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不喜歡魏延?兩人有過節嗎?讀懂才知孔明的用人之道

前言:

我們經常聽見一個名詞:

階層固化

。也在網路上和雜誌報紙中看到一些一些學者文章要警惕階層固化,要保持人才上下正常的流通融入等等。

那麼階層固化是什麼?

通俗地社會學定義為:

把因為由經濟、政治、社會等多種原因而形成的,在社會的層次結構中處於不同地位的社會群體稱為社會階層。各階層之間流動受阻的情況就稱為階層固化

簡而言之,就是人才上升的空間受到阻礙,或者人才上升到另一階層後卻不能融入其中,別人處處在排擠你,針對你,導致最後黯然謝幕。

其實,階層固化從古至今一直都存在,特別是古代更是猶有過之。

印刷術發明之前,知識的傳播成本高昂。東漢—魏晉時期是階層固化最為嚴重的時候,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是真實的寫照。大士族們世代壟斷朝堂為官之路,掌控著整個朝局。

而底層的俊傑偶爾能夠出人頭地,能夠躋身於朝堂之中。也會被排斥在士族核心之外,處處受到排擠。稍有不慎或許就會被跌下塵埃,還會引來殺身之禍。

比如三國時期的魏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魏延是三國裡面蜀漢的名將,魏延之死,是蜀漢後期的一大損失。直接導致了蜀漢後期領軍人才的缺乏,只有姜維在苦苦支撐。

諸葛亮為何不喜歡魏延?兩人有過節嗎?讀懂才知孔明的用人之道

蜀漢名將魏延劇照

按照野史上的說法:魏延腦後有反骨,在諸葛亮死後想要造反,最後兵敗而亡。其實這種說法沒有根據,魏延自始至終都是對蜀漢政權忠心耿耿,陳壽在三國志中也闡述了這類觀點。史學家陳邇冬也說:魏延之叛是黨同伐異的結果,魏延是蜀漢的忠臣。

那麼這位大將為何卻在諸葛亮死後就被清算?除了魏延為人倨傲和同僚關係不好外。魏延出身寒族,始終不被蜀漢士族階層接受和認同,這是他被蜀漢士人集團迅速清算的主要原因。

下面我們來梳理一下魏延之死的來龍去脈:

魏延是如何在蜀漢出人頭地的

在劉備入川之前,魏延一直都聲名不顯,他不是士族出生,沒有多少名望。頂多就是當時荊州一帶的土豪地主一類的人物。

真正破格提拔魏延的是劉備,劉備也是底層一路走上來的,所以才會沒有那麼多用人上的桎梏,唯才是舉。

諸葛亮為何不喜歡魏延?兩人有過節嗎?讀懂才知孔明的用人之道

劉備

魏延自帶著人馬跟隨劉備(以部曲隨先主入蜀)。

都說亂世出英雄,因為英雄都敢打敢拼,捨得一身剮,能把皇帝拉下馬。真正有名望、有財產計程車族是不喜歡亂世的,那不符合他們的基本利益。

魏延在跟隨劉備入川后表現卓越,素有戰功。而且有膽識有謀略,被劉備提拔為牙門將軍,算是進入中級軍官的行列。

公元219年,劉備稱漢中王后,想要留一員大將鎮守漢中要地,以拒曹魏。開始群臣都以為這個人會是張飛,畢竟二爺守著蜀漢的東大門荊州,那麼北方要地漢中必然的是三爺張飛駐守了。

但是劉備獨獨點了魏延的名。劉備的這一舉動讓群臣驚訝?張飛在收川之戰中也戰功卓著,而且跟隨劉備多年。為何劉備單單點魏延?這其中就是看中了魏延的才能和出身,有意的提拔他。一個合格的君主總是善於平衡自己手下的各種勢力,不讓一家獨大的。

劉備知道眾人的疑惑,因此其後在一次宴會上,劉備就故意問他如何防守漢中要地?

