤縣寄理於此,今亦謂之陰盤城,後魏太和九年復移而東,今昭應縣東三十二里零水西戲水東司馬村有陰盤故城,是也。”

廣陽縣

北魏景明元年(500)分鄣縣地設立廣陽縣,故址在臨潼縣北25公里櫟陽鎮,隋仁壽元年(601)改名萬年縣。

鄣縣

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分萬年縣地設定,故址在臨潼縣東北25公里交口鎮附近,隋初撤銷。《水經注》載:“渭水東逕鄣縣西,……渭水又東得白渠支口,又東與五丈渠合,水出雲陽縣石門山,謂之清水。”又載:“白渠……枝瀆出焉,東南逕藕原下,經鄣縣故城北,東南入渭。”據此分析,鄣縣故城應在渭河之北,清水河之南,清水河入渭口之西,今交口鎮附近。

慶山縣

本為新豐縣,唐武則天垂拱元年(686)二月二十八日改名慶山縣,故址即今臨潼縣新豐鎮,神龍元年(705)二月四日複名新豐縣。

鴻門縣

唐武則天天授二年(691)七月二十八日分慶山、渭南二縣十二鄉於慶山縣零口設定,故址在今臨潼縣東北18公里零口鎮,久視元年(700)八月二十四日撤銷。

昭應縣、會昌縣

唐天寶三年(744)十二月五日分新豐、萬年二縣地在會昌山下設定會昌縣;故址即今臨潼縣城,七年十二月一日改名昭應縣,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為避玉清昭應宮名,改為臨潼縣。《太平寰宇記》載:“天寶初,玄宗每歲十月幸溫湯,歲盡而歸,以(新豐)縣去湯稍遠,四年廢新豐縣改為會昌縣,後以太宗昭陵之故,數有徵應事,宰相稱賀,至七載十二月改名昭應。”

藍田縣

秦獻公六年(前379)設定,故址在今藍田縣西15公里,北周建德二年(573)遷治嶢柳城,即今藍田縣城。楚懷王十七年(前312)因丹陽之戰失敗,懷王復領兵襲秦,戰於藍田,大敗而歸;秦末,劉邦率兵與官兵藍田之戰;東漢建安十七年(136)馬超屯藍田,夏侯淵擊平之,均指故城。《長安志》藍田縣條載:“藍田故城,在縣西三十里。”

白鹿縣

北周閔帝元年(557)分藍田縣地設定,故址在今藍田縣西5。5公里白鹿原上,建德二年(573)撤銷。《長安志》藍田縣條載:“白鹿故城,在縣西十一里。”

玉山縣

北周閔帝元年(557)設定,故址在藍田縣東10公里玉山村,建德二年(573)撤銷;唐武德三年(620)復設縣制,故址在藍田縣東21。5公里,貞觀三年(629)撤銷。《長安志》藍田縣條載:“唐玉山故城,在縣東南四十三里,有萬全堡。”

寧民縣

唐武德二年(619)復設白鹿縣,三年改名寧民縣,取“鄉寧民安”之義,故址在藍田縣西16公里,貞觀三年(629)撤銷。《長安志》藍田縣條載:“寧民故城,在縣西三十二里。”

九曲寨

故址在西安市灞橋區新合鄉附近。唐興元元年(784)李晟屯東渭橋,朱泚部將張光晟屯九曲寨,相距十餘里,以相互對峙,即此。

長城戍

故址在周至縣西南15公里。曹魏甘露二年(257)司馬望、鄧艾與蜀相拒於此;東晉永和五年(349)梁州刺史司馬勳出駱谷,破後趙長城戍,即此。

賀城戍

故址在周至縣西部。東晉永和五年(349)司馬勳破後趙長城戍後,又破拔賀城戍,即此。

大昌關

故址在藍田縣西南25公里湯峪南。唐天寶年間(742—756)設定,景龍年間崔湜提議山南可引丹水通漕至商州,自商鐫山出石門抵藍田可通挽道;中宗以崔湜為使,開大昌關,役使數萬人,竟不能通(縣《唐書·崔湜傳》),即此。

藍田關

亦稱藍關,故址有兩處。1、即今藍田縣城,北周武成二年(559)廢嶢關,在此設定青泥關,建德二年(573)改名藍田關;2、即故嶢關,在藍田縣東南49公里秦嶺上,隋大業元年(605)藍田關移置於此,韓愈詩云:“秦嶺雲橫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即此。

嶢關

故址在藍田縣東南49公里秦嶺上,與商州交界處。因關處嶢山,故名嶢關,自古為關中通往南陽盆地的交通要道,公元前207年,劉邦破武關後,遂繞嶢關,破秦軍於藍田南,即此。北周武成元年(559)遷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