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變其實是一門藝術-說說太平天國的“天京事變”為什麼玩砸了

政治鬥爭可以說是人類智慧較量的一種最高表現形式,而政變又是政治鬥爭中的巔峰對抗。古往今來,形形色色的政變數不勝數,有成功的,有失敗的,也有兩敗俱傷、漁翁得利的。所有的這些政變都是值得我們去研究的,無論是從政治學的角度,還是從史學的角度,抑或是從人類行為科學的角度去進行研究,都會使得我們獲益匪淺的。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太平天國的“天京事變”。

政變其實是一門藝術-說說太平天國的“天京事變”為什麼玩砸了

(一)

歷史也很有意思,在太平天國這次“天京事變”發生後沒幾年,在清朝那一邊也發生了一次政變,這便是“辛酉政變”。年輕的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奕訢聯手,一舉幹掉了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掌握了朝廷的大權。

把“天京事變”和“辛酉政變”的後果對比一下,我們就可以看出:天京事變讓太平天國元氣大傷,此後內部日益分崩離析,最終導致了敗亡;而“辛酉政變”卻讓清朝的大權成功集中到了慈禧的手中,慈禧的政治水平比咸豐帝還要高出不止一個檔次。在她的統一領導下,清王朝成功地渡過了內憂外患的政治危機,最終打敗了太平天國。

因此,我們可以說,“天京事變”是失敗的;而“辛酉政變”是成功的。

為什麼“天京事變”會失敗,而“辛酉政變”會成功?關鍵在於人,在於政變的組織者、參與者身上。

決定“天京事變”成敗的,有四大主角。他們便是當時太平天國最有權勢的四個人:洪秀全、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

政變其實是一門藝術-說說太平天國的“天京事變”為什麼玩砸了

可以說,“天京事變”搞成那種不堪的樣子,他們四個人都有責任。透過“天京事變”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出,這四個人在政治上都極度的不成熟,都達不到政治家的水平。但凡他們當中哪怕有一個人具備了真正的政治家的素質,“天京事變”都不會鬧到那種程度,都不會導致太平天國的最終滅亡。

而“辛酉政變”中的慈禧與恭親王奕訢二人,慈禧只有二十六歲,奕訢只有二十八歲,但是二人的手段圓熟,措施果斷,整個政變搞得乾淨利索,神鬼難測,幾乎可以打一百分了。因此,這兩個人才是真正的政治高手,他們能讓太平天國最終失敗,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是一點都不奇怪的。

為什麼說太平天國方面的四大主角在政治方面都不合格呢?我們來分別研究一下他們的所作所為,來看看他們到底都幹了些什麼,為什麼在政治上嚴重的不合格。

(二)

先來看看楊秀清。

政變其實是一門藝術-說說太平天國的“天京事變”為什麼玩砸了

在“天京事變”前,楊秀清大權獨攬、權傾朝野、說一不二。而洪秀全避居深宮,足不出戶,其他的人想見他一面都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楊秀清想把洪秀全解決掉,讓自己成為名正言順的最高領導人可以說易如反掌,有一萬種方法可以選擇。

但是楊秀清卻沒有這樣做。在長達三年的時間裡,楊秀清雖然在軍事上與滿清王朝對抗時依然是精明強幹、才華橫溢,但是在內部事務方面他的腦子卻變成了一盆漿糊,已經徹底地昏頭了。

他似乎已經沉迷於自己用“天父”營造出的神話幻境中不能自拔了。他好像真的以為所有的人都已經被自己給徹底征服了,只要有“天父”護體,他就無往而不利,誰都不敢動他一根毫毛。

他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其實是很危險的。他是九千歲,離著萬歲就差一千歲,其實是對“萬歲”最大的威脅。“萬歲”首先要對付的人就是他楊秀清。

楊秀清不要說沒有想辦法搶先動手解決洪秀全,他甚至都沒有利用手中的權力來精心扶植屬於他個人的政治軍事勢力。他只是一味地用強勢壓人,動輒杖責、處死那些所謂冒犯了他的人,連韋昌輝和石達開這樣的人都不能例外。這是完全不懂領導藝術的表現,他不知道應該用有打有拉的策略來分化籠絡自己的部下,結果把本來彼此之間並不親密的韋、石二人推到了一個戰壕裡,更是推到了洪秀全的一邊。其他的下屬對他也是離心離德,他自己完全沒有什麼可以信賴的親信,徹底地變成了孤家寡人。