諸葛亮為何不喜歡魏延?兩人有過節嗎?讀懂才知孔明的用人之道

漢中之戰

魏延慨然回答:“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這句話讓他人另眼相看,其後魏延不負重託,鎮守漢中十年獨抗曹魏大軍於秦嶺之外。讓在夷陵之敗後主政的諸葛亮得以心無北顧,專心修復國力平叛南中。因此,魏延成為蜀漢為數不多的方面大將。

劉備提拔魏延走上了人生巔峰,諸葛亮讓魏延步入了無事可做。

在安定國內,平定南中叛亂之後。諸葛亮才得以騰出手來準備北伐,魏延獨當一面的時代結束了。

諸葛亮先是任命魏延為丞相府司馬,涼州刺史,同時封為鎮北將軍。官職升了但是實權小了,典型的明升暗降。漢中太守是實打實的職務,涼州在哪?還在曹魏的統治之下,說白了光桿司令一個。

其後在北伐期間,魏延向諸葛亮獻子午谷奇謀,想著獨領一軍進襲長安,完成吞併關中的戰略。諸葛亮沒有采納。導致魏延經常恨自己之才不能盡用。

諸葛亮為何不喜歡魏延?兩人有過節嗎?讀懂才知孔明的用人之道

諸葛一生唯謹慎

在諸葛亮幾次北伐期間,作為戰功卓著的老將,魏延能夠獨擋一面出手的機會也不多。總共只有兩次,但是就這兩次,魏延都大獲全勝。

建興八年,魏延率軍擊敗曹魏費瑤、雍州剌史的大軍。被封為、徵西大將軍,而且授予假節,進封為南鄭侯。正式成為蜀漢領軍的二號人物。

建興九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與司馬懿對峙。魏延再次大敗魏兵,獲甲首三千級,司馬懿狼狽而逃。

東漢以來的用人主線

魏延既然戰功大,為何諸葛亮還是對他不是很信任?

這並不是諸葛亮對於魏延能力的懷疑,而是東漢後期普遍的一個現象。

魏延不是苗紅根正計程車族出身,因此在士族看來他始終是一個異類,所謂能力越大就危害越大,寧可把他束之高閣而不肯委以重任。即使睿智如諸葛亮,也只能如此處理,邊打邊拉。

自從東漢以來,士族逐漸在朝堂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作為那個時代的地方豪族+知識分子的結合體,士族們的夢寐以求的就是獨佔國家的治理權和人才的選拔權,大量實權官職在幾個士族集團中間輪流轉。不論是文職或者武職,站在頂端的永遠是那麼幾個家族裡面出來的人才。寒族人才只能在底層做官,終其一生能夠做到中層官僚就算官運亨通。

在三國演義中,我們也經常聽到袁術說:“我家四世三公。。。”,一副屌屌的樣子誰都看不起。而他家有這個傲嬌的資本,袁家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大士族,四代人中有三代都是位居三公的職位。

為什麼大士族們能夠壟斷當官的資格?那是因為有兩個因素:

1、士族有土地,自己不用勞作,有充足的時間學習。當普通人還在一邊讀書習武一邊在謀生計的時候,他們有著大把的時間來學習文學武。而且士族家中有大量的書籍,在哪個知識還用竹簡記載的時代,書本是很貴重的東西,一般人無法買得起。讀過書的人整個的見識和視野肯定要寬闊很多。

2、士族還有大量的人才儲備,這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東漢以來大士族壟斷了地方保舉人才為官的渠道。這些都是吸引人的地方。地方上的人才想要出人頭地,就得投靠在士族門下。沒有士族的提拔和引路,普通人想做高官?做夢!哪怕你文韜武略,學究天人。一樣的無出頭之日。頂多把個低等官職給你做。

但是這一切的美好都被一場農民起義以及其後的軍閥混戰給打亂了。士族在地方上的統治基礎被大量的摧毀。這一切對於士族集團來說則是不折不扣的災難,因為只有穩定的局面,才符合他們的利益。大家都去打仗了,那麼士族的地誰來種?

大家都提著刀槍喊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那麼士族集團就無法控制朝政,無法控制人才的上升通道。因為那些軍閥手裡都有刀把子,直接可以上位。根本不需要再透過士族把關的人才通道。

所以說在一開始被打得半死計程車族集團在緩過氣後開始抱團自救了。自救的方法就是在軍閥裡面選擇合適的加盟其中,用士族的號召力和自身的智力加持來幫助他平定亂局,恢復安定,代表人物是荀彧和諸葛亮。又或者自己跳出來出頭來當軍閥爭奪天下,代表人物就是袁氏兄弟。

諸葛亮為何不喜歡魏延?兩人有過節嗎?讀懂才知孔明的用人之道

三國中期形成的三巨頭:曹操、劉備和孫策兄弟。都不是士族出生,曹操是偽士族,其實是宦官後代。孫氏父子是地方豪強出身。劉備更不用說,丫就一個賣草鞋的出生。而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就一方霸業,其原因是在其創業過程之中先後都得到了大量士族人才的加盟。得人才者才能得天下。

