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沒什麼地位,晉文公卻故意抬高他的身價,其目的究竟何在?

明明沒什麼地位,晉文公卻故意抬高他的身價,其目的究竟何在?

上回我們說到,重耳一行抵達曹國後未受禮遇,反而是洗澡的時候被曹共公偷窺,弄得很沒有體面。儘管我們無法為曹共公的這種獨特癖好翻案,但也並不能由此就斷定曹共公在治國理政方面同樣會一塌糊塗。而從史料中我們其實也可以看到,與鄭國的叔詹和衛國的寧俞不同,僖負羈在曹國本就沒有什麼地位。由此我們提出了一個疑問:以寧俞和叔詹在衛、鄭兩國的地位,尚且不能說服自己的國君禮待晉文公,那麼地位低下的僖負羈又是哪裡來的自信呢?僖負羈明知曹國有不接納流亡者的傳統,可為什麼又要攬下這門差事呢?

從之前的推斷中我們似乎可以想見,當重耳一行抵達曹國四處尋找線人的時候,卻求告無門沒有人願意接這檔子事,最後只能勉強找到一個缺乏聲望的僖負羈來牽線搭橋,這就很尷尬了。這個時候如果你是僖負羈,你知道自己人微言輕說的話沒有分量,你也知道“不納亡人”的國策,面對一個素昧平生的流亡公子的請託,你會怎麼做呢?

你肯定會說,這事我辦不了,您還是另請高明吧!——可出人意料的是,僖負羈卻並沒有這麼做,他很爽快地把事情應承了下來,而且還運用神通的手段,把這事兒給辦成了!你不覺得奇怪嗎?更離奇的是,僖負羈勸說曹共公的話音剛落還沒幾天,就發生了偷窺駢脅的事件,這難道不是太巧了嗎?曹共公是如何得知重耳有駢脅特徵的?又是誰給他提供的這些便利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僖負羈本人不受重用,也從來沒有什麼人高看過他一眼,突然就有那麼一天,有位大國的公子尋上門來,給他奉上了價值可觀的禮物,請求他代為引薦。人生中第一次被人重視,第一次收到這麼多的財禮,讓僖負羈頗感受寵若驚,於是想都沒想就欣然應允了。

然而當他真正要去做這件事的時候,卻發現果真是千難萬難,任憑他想盡了所有辦法,恐怕就連他自己都很難與國君見上一面,更別說是忠人之事了。

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到了嘴裡的好處是斷然不能吐出來的,正面路線走不通,他便只能另闢蹊徑找別的辦法。說起來也是湊巧,或許是與晉公子相處得久了,對方放鬆了警惕,僖負羈無意間便窺見了一個天大的秘密,於是便以此為路引,將這個訊息透露出來以勾起曹共公的好奇心,這就有了後來的故事。至於僖負羈贈送禮物給重耳的舉動,我們也有理由推斷,這恐怕也是在得知自己捅了簍子之後特意賠罪的,並不是因為仰慕重耳的才華而作出的舉動。

也就是說,僖負羈很可能並沒有如人們所說的那般真的對流亡的重耳禮遇有加,反而是為了得到充當引薦人的好處給曹共公提供了方便,使得重耳在曹國受辱。

正是因為如此,讓原本就對國內政策感到不滿的魏犨和顛頡更加無法理解文公的用心,在攻破曹國的時候必欲殺之而後快——顛頡在國君探訪時的滿不在乎,實際上也能說明問題。

而他們所說的那句“勞之不圖,報於何有”,或許可以理解成:

“接受了他人的請託而不能忠人之事,這樣的人有什麼可報答的?”

他們的行為也就可以理解了。然而他們的做法顯然破壞了晉文公的整體部署,也必然要為之付出代價,這或許才是顛頡受刑的真正原因所在。

明明沒什麼地位,晉文公卻故意抬高他的身價,其目的究竟何在?

