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是朱元璋的失算?濫殺功臣導致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無將可用

是否是朱元璋的失算?濫殺功臣導致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無將可用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建文帝朱允炆手上雖有百萬大軍,卻沒有合適的統帥,迫不得已派出年逾花甲的耿炳文和從未上過戰場的李景隆,兩人根本不是朱棣的對手,直接葬送了建文帝的大好局面,

那麼立國不久的大明朝為什麼無將可用了呢?

01 慶功樓慘案

從農民成為皇帝,身份的巨大跳躍讓朱元璋非常珍惜眼前的所有,也害怕被別人奪走,對他的帝業威脅最大的莫過於開國功臣。

他命人修建了一座慶功樓,邀請所有功臣赴宴,趁大家喝得酩酊大醉時悄然離席,隨後派人一把火把樓內的功臣全部燒死,只有能占卜的劉伯溫知曉朱元璋的意圖,跟著他一起離開慶功樓,由此躲過一劫!

慶功樓慘案讓朱元璋濫殺功臣的暴君形象躍然於紙上,然而這只是小說故事,事實上的朱元璋並沒有這麼暴虐,

接下來就用歷史資料來看看朱元璋到底殺了殺了哪些功臣,為什麼殺!

是否是朱元璋的失算?濫殺功臣導致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無將可用

天子一怒 浮屍萬里

02 大明開國功臣

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稱帝,國號“大明”;洪武三年,北伐之師凱旋,天下大定,朱元璋在南京舉辦大典,冊封功臣。此次受封的功臣主要有36人,其中公爵6人,侯爵28人,伯爵2人,在此之前已經去世的功臣也有追封。

公爵即開國六國公,分別是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茂,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

按功勞排名,徐達當屬第一,但是朱元璋仿效劉邦,把文臣放在武將之前,因此李善長排第一;常茂是常遇春的長子,北伐途中常遇春暴斃,朱元璋感念其功勞,蔭封其子;馮勝即馮國勝,其兄長馮國用早年去世,被追封為郢國公。

侯爵主要是淮西二十四將,包括中山侯湯和,江夏侯周德興,長興侯耿炳文,德慶侯廖永忠,潁川侯傅友德等等。湯和、傅友德後來都升為了國公,伯爵是忠勤伯汪廣洋,誠意伯劉基,沒錯劉伯溫只被封了伯爵,雖只是伯爵,但在文臣裡已是位居前列。

是否是朱元璋的失算?濫殺功臣導致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無將可用

魏國公徐達 開國第一功臣

03 開國功臣的結局

對於上述36位開國功臣的結局,

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善終,第二類犯事被殺,第三類是牽扯胡藍之獄被殺。

先來看開國六國公:

韓國公李善長,洪武二十三年被認定為胡惟庸同黨,奪爵滿門抄斬,此時距離胡惟庸案已經過去十年;

魏國公徐達,洪武十八年病逝,追封中山王,其子徐輝祖襲爵;

鄭國公常茂,洪武二十年因在軍中無狀,導致降卒復叛,被削爵流放,其弟常升襲爵,改封開國公;

曹國公李文忠,洪武十七年病逝,追封岐陽王,其子李景隆襲爵;

魏國公鄧愈,洪武十年去世,追封寧河王,其子鄧鎮襲爵,改封申國公,鄧鎮是李善長外孫女婿,洪武二十三年牽扯胡惟庸案,奪爵被殺;

宋國公馮勝,洪武二十八年被無罪賜死。

是否是朱元璋的失算?濫殺功臣導致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無將可用

李善長滿門抄斬

再看28位侯爵:

壽終正寢的有中山侯湯和,濟寧侯顧時,江陰侯吳良,德慶侯廖永忠等15人,其中德慶侯廖永忠是否善終有很大爭議。

《明史》記載:“坐僭用龍鳳諸不法事,賜死。”朱元璋滅掉陳友諒和張士誠後,已經有了稱帝的實力,但是他名義上還是小明王韓林兒的臣子,如果稱帝就是僭越,給天下人留下口實。