劉備前期到處被人趕著跑。那叫一個悽悽慘慘慼戚,原因就是劉備集團本身就是以寒族武人集團為主,得不到地方士族的支援,最後不得已投奔劉表。而隨後在赤壁之戰後鹹魚翻身,就是得了一個諸葛亮。

諸葛亮代表著荊襄地區的部分士族才俊(還有部分依附於劉表),他的加盟帶來了一批荊襄士人俊傑如:馬良兄弟、龐統等等。這些士族肯低頭入夥加盟的條件就是在劉氏控制區內給予士族集團種種特權,恢復以前的局面。

劉備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他在對於諸葛亮等荊襄人士(包括後來益州部分士人)加以任用的同時,始終把軍權掌握在以他為首的寒族武將手中,關羽、張飛和趙雲。同時還不斷提拔有能力的寒族武將。魏延就是這樣在收川過程裡出人頭地的。

然而好景不長,在佔據荊益之後,先是關羽敗亡,隨後張飛遇刺。武將勢力大減,特別是在其後的夷陵之戰,大都喪失殆盡。劉備也因此身患重病,寒族武將勢力一蹶不振。最後不得已把大政託付給諸葛亮,這樣以諸葛亮為首的荊襄士人集團掌控了朝廷大權。那麼士族集團在蜀漢徹底當權之後肯定會按照以前的種種做法,包括人才的選拔制度。大批的底層人才從此無緣於官僚體系之中,像魏延這樣已經身居高位的也被他們排擠和壓制。

縱觀魏、蜀、吳三國曆史,大抵都是如此。最後士族集團的人士漸漸地掌控了朝堂大權,恢復了他們的“穩定”局面。

魏延是怎麼死的

蜀漢後期諸葛亮執政期間,秉承著士人治國的理念,把蜀漢治理得井井有條。但是他在用人上還是墨守成規,世家大族的那一套做法。諸葛亮先後提拔的人才:馬謖、費禕、董允和蔣琬。無一不是士族出身。這些人才先後在朝中任職,理所當然當然會排擠寒族出身的官吏將領,這是士族階層的天性使然。所以後世有句話: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真的是蜀中無領兵打仗的將領?其實是大量的寒族人才不得提拔而已!

典型的例子就是馬謖,諸葛亮從頭至尾是把馬謖當成接班人來培養的。第一次北伐就讓他來守衛街亭要地,絲毫不顧馬謖從來沒有領軍作戰的經驗。因為馬謖是根正苗紅的“士二代”,所謂氣味相投,和諸葛亮有著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諸葛亮為何不喜歡魏延?兩人有過節嗎?讀懂才知孔明的用人之道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換了魏延守衛街亭,結果會怎樣?說不定一戰定乾坤,大破魏軍。只是可惜他不是士族出身,丞相怎敢讓他再立大功,從而把他排除在外。

在北伐時期,魏延屢次和長史楊儀發生衝突。楊儀是諸葛亮提拔到丞相府長史一職的,可謂丞相親信。深知他對於魏延的猜忌。所以每次都敢於跟魏延叫板,有時候故意給他穿小鞋。

一個士人官吏就敢於對軍中的二號人物如此,依仗的就是自己背後還有著士族集團的撐腰。對此諸葛亮看似不偏不袒,從中調解,實則是偏袒楊儀。這也讓魏延一直憋屈不已。

其實,魏延最好的做法就是交權,老老實實地聽從諸葛亮的安排。但是魏延和諸葛亮一樣,都是以北伐為己任,大業未成不肯休息。於是他越是賣力的在諸葛亮面前推銷分兵之計,就越是引起別人的猜忌。

你一個寒族武人出身動不動就要分兵,什麼意思?想擁兵自重還是想學董卓?

