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為何誘殺老友韓信?只能說蕭何比韓信更懂上級心思

蕭何,在我看來他更適合作為一個政客,而不能作為朋友,大概只有心狠手辣,不顧忌親朋友誼才算是一個合格政治家的自我修養。所以當年蕭何舉薦韓信、月下追韓信,如今也可以利用友情來陷害韓信,果然這才是政客,而韓信他不懂政治,更不懂他們是能能把友誼和政治區分開的,韓信終究是錯付了。

蕭何為何誘殺老友韓信?只能說蕭何比韓信更懂上級心思

蕭何劇照

公元前197年,代相陳豨被劉邦疑忌,無以自辯,害怕重蹈當年韓信遭擒被貶之覆轍,起兵造反,自立為代王,聯合韓王信引兵大舉南下。

韓王信和陳豨兩人聯手,不到一月,邯鄲以北的所有代、趙城池全部淪陷,陳豨的軍隊甚至渡過黃河攻佔了聊城,自此北方陷入叛亂,漢高祖劉邦御駕親征,並要求被貶為淮陰侯的韓信隨駕前往,經過白登山之圍,劉邦深知自己打仗不如韓信,劉邦深知這次大漢帝王面臨的重大危機。

說來也巧,韓信此時稱病,無法隨駕出征,請皇帝陛下原諒,劉邦也知道自己對韓信確實有點過分,畢竟大漢江山的建立少不了韓信的功勞,只因劉邦猜忌,韓信從齊王貶為楚王后又貶為淮陰侯,如今大漢遇到危險,又想到人家韓信,劉邦這做的也太不地道了。

蕭何為何誘殺老友韓信?只能說蕭何比韓信更懂上級心思

韓信劇照

對於韓信稱病不往,劉邦很是理解,但在此時這種情況下,劉邦多少還是對韓信的做法不滿意的,再加上劉邦猜忌心重,他擔心韓信難保不會像韓王信和陳豨一樣起兵謀反。

像韓信這樣有號召力和威望的人,即便沒了兵權,仍不能讓人放心,就單單韓信所具備的軍事能力,都能讓劉邦有一種自卑式的恐懼,這種恐懼隨著劉邦越來越老,他深切感受到自己尚能安撫控制韓信,萬一自己哪天嗝屁了,韓信還年輕,誰人能控制的了他,到那時候,大漢有可能易主了。

他已經六十多歲了,他要為劉氏江山想想未來了,因為他的猜忌心,他迫切希望韓信能死在自己的前面,終歸到底還是忌憚韓信,這不禁讓他犯愁了。

怎麼說呢?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優秀的女人,而劉邦背後的這個女人就是呂雉,劉邦不能做的事後來都是借呂雉的手處理的,韓信的死就是這樣來的。

蕭何為何誘殺老友韓信?只能說蕭何比韓信更懂上級心思

劉邦劇照

於是,劉邦在臨行之前,囑咐呂雉:“朕甚寵信陳豨,彼竟謀反,侵佔趙代,自稱為王,殊為可恨!朕欲領兵親怔,又患韓信廢置於此,久懷異志,故煩夫人權國,著意防備此人,早晚有緩急,當與蕭何計謀。朕此去,定斬陳豨之首,以洩心頭之恨!”

呂雉給劉邦下的定心丸便是:“陛下不必憂慮。韓信當日有兵權,似難制服,今閒居獨處,一匹夫耳!何足為患?倘陛下有命,管教片時著韓信就擒,審有反狀,殺之亦不難也。陛下又何患焉?”

所以說他們夫唱婦隨地操作著實讓劉邦不安定的心放下了,這也給劉邦不日領軍到達邯鄲前線給足了信心。

於是,劉邦急召英布彭越等異姓王發兵前來相助,英布彭越皆稱病不往,這給劉邦肺都氣炸了,劉邦心想,你們等著吧,等我把他們收拾完了回來再收拾你們。

不得不承認,劉邦此時都一老頭子了,還要為保江山到處滅火,都快成消防消防隊長了,本想速戰速決把韓王信陳豨給收拾了,沒成想,楞是沒把陳豨給收拾掉,據說是韓信從中指點陳豨。

這次淮陰侯韓信的確是生病了,他稱了很多次病,但這一次是真的。自打他被高祖偽遊雲夢所擒至陳豨造反,這整整六年,他都閒居家中,門可羅雀,這六年確實是把一世英雄的韓信擊垮了,足足六年的時間得不到劉邦的重用已經讓韓信心死了。

蕭何為何誘殺老友韓信?只能說蕭何比韓信更懂上級心思

韓信劇照

好巧不巧,這個時候,韓信有一個門客叫欒說得罪了韓信,於是將他監禁起來,並揚言說要殺了他,欒說見韓信失勢,再加上小命難保,心中大恐,便趕緊寫了封信給弟弟,要弟弟把這封信上奏給呂雉,呂雉得此信知道韓信的死期到了。

俗話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優秀的女人,一個成功的女人背後都有一群賣力的男人,呂雉就找到了他身後一群男人中的一個,這個男人就是曾月下追韓信的蕭何。

呂雉把欒說的舉報信交給蕭何看的時候,大驚失色,他想到呂雉這是要弄死韓信,關於這封信到底有什麼大秘密?我們先簡單分析一下。

據欒說信中稱,陳豨當年赴任代地之前,曾特意找過韓信,他們屏退左右隨從,在後花園中散步,忽然仰天嘆息道:“子可與言乎?欲與子有言也。”

陳豨道:“唯將軍令之。”

韓通道:“公所守北方邊防重地,乃天下精兵所聚之處也。陛下平日,雖十分寵信於公,然公手握重兵,實難以讓人主放心。人若言公叛,陛下當不信,然到得二次,陛下將疑,若到三次,陛下必怒,而親往徵之。此時關中空虛,吾卻為公從中起事,則天下可圖也。”

陳豨道:“謹奉教!”