於是他找來廖永忠秘密交代一番後,廖永忠前往滁州覲見韓林兒,他告訴韓林兒,朱元璋在南京為他修建了宏偉的宮殿,請他前往享福,韓林兒在廖永忠的護衛下前往南京,渡江時卻被廖永忠沉江,訊息傳到南京,朱元璋表面哀痛,內心卻樂開了花,不久後順勢稱帝。“龍鳳”是韓林兒的年號,依照《明史》的記載,廖永忠是因為殺小明王一事被秋後算賬賜死。

但是在《太祖實錄》中記載“至是卒,年五十三,上賻遺之甚厚,以其子權襲爵。”依照此段記載,廖永忠是壽終正寢,而且朱元璋還讓他兒子承襲了爵位,如果是賜死,爵位當被剝奪,況且廖永忠是洪武八年去世的,如果是因為殺小明王秋後算賬時間也隔得太久了,因此基本可以認定廖永忠是善終。

戰死的有2人,分別是洪武五年陣亡的宣寧侯曹良臣以及靖難之役時陣亡的耿炳文,也有說法是戰敗後畏罪自殺,這兩人的死與朱元璋無關。

因罪伏法的有3人,分別是江夏侯周德興,永嘉侯朱亮祖,豫章侯胡美。周德興和胡美都是因為兒子淫亂後宮被朱元璋賜死,朱亮祖是為亂地方,矇蔽朱元璋賜死了無辜的知縣,受人告發後被朱元璋用鞭子活活打死。

以上20人的去世,都不能說是朱元璋在濫殺功臣。

剩下的8人中,延安侯唐勝宗、吉安侯陸仲亨、滎陽侯鄭遇春、平涼侯費聚、南雄侯趙庸、宜春侯黃彬、河南侯陸聚都是牽扯胡惟庸案,與李善長一起被殺;潁川侯傅友德牽扯藍玉案被賜死,當時他已經被封為穎國公。

兩位伯爵,誠意伯劉基告老還鄉後病逝,孫子襲爵,忠勤伯汪廣洋因罪流放海南途中畏罪自殺。

04 胡藍之獄 殺功臣的起點

朱元璋殺功臣,主要是胡惟庸案和藍玉案,這兩件大案前後殺了數萬人,

朱元璋為什麼要興起如此大獄呢?

明初朝堂之上,活躍著兩股勢力,一股是以李善長為首,淮西將領為骨幹的淮西集團,李善長致仕後胡惟庸成為新首領,另一股勢力是以劉伯溫為首的浙東集團,淮西集團強於浙東集團。

特別是把劉伯溫趕回家後,浙東集團群龍無首,朝政把持在胡惟庸等人手中,他們欺上瞞下,甚至連勾決犯人都能瞞著朱元璋偷偷更改,朱元璋感覺到皇權受到了相權的威脅,因此使用雷霆手段,借胡惟庸案清理了淮西集團。

然而十年後,朱元璋發現淮西集團依然活躍,於是再次痛下殺手,向淮西集團的核心韓國公李善長和淮西將領舉起了屠刀,

所以說胡惟庸案是朱元璋削弱相權,保衛皇權之舉。

是否是朱元璋的失算?濫殺功臣導致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無將可用

胡惟庸過於越界

洪武二十五年,

太子朱標病逝,

培養了二十餘年的接班人突然離去,讓朱元璋性情大變,也對帝國的未來充滿擔憂,在劉三吾的勸說下,

朱元璋立孫子朱允炆為皇太孫,

他知道朱允炆仁孝,沒有雷霆手段,根本壓不住那些開國功臣、驕兵悍將,因此為了孫子皇位能坐穩,他做了兩手準備。

首先借藍玉案殺掉了包括藍玉在內的一眾軍中悍將,並牽連至傅友德、馮勝等國公,然後培養年輕將領,像平安、盛庸、瞿能等人,他以為如此可以萬事大吉,結果這些年輕將領資歷不夠,並不能服眾,無法統帥大軍,更不是沙場宿將朱棣的對手。

36位開國功臣,壽終正寢20人,因罪被殺4人,陣亡2人,牽扯胡藍之獄被殺10人,

朱元璋是否濫殺功臣,只能見仁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