公元234年,五丈原前秋風蕭瑟。諸葛亮病逝前彌留之際,軍中召開會議商討撤軍之事。但是詭異的是卻把軍中大將魏延排除在外。對此三國志記載:

“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丞相的一聲嘆息,決定了魏延的命運。

諸葛亮為何不喜歡魏延?兩人有過節嗎?讀懂才知孔明的用人之道

五丈原嘆息

在他的心中,魏延武略出眾,但是微末出身,與荊、益士人集團格格不入。如果讓他執掌三軍,此後士人集團中將無人與之抗衡。這是出身於士族階層的諸葛亮最為擔心的一點!畢竟在哪個時代他不可能背叛自己的階層出身,從而做出這樣不合理的安排。

魏延也是兩朝老臣,功勳卓著。在軍中僅僅只有諸葛亮才能壓制住他,況且他為人倨傲,和士人關係不好。在死後肯定不會聽從楊儀、費禕等人的安排,破壞諸葛亮對於自己身後之事的安排。

諸葛亮死後,楊儀、費禕等秘不發喪。費禕前去探魏延的口風,並且傳達:全軍撤退,魏延斷後。

而在魏延看來,諸葛亮去世後他這個軍方的二把手應該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繼續帶兵討伐曹魏。最後結果卻不是這麼回事,自己變成了斷後的人,還要聽從宿敵楊儀的調派。

魏延勃然大怒地對費禕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

大意就是,我是軍方二把手,一把手去世了,我肯定會繼承先帝和丞相的遺願繼續討賊。並且要費禕聯合發號施令,讓諸軍將領聽從自己指揮。

費禕是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之一,何等機靈。他假意說去勸慰楊儀,跑出魏延營帳,回去後就和楊儀馬上退兵。

魏延得知主力退軍,他氣憤之下率軍搶先南還,並且燒燬沿途的棧道。於此同時,兩人都上書給後主劉禪說對方要謀反。

劉禪沒有經驗,就問計於董允、蔣琬兩人的話誰真誰假。董允和蔣琬同屬士族集團,異口同聲的都說是魏延要謀反。

於是,魏延和楊儀兩軍在南谷口相遇對峙,此時楊儀、費禕等人擁有了大義的名分,後主劉禪支援他們。魏延軍在得知這個訊息後都四散而去,魏延父子逃往漢中時被馬岱追上殺死。

諸葛亮為何不喜歡魏延?兩人有過節嗎?讀懂才知孔明的用人之道

此後,楊儀見到魏延的首級時洋洋得意,用腳踐踏魏延的頭顱罵道:“庸奴!你還能再作惡麼?”於是誅滅魏延三族。一句庸奴,把士族瞧不起寒族人才的本質暴露的一清二楚。在高高在上計程車族文人看來,所有的寒族人士都是低人一等的。

對魏延之死的一點理解

魏延之死應該說和諸葛亮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也是士族階層排除異己打壓的結果。

諸葛亮是標準計程車族文人,忠君愛國,鞠躬盡瘁的品德在他心中根深蒂固。於此同時士族文人的因循守舊、自信清高的思想也同時並存。

這透過他的用人之道就能夠看出。諸葛亮所重用的人才,都是從士族中選拔的。包括後來看好的姜維,祖籍也是天水一帶計程車族人士。因此他和他所代表計程車族是不可能接受一個寒族出身的武將來掌握軍隊大權,從而觸犯他們的利益。

而對於魏延來說,欣賞喜歡他的人是劉備,提拔重用他的人也是劉備。在劉備不拘一格的用人下,魏延得以實現階層的飛躍,做到了以前寒族出仕不可能做到的高點。

但是不久後劉備病逝,以諸葛亮為首的荊襄士族掌握大權。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寒族人才不可能在士族手裡破格提拔,而處處受到排擠和歧視也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如果魏延甘於平淡,隨遇而安。那麼他的結局或許會是另外一種局面。要麼對士族階層俯首帖耳,甘心被別人呼來喝去。要麼奉還兵權去成都做一個富家翁。

這兩種結果都不是魏延的性格所能接受的,他在有著一顆建功立業的心的同時,還希望能夠興復漢室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這一點上他和諸葛亮有著相似之處。

在北伐過程中魏延功勞很大,蜀漢不多的兩次勝仗都是他指揮的,已經成為軍中的二號實權人物。但是魏延性格倨傲,始終不肯向士族低頭服軟,無法融入其中。最後終於引起了蜀漢士族人士的恐慌。

丞相在,可以壓制他!丞相不在了呢?

在五丈原病逝前,諸葛亮也意識到必須在兩者之間做一個選擇。他斷然地捨棄了魏延,士族官員隨即反撲一邊倒的都說魏延反叛。其實是蓄謀已久的一次爆發而已。

魏延雖然在軍中素有威望,但是面對強大計程車族階層,他一個人又能如何?最後只能敗亡,身首異處!因為這是一個階層本質上排外性所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