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奠基,老二讓位,老三成一代明君,4個兒子全成昏君,最終亡國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這句話出自《詩經·小雅·棠棣》,意思是兄弟們雖然在家裡爭吵,但能夠一致抵禦外人的欺侮,也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是能夠一致對外。然而,這種情況總有例外,如果涉及到權力爭鬥,即使是骨肉至親,都很可能反目成仇,“玄武門之變”李氏三兄弟就是如此。不過歷史上也不乏兄弟間感情深厚,禮讓皇位的佳話。

老大奠基,老二讓位,老三成一代明君,4個兒子全成昏君,最終亡國

唐朝末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亂世,各路藩鎮割據自立,讓李氏江山名存實亡。此時,在亂世中無法生存的百姓,也紛紛揭竿而起,尤其是黃巢起義,更是席捲了李唐大半個江山。而就在黃巢大戰四方。各路義軍紛紛響應的同時,有王姓三兄弟也加入了義軍,投身一支由首領王緒帶領的隊伍中。

這三兄弟,老大王潮,老二,老三王審知,出生在河南省固始縣。別看當時三兄弟比較落魄,只有大哥王潮做了個佐史,不過,他們的祖上可是做過固始縣縣令,再往上算,更加嚇人,因為他們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王翦的第三十四代孫。也因為有一點家族的底蘊,三兄弟早年間就因為有些才氣,聞名鄉里,志向也很遠大,而唐末亂世,給了他們一展抱負的機會。

加入義軍後,三兄弟就展現出了不小的才能,成為王緒這支義軍中的重要人物。然而,作為一軍首腦,出身屠夫的王緒,沒有多少容人之量,他為人多疑,妒忌心重,看不得部下比自己有才能。不少部下就是因此被王緒藉故除掉,而在軍中越來越有地位的王家三兄弟,自然也開始受到王緒的猜忌,而他們對王緒也非常不滿。雙方第一次心生間隙,是在南下福建途中。

老大奠基,老二讓位,老三成一代明君,4個兒子全成昏君,最終亡國

當時,王緒受到蔡州節度使逼迫,讓他籌備一大批糧草,那是兵荒馬亂,哪有來那麼多糧食,王緒害怕完不成任務丟掉小命,率軍逃往南方。為了加快行軍速度,王緒居然想要將士們拋下婦女老幼,而作為南下軍隊副先鋒的王潮,也在此列,被王緒逼迫丟掉母親。

王家三兄弟都非常孝順,讓他們丟下母親,肯定是不可能。但是王緒又是下的死命令,於是,王潮和王緒據理力爭,他當時已經很有威望,部下們也為他求情,王母這才得以倖免。只是,三兄弟和王緒之間,矛盾也開始加深。

進入福建後,王緒的猜忌心越來越重,部下們都人人自危,生怕哪天丟掉小命。於是,自知無法倖免的王潮,和另一位將軍商量,定下來除掉王緒的計劃,趁他行軍時,埋伏兵士,將王緒殺掉。這一年是公元886年,作為除掉王緒的帶頭者,王潮被部下推舉為首領。自此,王家三兄弟掌握了這支義軍,有了自己的創業班底。

老大奠基,老二讓位,老三成一代明君,4個兒子全成昏君,最終亡國

此後,王潮花了八年的時間,攻略福建各地,在894年做上了福建觀察使,實際上是福建的實際控制者,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王潮不僅頗有雄才,是後來的閔國的奠基者,而且也非常有眼光。在經略福建三年後,王潮病重,他自己有四個兒子,還有兩個弟弟,但是他在這些人中,選擇了三弟王審知,讓他成為繼承人。

不得不說,王潮真的很有魄力,也很無私,他選擇的三弟王審知,很早就跟隨他參加義軍,轉戰南北,在攻打重城福州的過程中,更是居功至偉。王審知還善於籠絡人心,也懂得審時度勢,作為繼承人確實非常的合格。不過,王潮死後,王審知卻沒有立即登位,而是想把位置讓給二哥王審邽。只是,王審邽自知才能不及弟弟,沒有接受,讓他做了福建之主。

此後,王審知正式成了福建新的主人,他的執政才能,比起大哥王潮來,猶有過之。透過十幾年的經營,本來經歷過戰火的福建,呈現出了一片安定的局面,在那個亂世中,非常的難得。唐朝滅亡後,篡位建梁的朱溫,對福建鞭長莫及,所以對王審知,也是用籠絡的態度,封他為閔王。而五代十國中的閔國,自此而立。

老大奠基,老二讓位,老三成一代明君,4個兒子全成昏君,最終亡國

王審知稱得上那個時代的明君,與其它諸國,能夠鼎足而立。不過,他統治的時代,也是閔國國力的巔峰。王審知死後,閔國陷入了長期的內亂之中,他的四個兒子分別成為閔國之主,個個都是昏君,而且基本都是篡位而來,在他們的折騰下,閔國內耗不斷,國力日漸衰落,最終被南唐趁虛而入,攻滅了閔國。只留下這一段兄弟情深的佳話,讓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