晉文公的外交策略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就更不能理解了,既然是僖負羈為曹共公提供的方便,那麼按照常理來說,晉文公應該更恨僖負羈才對,可他為什麼非要揪住曹共公不放,還刻意要抬高僖負羈的身價呢?這就涉及到晉文公的外交政策了。

晉文公回國之後一心想要謀求霸業,在國際事務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他大力宣揚大國德行的高尚,積極拉攏當時具有影響力的齊、秦甚至楚國,將他們都美化成了不遺餘力幫助自己的所謂外主;另一方面則是刻意貶低那些處於中原地區的國家,從而為自己干預中原事務樹立靶子、提供藉口。

因此我們就可以看到,儘管秦穆公曾多次拒絕接納他回國,齊國人也對他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甚至還多次在這些國家陷於險境,可當他回國即位之後,對於齊秦等國的態度卻是禮讚有加,對於過去在兩國受到的屈辱隻字不提,卻總是對那些二流諸侯國吹毛求疵。

到城濮之戰後,晉文公登臨了霸主之位,對待中原各國的態度便更加苛刻,過去那些微不足道的細節,也都無限放大被他拿來做文章,成為他隨意干涉他國內政的藉口。當然,

晉文公對這些國家的聲討並非非是在濫施霸主的脾氣,而是有政治目的在裡面的。

比如在公元前630年,晉國與秦國聯合大舉討伐鄭國,其藉口便是鄭國早年不禮遇晉文公。這場轟轟烈烈的戰爭因著名的“燭之武退秦師”而不了了之,晉文公也只能無功而返。但即便如此,晉文公的退兵也並不是無條件的,他在離開之前與鄭國簽訂盟約,要求鄭文公必須立子蘭為太子。鄭國人迫於對方的武力威脅,不得不同意了這項無理的要求。

這位公子蘭便是後來的鄭穆公,早年因國內動盪出逃晉國受晉文公保護,如今又因晉文公的威勢得以回國並被立為太子,自然是對晉國感恩戴德。鄭穆公即位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與晉國保持著密切的關係,直到晚年時才因為晉國政令混亂不得不與楚國接觸。也就是說,

晉文公透過武力討伐干涉鄭國內政,實際上是在操縱鄭國內部的利益取向,從而為其霸業的長續發展提供助力。

與之相類似的還有衛國。衛國與曹國一樣,在城濮之戰前受到了晉國的討伐。彼時不禮遇晉文公的衛文公已經去世,其子衛成公因與楚國有聯姻,不願跟晉國合作,結果讓晉國人好一頓折騰,衛國人為了討好晉國,把衛成公趕了出去。到了踐土會盟的時候,衛成公本來是認了慫的,他讓大夫元咺輔佐自己的弟弟叔武去跟晉國結盟,晉文公見他態度誠懇,也同意讓他回國了,但就在這段時間裡發生了一場意外。

原來衛成公在國外,不知怎麼地就聽說元咺準備把叔武立為國君,不願意接納自己了,他一怒之下就把跟著自己的元角,也就是元咺的兒子給殺了。等到回國的時候,衛成公又設計殺掉了自己的弟弟叔武,元咺一看苗頭不對就跑到晉國去告狀。

諸侯國內國君與大夫發生矛盾的事例並不罕見,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是盡力調解,若是實在調解不成,也往往是偏袒地位高的,頂多也就是把跟國君不對付的大夫保護起來了事。可晉文公不這樣,他非要在周王室公開審理這個事,而且最後還給衛成公定了罪,把他關在大牢裡。這還不算,過了段時間後他大概是心裡還不痛快,就準備要毒殺衛成公,若果不是寧俞保護得力,衛成公說不定就死在牢裡了。

晉文公為什麼要這麼做,難道他跟衛成公就真有什麼深仇大恨必欲置之死地嗎?並沒有。他所在意的實際上就一點,那就是元咺是支援我晉國的大夫,不管他這個人品行如何,在跟你鬧矛盾的時候佔不佔理,只要立場在我這邊,我就得盡力保護他。

明明沒什麼地位,晉文公卻故意抬高他的身價,其目的究竟何在?

