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文臣武將都有誰,他們的入選標準是什麼?

成都武侯祠是紀念劉備、諸葛亮等蜀漢英雄人物的祠廟所在。它是以劉備陵寢所在地(惠陵)為基礎發展而來的。最初修建於南北朝時期。唐朝時,杜甫的一首《武侯廟》詩,讓此地名聲大噪,到了明清,更是大肆修建,並且將忠,義二字提到了最高的級別,清中期就形成了現在的規模。

在武侯祠中,有著名的文臣武將廊。供著文武共28名蜀漢的名臣。

東廊稱文臣廊,以人稱鳳雛的龐統為首,共塑有14人(龐統、簡雍、呂凱、傅肜、費禕、董和、鄧芝、陳震、蔣琬、董允、秦宓、楊洪、馬良、程畿)。

成都武侯祠文臣武將都有誰,他們的入選標準是什麼?

西廊為武將廊,以智勇雙全的趙雲為首,也塑有14人(趙雲、孫乾、張翼、馬超、王平、姜維、黃忠、廖化、向寵、傅僉、馬忠、張嶷、張南、馮習)。

成都武侯祠文臣武將都有誰,他們的入選標準是什麼?

文臣武將廊裡,沒有關羽張飛諸葛亮等。關羽,張飛未在此列是因為他們和劉備是在一起的,關羽身邊還有關平、關興及其部將趙累、周倉。張飛身邊有其子張苞,以及後來在魏滅蜀過程中戰死的張遵。諸葛亮也是單獨的一個殿,整個武侯祠也是諸葛亮是主祀人。圍在諸葛亮身邊的有他的兒子諸葛瞻和諸葛尚,這兩人都是在魏滅蜀之時戰死的。

下面大概說一下這二十八個人的功勞以及為什麼他們能入列。

龐統

做為劉備入蜀時的首席謀士,為劉備奪取益州可以說是立下了最大的功勞,當時劉備攻雒縣,一年沒攻下來,龐統帶突擊隊衝鋒,最後把雒縣拿下,雒縣拿下,成都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拿下了。龐統也是在攻雒縣之時被箭射死的。在《三國志》中,他的傳記排位也是非常高的,和法正一起,在《關張馬黃趙》傳記之後。位列文臣首位,是很正常的。

成都武侯祠文臣武將都有誰,他們的入選標準是什麼?

趙雲,簡雍,孫乾,

這三個人是劉備的舊班底,簡雍,孫乾,是在劉備在徐州或徐州之前就跟了劉備的,忠心沒的說。而讓人意外的是,孫乾在此是位列趙雲之後的武將,可能和他一度擔任將軍之職有關。

成都武侯祠文臣武將都有誰,他們的入選標準是什麼?

文官第三的

呂凱

,還有武將第三的

張翼

,這兩人在三國史上的名氣並不大,尤其是呂凱,最後也只是一個太守。還是在上任的路上被南中叛亂的人給殺了。但他最大的優勢就是佔了一個忠義。當時劉備伐吳失敗,在白帝城生病了,南中四郡反了三個郡,他們郡沒反,但是郡守跑了,只是一個郡守功曹的功曹的呂凱,還有府丞王伉,兩人站了出來,他們組織軍隊抵抗來攻擊他們的雍闓,最後成功抵抗住了雍闓,最終諸葛亮南下平叛後,把呂凱和王伉都封為太守了。可惜的是,呂凱在去上任的路上,再次被零散的叛亂人員殺害。張翼也是,他在劉璋時期還沒有做官,劉備時期才舉孝廉,當了縣令,終其一生,只侍奉過蜀國一國。張翼做過庲降都督,後來和諸葛亮北伐,和姜維北伐,最後,蜀國滅了,還和姜維一起密謀重新復國。可惜最終失敗也和姜維一起被亂兵殺死。

因為入選武侯祠的名臣,必須忠義當先,所以這兩人能排在這麼靠前,和他們的忠義密不可分。

傅肜,傅僉,

一文一武,父子倆。傅肜是在劉備伐吳之時,兵敗,為保護劉備力戰而死。傅僉則是在魏滅蜀之時,他本來是關城守將,後來副手投降,倒戈相向。他本人力戰而死。都是為蜀國盡忠戰死之人。

黃忠

馬超

則是演義中的五虎上將之一,黃忠是荊州人士,後來和劉備入川,奪取益州。在後來的漢中之戰中,斬夏侯淵立奇功,劉備做漢中王時,封黃忠為後將軍,與關羽齊名,一度讓關羽非常的不爽。馬超則本來是一方諸侯。後來在劉備攻打劉璋的最關鍵時刻來投劉備,給劉備奪取成都來了個臨門一腳。後來雖然被賦閒職,但是人家的名望,跟隨劉備後的忠心,也是值得肯定的。在此絕對要佔上一席的。

成都武侯祠文臣武將都有誰,他們的入選標準是什麼?