楊秀清“逼封萬歲”似乎是想要採取措施來解決問題了。但是,這件事他做得如同兒戲一般,幼稚到了極點。

在天京事變爆發之時,楊秀清的兩個弟弟楊輔清、楊宜清都在外帶兵作戰,而這兩個弟弟又是楊秀清僅有的可以信賴依靠的力量。這表明,楊秀清對於“逼封萬歲”這件事,是壓根兒就沒有想過要用實力來征服洪秀全的,只是單純地要靠著虛幻的天父來壓服他。

楊秀清想當萬歲,這實際上等於一場政變。古往今來,凡是成功的政變無不以實力為後盾。楊秀清卻以為只憑著“天父”的一句話就可以改朝換代,這可實在是太幼稚了。

政變其實是一門藝術-說說太平天國的“天京事變”為什麼玩砸了

總之,楊秀清身居虎背而不自知,駕馭下屬的手段簡單粗暴,沉迷於“天父”的威勢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變成了孤家寡人。到了他真的要“逼封萬歲”的時候,他採取的手段卻又形同兒戲。所以我們說,楊秀清在政治上嚴重的不及格。他落得如此下場純屬咎由自取。

(三)

接下來我們再看洪秀全。

《三國演義》裡面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東漢末年,大將軍何進打算除掉“十常侍”,於是他就調集天下的兵馬進京。曹操勸說道:對付十常侍,只要派個普通的司法官員就可以了,哪裡需要調集天下兵馬呢?這樣會給別有用心的人提供可乘之機的。

愚蠢的何進不聽曹操的勸告,結果董卓進京,導致了東漢王朝的最終滅亡。

洪秀全其實也犯了何進一樣的錯誤。

政變其實是一門藝術-說說太平天國的“天京事變”為什麼玩砸了

洪秀全想把楊秀清手中的權力奪回來,而楊秀清又不是像馮雲山那樣謙讓的人,除了使用暴力,別無其他辦法。

在這樣的情況下,洪秀全應該認真考慮一下具體的手段才行。如果他頭腦清醒、目光敏銳,那他就應該看到:楊秀清已經變成了孤家寡人,唯一可以依靠的兩個弟弟又在外帶兵,因此要除掉他已經變成了一件很簡單的事。

洪秀全只要把楊秀清請到自己的天王府裡來,或者下毒,或者行刺,或者暗伏刀斧手摔杯為號,都是可以的。只要除掉楊秀清一個人,他的下屬立刻就會樹倒猢猻散,轉而跪倒在洪秀全面前表示效忠。試想:後來連楊輔清楊宜清都繼續效忠洪秀全了,楊秀清哪裡還有什麼需要剷除的死黨?

至於韋昌輝和石達開二人,當然應該事先和他們通個氣。但是,只需要他們作為後盾奧援即可,用不著他們親自出手。免得這一樁大功勞落到他們頭上,自己還要分一部分權力給他們。

這對於洪秀全來說是最佳選擇。可惜他沒有這個眼光,也沒有這個能力。

他偏要假手於韋昌輝來做這件事。這就意味著,即使天京事變非常成功,那麼韋昌輝也會因為居功至偉而取代楊秀清的位置。洪秀全扳倒了一個楊秀清,卻又冒出來一個韋昌輝,他自己還是沒有能夠奪回權力,結果是白忙了一場。

在辛酉政變中的慈禧太后,由於是一個無法走出深宮的婦人,所以她才不得不與恭親王奕訢聯手。也正是因為如此,慈禧只能是讓奕訢當上議政親王、首席軍機大臣,權傾朝野。

政變就好比是挖金礦,最好獨吞,參與者越少越好。否則,挖到的權力就必須大家分享。這是歷來政變的鐵律。

不過,由於上天的眷顧,洪秀全還是成為了那個最終到達終點線的人。然而,他卻沒有想到,當一切塵埃都已經落定,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都從他眼前消失之後,他會突然發現,所謂的權力,竟然如同鏡花水月一般,他還是抓不住。

