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專案 糟糕的名稱

優秀的專案 糟糕的名稱

白音巴圖在“王中王”決戰中獲勝鏡頭  新華社記者攝

燕趙三秋樹

原標題:優秀的專案糟糕的名稱——說說摔跤的“中國式”

新華社山東臨沂(2008年)12月13日體育專電題:優秀的專案糟糕的名稱——說說摔跤的“中國式”

新華社記者王俊璞

到山東臨沂採訪正舉行的全國中國式摔跤冠軍賽,人們再次提起一個話題:中國跤專案特別優秀,名稱卻很糟糕。

說專案特別優秀,是因為她擁有一系列優點,如觀賞性強、技術含量高、規則科學簡明、安全文明、健身效果佳、防身價值高、易於推廣等。更重要的是,她蘊含中華文化自強、厚德等精華,經幾千年錘鍊特別是近年改造,不僅已適應現代人需求、適合奧運競技,也是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在全球化背景下用於世界文化交流的理想專案。

說名稱很糟糕,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中國式摔跤曾叫過“角扺”、“角力”、“相撲”、“手搏”等等,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名稱叫“摔跤”。上世紀50年代,古典式和自由式摔跤進入中國,為了區分,業內權威人士將外來摔跤稱為“國際式”,而在本土摔跤之前加了“中國式”。

如此稱謂,糟在哪裡?

一是字數太多。北京奧運會28個大項的名稱,兩字的佔大多數,3字的有幾個,4字的僅有現代五項和鐵人三項,而花樣游泳、藝術體操、沙灘排球等均為分項。相比之下,5字的名稱字數太多。

二是冠有國家名稱,不利於推廣。在非正式名稱中,個別例子有橄欖球稱“美式足球”、“加式足球”、“澳式足球”等。將國家名稱放在體育專案正式名稱中,全球罕見,且自設障礙,在海外推廣難為人接受。

三是不合情理。中國多個民族都有摔跤,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的摔跤就有5項:“且裡西”、“格”、“搏克”、“北嘎”、“絆跤”,分屬維吾爾、彝、蒙古、藏、回族。其中的“絆跤”就是“中國式”,別的中國獨有的也可稱“中國式”。

四是不利於翻譯。奧運摔跤英文為“WRESTLING”。中國隊今春赴巴黎參加國際邀請賽,教練馬建國名片上用“CHINESEWRESTLING”,直譯“中國的摔跤”,是紐西蘭愛好者邁克譯的。記者一位同事說,更確切的譯法可在兩單詞中間加“STYLE”(風格)。這兩種譯法同樣有上述三種缺點。而巴黎的國際邀請賽用漢語拼音“SHUAIJIAO”。哪種譯法好?

中國式摔跤的名稱要改,業內基本形成共識,很長時間一直有議論,但要改一個好名稱並非易事。

《體育大辭典》中,將奧運兩種摔跤稱為“自由式角力”和“古典式角力”,更符合其特點。有人說,最好奧運摔跤稱“角力”,中國跤仍叫“摔跤”。但是,英漢詞典中“WRESTLING”譯為摔跤、角力,能將奧運專案稱“角力”嗎?誰說了算?

內蒙古西烏旗被譽為“草原摔跤之父”的額日登巴雅爾曾說,“摔跤”的意思與人們不小心跌倒一樣,不吉利。

2004年天津國際邀請賽期間,蒙古隊領隊恩和巴特爾在座談會上建議,鑑於奧運摔跤和柔道更多地倒在墊子上決勝負,中國跤可稱“立跤”。那次比賽期間,有日本朋友想把此項介紹到日本,在便攜電腦中寫的大字標題是“中國式相撲”。

目前,國內稱謂還有“摔角”、“摜跤”、“撂跤”、“功夫跤”,有人希望改為“跤道”等,看來都覺得5字的原名不好。但是,這些稱謂不能得到大家認可。

還有人建議用“跤術”,英法文等為“JIAOSHU”。記者贊同這一稱謂。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跤面臨進一步開拓市場、向海外推廣、爭進奧運會等,改名不能拖延了。#

(還可舉一例:中國組隊參加國際比賽,正式名稱應為“中國中國式摔跤隊”。看著、聽著是否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