晉文公為什麼要抬高僖負羈的身價

除此之外,關於曹國的結局還有一段續集。公元前629年,也就是城濮之戰的三年後,晉文公通告天下要從曹國分割出一大片的土地分賞給諸侯。當時魯國派來接收土地的代表是臧文仲,他受命之後不慌不忙地去往晉國,半路上夜宿在一個叫重的地方。

重地賓館的僕隸知道他的來意,私下裡勸道:“晉國剛剛稱霸,想穩固自己的聯盟,因此才肢解不臣的國家分賞給聽從的諸侯,而諸侯都想攀附晉國,也都爭先恐後前去領賞。魯國雖然地位高,按照你們自己的脾性,要賞也肯定是先賞爵位高的,但晉國可不是這樣,他們不會以職爵次序來進行封賞,而是誰先到誰就能拿大頭。所以我勸你還是快趕路去吧,魯國爵位高去的又早,肯定是先賞你了,如果遲遲不去,讓其他國家搶了先,你可就沒肉吃了。”

一席話驚醒夢中人,臧文仲顧不得欣賞沿路的風景,星夜兼程趕往晉國,果然就得到了濟水以西洮地以南的大片土地。魯國人原來是跟衛國人一夥兒的,在城濮之戰進入關鍵階段的時候也並沒有倒向晉國,而是在持幣觀望,就這樣一個國家卻反而獲利最多。

反過來看曹國人他們又犯了什麼錯,他們處於列國的夾縫之中,土地本來就不怎麼寬裕,如今更是被肢解得支離破碎,此後的情形可想而知。因為僖負羈的投機取巧,曹共公的不得體面,全國上下的合力抵抗,使得曹國遭遇無妄之災,受到的懲罰也最為嚴苛,成為這場戰爭最大的受害者。

如果僅從這些作為來看,晉文公這個人還真是太不講理了,怎麼看都不是一個講求公平正義的人。本來他就因為對魏犨、顛頡、介子推等人不思封賞而飽受詬病,現在又對曹、衛等國的睚眥必報,這不更坐實了他薄情寡恩、小肚雞腸的汙點了嗎?

你還真不能這麼想。晉文公這些做法都隱含著一個共通的邏輯:那就是要將亂世用重典的規矩用到諸侯的身上,故意將曹國拼死抵抗的案例當做是反面教材,將鄭、衛等國一些細枝末節的做法有意放大,以向諸侯作出警示,向他們傳遞一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訊號。

受到封賞的國家固然是欣喜萬分,可也不得不為曹國受到的懲罰而感到戰慄,讓他們死心塌地地追隨在晉國的身後,哪怕是逼不得已背叛了晉國,也總得留三分情面。透過這麼一件事所產生的效果,堪比大禹處決防風氏所帶來的心理震懾作用,這對於穩固晉國的霸權顯然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晉國對待周邊各國的態度也有一定的規律,簡單概括來說便是“遠交近攻”:距離較遠的國家——如魯、陳、蔡三國——哪怕是犯下了滔天大禍也可以既往不咎,甚而還會因為他們的一時殷勤而厚加封賞;而那些毗鄰晉國的諸侯——如鄭、許、衛、曹等國——卻動輒得咎,就算是有一點點的小毛病也會被抓著不放。晉文公正是以此來告誡這些鄰國,以晉國今日的實力,隨時都可以對他們施加威脅,因此也就不要妄想去依附他國,破壞如今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了。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晉文公與僖負羈的關係,實際上也能看到一些道道。

他透過抬高僖負羈的聲譽在國際社會塑造了一個榜樣,進一步渲染自己的“賢能”之名,同時也宣揚一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風向。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種輿論導向在晉國強大的武力加持下,也在無形中重塑了各國內部的政治勢力。

當人們看到就連僖負羈這樣的小人都能獲得晉國的青眼,於是便無不趨之若鶩。各國國君為了攀附晉國,也會刻意重用那些願意親近晉國的大夫,從而在各國內部形成支援晉國稱霸的強大利益聯盟。

這種聯盟一旦形成,勢必會長期影響各國政局和政策走向,從而為晉國霸業的經久不衰奠定強大的政治基礎。

晉文公透過軟硬兼施的手段在各國內部施加影響力,既對霸主的權威進行了重塑,也在各國內部形成了維護晉國霸權的利益同盟。可以說,晉國的霸業之所以沒有像齊國那樣曇花一現,反而在此後百餘年間長盛不衰,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此。

@AalizzWell逸川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