由於洪秀全根本就沒有能力來治理一個國家,也沒有能力指揮三軍與敵人交鋒,所以他不得不繼續委託陳玉成、李秀成這樣的人來替他挑擔子,權力還是要和其他人分享的。如此一來,洪秀全就陷入了一種惡性迴圈,他又開始擔心自己那根本就抓不住的權力再次失去,於是他就濫封王爵,削弱陳李二人的兵權。結果自掘墳墓,最終導致太平天國的敗亡。

政變其實是一門藝術-說說太平天國的“天京事變”為什麼玩砸了

對於洪秀全來說,缺乏政治軍事能力的他壓根兒就不應該去爭什麼權力。他就應該老老實實地待在深宮裡,當一個吉祥物。可是他卻偏偏不肯這樣做,偏要去爭奪權力。這樣一來,他的人生悲劇,或者說是喜劇,就自然而然地命中註定了。

(四)

下面說一說韋昌輝。

韋昌輝給後人留下的印象,似乎是胸有城府、深藏不露的一個人。看上去他似乎很善於偽裝自己,在楊秀清面前動不動就來幾句“小弟肚腸嫩”這類的花言巧語,把楊秀清哄得五迷三道。

然而,天京事變爆發後,韋昌輝的一切偽裝都被剝開了。這時,人們會失望地發現裡面包裹的竟然是一堆垃圾。他的肚腸都不是嫩的問題了,而是空空如也、根本就不存在。

政變其實是一門藝術-說說太平天國的“天京事變”為什麼玩砸了

韋昌輝的瘋狂殺戮,是直接導致太平天國敗亡的主要原因。

搞政變不能多殺人,這是又一條鐵律。慈禧太后的辛酉政變,只是殺了顧命八大臣中的三個,其中兩個還要賜自盡。

搞政變也不能拖得時間太久,必須越快越好,速戰速決。可是韋昌輝在南京城裡沒頭沒腦地殺人,一直殺了兩個月之久,最後也沒有把權力搞定。

韋昌輝這種瘋狂的殺戮,已經完全不是一種有計劃有預謀的行動了,而是變成了一種宣洩,一種歇斯底里的情緒發作。就像是《阿Q正傳》裡面的阿Q,喝了幾碗黃酒之後,就在土穀祠裡嚷嚷:今後我想怎樣就怎樣!我喜歡誰就是誰!

看上去,好像是韋昌輝裝孫子裝得太久,心理壓抑得已經變態,突然找到了釋放的機會,於是就大開殺戒,徹底地發洩一回。

韋昌輝殺楊秀清全家勉強還說得過去,但是他殺石達開一家,這就完全不可理喻了。而且,即便要殺石達開,那也不能他跑了啊?韋昌輝此時的偽裝都不見了,石達開來指責他,他也沒有裝模作樣地把石達開先穩住,而是和石達開大吵了一場。等到石達開逃走了,他又去殺石達開全家洩憤。這所作所為,可以說愚蠢到了極點。

韋昌輝最大的失誤就是他沒有拉住洪秀全。由於太平天國史料的缺失,我們無從知道洪秀全與韋昌輝之間是如何策劃的。但是,天京事變這件事肯定是他們兩個人事先商量好的,至於有沒有石達開參與,那是需要研究的事情。

既然是洪秀全參與的事件,那麼韋昌輝就應該緊緊地拉住洪秀全不放,讓所有人都意識到天王是站在他這一邊的。這樣一來,韋昌輝的安全度就會大大提升,將來即便是追究責任,洪秀全也會替他分擔。

但是,韋昌輝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整場事變中,他到處上躥下跳,忙得不亦樂乎,卻忘記了把真正的主角從幕後請出來給自己背書。結果讓洪秀全輕而易舉地把屎盆子都扣在了他的腦袋上,最終落得個在萬眾唾罵聲中被處決的結果。

可以說,洪楊韋石四個人都缺乏政治頭腦,而韋昌輝應該是四個人中最沒有腦子的一個。

(五)

最後該談談石達開了。

政變其實是一門藝術-說說太平天國的“天京事變”為什麼玩砸了

石達開在他臨死前的自述中,把天京事變中自己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按照他的說法,他事先並不知道洪韋二人要殺楊秀清。他是在事變發生後才知情的。