欒說還說韓陳二人說了許多大逆不道之語,陳豨告別之時,韓信出門相送,還再三叮囑,方始分手。如今陳豨果然造反,陛下親征,韓信故意稱病不往,必有所圖,韓信還派人前往陳豨處通訊,叮囑陳豨盡力抵敵,必是想從中相助。

韓信還與自己親信家臣密謀,欲趁夜色,詐作詔書,盡赦許多沒官罪徒,給以兵器,親自帶領,襲攻呂后、太子,各事都已佈置清楚,專待陳豨回信,便行起事。

最後,欒說聲稱他因知得此事,特行諫阻,致觸韓信之怒,身被拘囚,故遣弟代為上書。凡此等等,皆其一番忠君報國之心,青天可鑑。還望皇后早作防範,誅除叛逆,以保大漢社稷。蕭何看完信,良久沉默不語。

蕭何為何誘殺老友韓信?只能說蕭何比韓信更懂上級心思

呂雉劇照

其實這封信疑點重重,第一,韓陳二人屏退左右而密語,欒說是從何得知?

第二,論實力,彭越英布兩個諸侯王比陳豨要強得多,韓信若想謀反,也該聯結彭英二人才對啊?

第三,韓信造反的計劃太草率了,太假了,罪犯皆被關心官府 監獄 ,僅憑一封假詔書,如何釋放得了他們出來?而且韓信到哪去找那麼多兵器給他們?

第四,皇帝多次離開長安御駕親征,平燕之戰一次,平城之戰一次,都是長期在外作戰,這麼多機會,怎麼都不見韓信謀反?白登之圍那麼狼狽,簡直天威喪盡,怎麼也不見韓信謀反?這次卻偏偏反了?

第五,陳 豨早在去年八月份就起兵了,皇帝也九月份就出徵了,韓信怎麼會等到今年正月才來造反,這未免也太遲鈍了吧!

綜上要不是韓信腦子壞掉了,就是欒說在亂說,呂雉才不管這些,最重要的是有人舉報,這麼好的機會怎麼可以放過呢?

同時呂后也知道蕭何在想什麼,於是對蕭何說道:“韓信之反狀雖未明,然韓信陳豨二人一向過從甚密,當此關鍵之時,相國可能保證韓信就一定沒有謀反之心?”

蕭何非常清楚,呂后這是故意試探自己,呂后已經有殺韓信的想法了,已經不在乎這事是真是假了,再加上韓信與陳豨之間的關係,陳豨造反,韓信怎麼可能沒有感覺,何況韓信自被奪王,多稱病不朝,居常鞅鞅,其之怨,有如棄婦。

蕭何聞言大驚,他得拜相國,位極人臣,封侯萬戶,上賜入朝不尊臣禮,引得多少人紅眼;而皇帝常年在外征戰,蕭何多年留守關中,在關中威望極大,又引得皇帝多少猜忌,不能因一韓信而再遭疑忌?事有輕重,人有親疏,為了皇帝,也為了自己,他只能對不起韓信了。

於是蕭何道:“陛下尚在邯鄲,倉皇不及往返,不如執信於獄,以尺一告陛下,集百官而廷議,而後定罪。”

蕭何為何誘殺老友韓信?只能說蕭何比韓信更懂上級心思

呂后道:“韓信反狀未明,豈可公議其罪乎?依我之見,不如以計擒而私殺之。”

蕭何道:“戮一大臣而帝不聞,會遭天下非議,恐不妥。”

呂后笑道:“陛下那裡我去說,相國只管依計行事便是。”

蕭何對韓信還是瞭解的,他知道韓信或許沒有謀反,但是太不懂政治了,作為臣子,得學會收斂,你看韓信乾的那些事,基本都是作死的,他為趙王張耳請封、要挾劉邦封自己為齊王、稱病不朝、拒絕發兵違背劉邦命令,這哪是作為臣子該乾的事,也難怪劉邦要殺他,就算蕭何不參與誅殺韓信,韓信也活不了。

一個不想當皇帝,卻總要和皇帝對著幹的人,你覺得皇帝會放心嗎?自然不會,即使你的能力太強,對於自己來說就是一威脅,身邊的炸彈,隨時都可能會爆炸,韓信和項羽其實有那麼幾分相似,項羽滅秦之後,分封18路諸侯,自己卻單單不做皇帝,而是自封西楚霸王,是太狂傲了,還是太不把別人當回事了,以至於被歷史的車輪碾壓過去。

不管有沒有蕭何,韓信都得死,但作為朋友的蕭何卻聯合敵人誅殺韓信,蕭何就有點不地道了,有點心狠手辣了,其實反過來想想,蕭何也很無奈,在那個皇權至上的時代,蕭何只是作為合格臣子該乾的事,這才是為官為臣的標準,聽命上級,積極參與,不然被誅殺的可能是自己,我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會覺得出賣朋友是不道德的,但在當時的背景之下,蕭何其實也是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