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面對得位不正皇帝,為何魏徵投靠李世民,方孝孺卻不服朱棣?

同樣面對得位不正皇帝,為何魏徵投靠李世民,方孝孺卻不服朱棣?

縱觀中國古代史,唐朝和明朝可以說有著不少共同點,諸如他們的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廟號原為太宗,嘉靖帝改為成祖)朱棣,都是透過不正當手段登基為帝的。

唐太宗李世民是透過玄武門之變,殺死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齊王李元吉,並且趁勢逼宮父親唐高祖李淵,使李淵是先立他為太子,再禪位於他。明成祖朱棣身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初為燕王,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繼位以後,反對削藩,直接起兵造反,是為靖難之役,歷時四年,將建文帝朱允炆趕下皇位,自己登基為皇帝。

這兩位王朝初期的皇帝,雖然雄才大略威名赫赫,幹出了一番大事業,但是成為皇帝之路,是充滿著血腥和黑暗,是極其不光彩的。

但有所不同的是,關於玄武門之變和靖難之役的餘波,他們處理的卻大有所不同,唐太宗李世民是儘量縮小殺戮的範圍,重用以魏徵為代表的太子舊部,以安撫人心;而明成祖朱棣則是大殺特殺,以方孝孺被殺為代表,是殺了相當多的大臣,牽連範圍甚廣。

那麼身為文臣代表的魏徵和方孝孺,面對同樣得位不正的皇帝,為何前者順從其統治,後者卻寧死不屈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

同樣面對得位不正皇帝,為何魏徵投靠李世民,方孝孺卻不服朱棣?

一、太子李建成只是儲君,朱允炆卻是正兒八經的皇帝

方孝孺寧死不屈,最後被殺,很多人以“愚忠”二字來定義,認為他之所以寧死不屈,只是明朝禁錮思想培養出的愚忠罷了,認為他的死是毫無意義的,沒什麼值得肯定的地方。

其實這個看法是相當片面的,方孝孺的氣節還是值得肯定的,不能單純定義為“愚忠”,因為他面對的情況不同於魏徵,建文帝朱允炆可是明太祖朱元璋欽定的繼承人,是正統皇帝,而朱棣是靠造反這種不正當手段成為皇帝的,即使他是明太祖第四子,在當時人心中也與亂臣賊子無異,在法統上是站不住腳的,所以方孝孺自然是寧死不屈。

雖然以今天來看,方孝孺寧死不屈的確屬於是愚忠,但是在古代的歷史環境下,方孝孺不單是愚忠,他的氣節和堅持的信念,還是值得肯定和欽佩的。

而魏徵面對的情況就大為不一樣了,有著更大的選擇權。

同樣面對得位不正皇帝,為何魏徵投靠李世民,方孝孺卻不服朱棣?

首先太子李建成雖然也是“君”,但只是儲君,並非正統皇帝,古代提倡的“忠君愛國”,忠的“君”是指皇帝,而李建成只是太子,這個差別還是很明顯的。

而且玄武門之變以後,唐高祖李淵先是立李世民為太子,又禪位於他,等於李世民在法統上得到唐高祖李淵的承認,是正統皇帝,再通俗來,人家老二殺了哥哥和弟弟,皇帝老子都原諒了他,並且傳位給他了,等於皇帝老子預設老二是對的,他一個外人也沒必要為了死去的老大愚忠了,所以魏徵自然可以心安理得投靠唐太宗李世民,為其效力。

二、魏徵務實,方孝孺死守氣節

魏徵這個人其實挺務實的,在太子李建成手下效力之時,就建議戰功不足的李建成去征戰劉黑闥,平定山東;後來更是建議太子李建成先下手為強,將李世民調離京城,或者將其殺死,結果李建成沒聽,如果聽了的話,就沒有後來的唐太宗李世民了。

等到唐太宗李世民繼位以後,魏徵更是經常直言不諱,先後上諫了兩百多件事,李世民基本上都接納了,說明他的處理意見還是可以的,不然李世民不會基本上都接納的。

同樣面對得位不正皇帝,為何魏徵投靠李世民,方孝孺卻不服朱棣?

再說說忠君方面,雖然太子李建成不是皇帝,魏徵犯不著死忠這個“君”,但他畢竟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魏徵卻並沒有死忠到底,說明他這個人想得開,只是忠於國家,而非具體個人,所以才投靠了李世民。

綜上來說,魏徵是個務實派,所以太子李建成一死,李世民登基,他自然本著務實想法投靠了李世民,來繼續在政治舞臺上發揮著自己的抱負。

再反觀方孝孺,則是大為不同了,說通俗點,就是一個典型的書呆子。

靖難之役開始以後,方孝孺曾想用反間計離間燕王世子朱高熾和老二朱高煦兩兄弟,結果手段太低劣,朱高熾直接詔書都不看,將詔書送到軍前,輕而易舉的將其破解。

雖然對平定叛亂方孝孺沒什麼建樹,但其他方面可謂是大放異彩,靖難之役開始以後,朝廷討伐,一切詔旨意檄令,都是出自方孝孺之手,雖然沒起到什麼作用,但是卻引得燕王朱棣一方道衍和尚的惺惺相惜之心,所以特意對朱棣說道方孝孺是天下讀書種子,不能殺了,可以說方孝孺的才華還是很高的。

而在靖難之役如火如荼之際,方孝孺竟然還與建文帝經常討論是否恢復王莽試驗失敗了的井田制,可以說很不符合當時局勢,太過理想化。

而像方孝孺這種太過理想化,並且很有才華的書呆子,很明顯並非務實派,而是那種死守氣節之人,所以對明成祖自然是寧死不屈,哪怕不惜為此付出性命。

同樣面對得位不正皇帝,為何魏徵投靠李世民,方孝孺卻不服朱棣?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分析,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出來和諧交流,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