而按照《李秀成自述》,石達開和韋昌輝事先有個“誅楊密議”。但是,石達開並沒有參與誅殺楊秀清的行動。因此,有些專家學者認為石達開這是在耍滑頭,故意避開這件事。

不過,也有些專家學者經過研究認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石達開和韋昌輝根本就沒有見面“密議”的機會,所謂的“誅楊密議”應該不存在,石達開很有可能真的不知情。

但是不管怎麼說,石達開反正就是“天京事變”這出大戲下半場登臺的主角。上半場看楊秀清韋昌輝的,下半場就看他了。

本來,此時登臺的石達開眾望所歸、人心所向,幾乎所有的人都期盼著由他來執掌天國的大權,帶著大傢伙走出政變的血泊泥潭。

然而,年僅二十五歲的石達開還是像前幾位主角一樣,繼續犯錯誤。

他的錯誤就是強迫洪秀全處決秦日綱和陳承瑢。

燕王秦日綱和佐天侯陳承瑢都是“天京事變”的積極參與者,是韋昌輝的左右手。石達開要求處決他們,表面上倒也順理成章。

但是,洪秀全想留著他們,特別是想留著秦日綱。

經歷過這一場大變故,洪秀全已經誰都不信任了。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再冒出個楊秀清第二來,所以他才要留著秦日綱,用燕王來制約一下翼王。

可是,石達開堅決要求處決秦日綱的舉動,自然會讓洪秀全在他身上再一次看到楊秀清的影子。

政變其實是一門藝術-說說太平天國的“天京事變”為什麼玩砸了

因此,洪秀全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如何對付石達開了。

石達開堅持要處死秦日綱,原因大概是秦日綱參與了對石達開一家的屠殺。年輕氣盛的翼王不能容忍這個仇敵繼續存活在世上。

但是,這樣做卻埋下了不久後石達開出走的伏筆。

政治家是需要善於做出讓步的,會讓步的人才會成為真正的政治家。如果石達開在一切局面都對自己有利的條件下讓一步,忍下一口氣,留下秦日綱。那麼,洪秀全對於石達開的態度就會大大地不同。有秦日綱在,洪秀全就沒必要把他那兩個不成器的哥哥推出來現眼,他自己睡覺也能踏實不少。

洪秀全與石達開的關係改善了,石達開才能真正地施展拳腳,主持大局。只要堅持一段時間,比如過個一兩年,石達開的地位穩固了,真正地把實權都掌握在自己手裡了,到那時候再來收拾秦日綱那是一點都不晚的。

可惜,石達開根本就想不到這一步棋。他只求痛快,只求為自己的親人早日報仇雪恨,強行地要求洪秀全處決了秦日綱。因此,他就無法得到洪秀全的信任了。兩人之間的決裂變得無可避免。這一切,都源自年輕的翼王忍不下一口氣。

(六)

透過對天京事變整個過程的回顧我們可以看到,在洪楊韋石四大主角面前,都曾經出現過一舉掌握所有權力的良機,他們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這場政變的最大贏家的。

然而,在機會出現的時候,四個人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最臭的棋路來落子,結果導致了形勢的逆轉,而他們自己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末路。

所以說,洪楊韋石四人在政治上都不及格,都算不上是政治家。

而“辛酉政變”中的慈禧與奕訢二人,雖然年紀都很輕,但是他們一個出身皇室,另一個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兒且又入宮多年。他們生活成長的環境與太平天國那四位王爺截然不同。慈禧和奕訢所受到的傳統政治文化積澱的影響,和洪秀全等人平日裡接觸的東西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政變其實是一門藝術-說說太平天國的“天京事變”為什麼玩砸了

正是由於生存環境的不同,以及個人天賦方面的差異,這才造成了慈禧奕訢與洪楊韋石在政治博弈領域表現出來的水平有天壤之別。

因此,我們可以說,政變這種東西其實是一門藝術,不是什麼人都能玩的。洪楊韋石他們這哥兒四個實在是太缺乏這種“藝術修養”了,所以“天京事變”這出大戲硬是被他們給玩砸了,而好端端的一個太平天國也就此砸在了他們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