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臨終前留下27字遺言,可惜姜維沒有記住,不然蜀漢不會滅亡

公元263年,鄧艾偷渡陰平,攻陷江油,血戰綿竹,消滅蜀漢最後的御林軍,抵達成都城下。後主劉禪在投降派譙周的勸降下,開城投降,蜀漢遂亡。

有人說,諸葛亮在臨終前,曾留下27字遺言,可惜姜維沒有記住,不然蜀漢不會滅亡。那麼,這27字遺言是什麼呢?

公元234年,諸葛亮在五丈原前線積勞成疾,一病不起,在姜維的建議下,開始祈禳之法。一連六天,都非常順利,在大功即將告成的時候,魏延突然從外面闖入帳內,報告:“有魏兵偷襲。”由於他腳步太快,將諸葛亮的主燈撲滅。魏延惶恐不安,伏地請罪,姜維氣得想要拔劍斬殺魏延。

諸葛亮臨終前留下27字遺言,可惜姜維沒有記住,不然蜀漢不會滅亡

諸葛亮坦然面對,認為“人生死有命,不能逆天而行。”諸葛亮攔住姜維,饒了魏延,並安排後事。他交代了很多後事,如將軍隊指揮權交給長史楊儀,給後主劉禪推薦蔣琬和費禕,傳姜維兵書、諸葛連弩製造之法等。其中有這樣一句話(僅27字),值得特別注意。

“蜀中諸道皆不必多憂;惟陰平之地切須仔細。此地雖險峻,久必有失。”

諸葛亮在臨終前,對姜維說的就是以上強調陰平重要性的27個字,再三告誡姜維,其他地方不足為慮,唯有陰平這個地方要特別注意,如果不注意,時間長了,難免會有閃失。陰平到底在哪?有何特別之處?諸葛亮為何如此鄭重其事地提出來?

陰平是進入益州腹地的一條小路,需要穿越七百里原始森林,易守難攻,幾乎無人能夠越過,但是不排除沒人能夠從此路進入蜀漢腹地。因此諸葛亮才在彌留之際,再三告誡姜維,需要刻意注意陰平。

諸葛亮臨終前留下27字遺言,可惜姜維沒有記住,不然蜀漢不會滅亡

但姜維在29年後卻給忘了,給了製造了鄧艾偷渡陰平的機會。這是為什麼呢?分析原因如下。

其一,由於29年過去,時間太長了,姜維感覺在陰平駐紮軍隊沒有太大意義,因此廢棄。

說實話,對於諸葛亮臨終前再三叮囑的陰平非常重要,必須在此駐紮重兵,姜維莫名其妙,相信大家也疑惑。在諸葛亮剛剛去世的前幾年,姜維出於對丞相諸葛亮的尊敬,也會在陰平部署軍隊。但是時間太長了,而陰平又不是漢中前線,姜維也就不當回事了。再加上後主劉禪聽信奸臣讒言,令姜維廢棄陰平駐軍。

鄧艾穿過七百里原始森林後,看到一個被廢棄的大營,就是當初諸葛亮部署的。諸葛亮在世時,無論什麼情況,都在陰平軍事要塞部署一千多士兵,做到有備無患。但是後來,後主劉禪感到在陰平駐軍屬於白白浪費糧食,於是將其廢棄。姜維也沒當回事,也就沒有阻止。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卻說鄧艾暗度陰平,引兵行時,又見一個大空寨。左右告曰:“聞武侯在日,曾撥一千兵守此險隘。今蜀主劉禪廢之。”

諸葛亮臨終前留下27字遺言,可惜姜維沒有記住,不然蜀漢不會滅亡

其二,蜀漢在後期,連年征戰,兵力不足,才沒有在陰平駐軍。

後主劉禪和姜維廢棄陰平軍事要塞,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蜀漢連年征戰,人員傷亡很大,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都承擔不起。一個國家,在軍隊上的開支太大了,勢必會加重老百姓負擔,使經濟停滯。

此時,解決軍費不足的唯一辦法,只有減少駐軍,減少開支。姜維為了解決軍費不足這個重大問題,改變了當年魏延在漢中的“重門之策”,裁撤了不少據點,只留下了漢城、樂城等少數幾個關口。至於“可有可無”的腹地陰平駐軍,當然也在被裁撤的名單中。

諸葛亮臨終前留下27字遺言,可惜姜維沒有記住,不然蜀漢不會滅亡

結語

如果姜維一直記著五丈原諸葛亮臨終前的囑託,無論過多少年,無論蜀漢兵力再捉襟見肘,都在陰平駐紮大軍,不給鄧艾鑽空子,那鄧艾在偷渡陰平之後,就會絕望,被打回原形,全軍覆沒。

可惜的是,姜維在諸葛亮死後29年給忘了,忘了諸葛亮的“27個字”遺言,最後首尾難顧,功虧一簣。在此,我們不得不再次感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算無遺策,還能算到自己死後有人會從偷渡陰平,直接到達蜀漢腹地。又再次惋惜姜維為什麼29年後忘了諸葛亮臨終前的“27字遺言”了呢。

(本文以三國演義為主,與正史無關。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