費禕,蔣琬,董允

三人則是蜀國的四相之一。另外一人則是諸葛亮。蔣琬是在費禕之前做的丞相(費禕,蔣琬都是級別相當於丞相,但不是丞相的叫法),但是相比起治理蜀國的成績來,費禕比蔣琬要更強一些,能力更突出。所以費禕在蔣琬,董允之前。

董和

是文官,沒有戰績,他最大的特點是清貧,是個大清官。這為劉備政權在蜀漢立足提供了非常好的政治基礎。

鄧芝,王平,馬忠

這三人能入選,和他們的戰功有關,鄧芝擔任過江州都督,永安都督。和諸葛亮一起伐魏,在都督任上還有平叛記錄。最後也是卒於任上。王平擔任過漢中都督,在諸葛亮北伐中有出色的表現,後來鎮守漢中也是非常的不錯。馬忠是在雲南地區做庲降都督十幾年,後來卒於任上。這三人是蜀漢的“平安三侯”。

秦宓,陳震

兩人是為吳蜀同盟做出貢獻的人,秦宓是在吳國來人和蜀國結盟時,把吳國的張溫說服了。陳震則是在孫權稱帝時,去吳國祝賀,然後和吳國孫權結盟,為吳蜀後來維持三十年和平做出了貢獻。

楊洪

當過蜀郡太守,在劉備伐吳之時,是劉禪的身邊的參謀。後來劉備伐吳失敗後,漢嘉太守黃元趁機叛亂,楊洪於是指導劉禪緊急處置,最終派兵,生擒黃元。算是給蜀國立了一大功。

馬良,程畿,馮習,張南,

這四人都是在劉備伐吳之戰中兵敗而死的。

姜維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的伐魏事業的接班人,大將軍。蜀亡了,還想著藉機復國。最後失敗被殺。最後和他一起戰死的還有張翼。姜維的級別高,但是卻排在張翼之後,可能和他數次北伐無功,並且他是魏國投降過來的人有關。

廖化

在關羽兵敗時,假意投降了吳國,後來跑到蜀國,劉備帶著他伐吳,任太守。再後來和諸葛亮北伐,和姜維北伐等,最後古稀之年的廖化和姜維在劍閣抵抗鍾會大軍。也是為蜀國奮鬥了一生的人。

成都武侯祠文臣武將都有誰,他們的入選標準是什麼?

在南中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而奮鬥的人,除了馬忠,呂凱外,還有

向寵,張嶷

。向寵是在南中鎮守時,被叛亂人員殺害。張嶷在馬忠時期隨馬忠多次征戰平叛,後來又和姜維北伐,最後在北伐過程中戰死。

整理一下,這些人的功績以及職位派系如下:

為國而死:

奪取益州:龐統

伐吳戰死,傅肜,程畿,馬良,馮習,張南,

南中維護國家統一:呂凱,向寵

伐魏之戰:張嶷

魏滅蜀之戰,傅僉

魏滅蜀之後的後續抗爭:姜維,張翼。

官職比較高的:

五虎上將人物:趙雲,馬超,黃忠。

蜀漢四相:費禕,蔣琬,董允

做過四大都督的人:鄧芝,王平,馬忠

南中鎮守的人:向寵,馬忠,張嶷

蜀國後期伐魏的武將:姜維,張翼,廖化

吳蜀同盟做出貢獻:秦宓,陳震。

特殊的父子同列:傅肜,傅僉

派系:

劉備的舊班底:趙雲,簡雍,孫乾,

荊州派:龐統,費禕,蔣琬,馬良,傅肜,傅僉,黃忠,向寵,馮習,張南,廖化,陳震

東州派:董和,董允

益州本地派:張翼,馬忠,張嶷,程畿,董和,楊洪,秦宓,呂凱

無派系或派系不明:馬超,姜維,王平

那些不可能入列的人:

在武侯祠裡,法正竟然沒有入列。這個和清朝最後的武侯祠修建有關。當是劉沅主持。劉沅將本來在列的法正、許靖、劉巴三人移除,因為劉沅認為此三人有背主投敵之實,不足以配享忠義著稱的武侯祠中,遂除之。尤其法正,除了這個原因,個人私德也被人詬病。

除了這三個人,在蜀漢集團中有重大貢獻的魏延、楊儀,李嚴等人也有叛變,不能全始全終,犯過錯誤的原因,皆不能入選,

自然的,後來的一眾投降派,更是不可能入選了,比如譙周,郃正等。

未入列,但還有些也是很忠心,並且有可能入選的人:

當然了,蜀國的文臣武將不止以上的這些人,如果說還有誰能入選,我覺得以下的這些人有可能,陳到,李恢,宗預,陳祗,霍弋,羅憲,柳隱。

陳到,李恢,宗預:這四人都是都督級別,陳到是劉備的舊班底,在劉備還沒到劉表那時就跟了劉備,後來做永安都督近二十年。可能因為此時和吳國交好,並無戰事,所以無戰功,難以出彩,最終沒能入選。李恢雖然是庲降都督,但是他的成績和馬忠比起來差的多,僅有的是和諸葛亮一起平叛時的成績,他以武將的身份,在此很難入選。宗預雖然是永安都督,但是他成績並不突出。所以也很難入選。

陳祗:這是諸葛亮親自挑選的人才,活了四十八歲,有二十多年都在郡守的任上,並且成績突出,他還有一個貢獻是當年張嶷生大病,他傾盡家資為其救治,最終為蜀國儲存下一個難得的戰將。

霍弋,羅憲,柳隱:這三人都堅持到了蜀國滅亡之時。蜀亡後,劉禪下了命令後才投降魏國。當得起為蜀忠心。

未入列,級別高,但是卻也很難入選的人:

閻宇,胡濟雖然級別不低,蜀亡時,閻宇是永安都督,胡濟是漢中都督,但是他們在蜀亡之時,下落不明。之前的都督任上,也沒有什麼拿得出來的成績,所以這兩人也很難入選。

成都武侯祠文臣武將都有誰,他們的入選標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