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位傑出帝王,要懂大唐文化,必須讀懂他的改革,不是李世民

30萬鮮卑人,浩浩蕩蕩地來了。

洛陽一下子多了幾十萬異族人。

領導者是拓跋宏,27歲,四歲繼位,至此,才親政三年,之前是祖母馮太后的傀儡。

他是個可憐的人,三歲的時候,父親哮喘,眼見快不行了,急於立太子,拓跋宏作為長子,自然被選中,母親因為他被立為太子,被祖母賜死,這是學習了漢武帝的做法,為的是防止後宮和外戚專政,實際上是馮太后清除異己的作為,此後,他失去了母愛,馮太后還不允許他見父親,多年後,父親也被毒死,拓跋宏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好在他天資聰慧,手段高明,在祖母死後,得以親政,施展心中萬千抱負。

這次來洛陽,就是他的抱負之一,他希望北魏強大,能夠一統中原,所以決定將都城從山西大同遷到洛陽。

他是位傑出帝王,要懂大唐文化,必須讀懂他的改革,不是李世民

拓跋宏與父親劇照

鮮卑人原本生活在大興安嶺北部,他們用武力征服了漢人,使得整個黃河流域及北方大片土地成了北魏的地盤,但武力拿下的江山,該怎麼統治,對一個之前還是奴隸社會的民族來說,太難了,總不能把中原地區,變成一片草場來放牧吧,那實在是不科學的,

只有改革,讓遊牧文明來適應農耕文明。

他是位傑出帝王,要懂大唐文化,必須讀懂他的改革,不是李世民

拓跋宏遷都洛陽畫

按照漢人的管理模式,實行均田制、戶籍制、賦稅制、州郡制、俸祿制等,說起來最奇怪的是,北魏在此之前,做官是不發工資的,當官要獲得收入,那得自己想辦法,貴族們有收租的權利,收上來的租金又大部分歸了自己,所以當時國家窮的叮噹響,貴族們都富得流油,

這樣的改革,當然要面臨巨大的阻力,鮮卑貴族們憤怒了

,這樣的憤怒一波接一波,很可能帶來可怕的結果。

他是位傑出帝王,要懂大唐文化,必須讀懂他的改革,不是李世民

拓跋宏遊戲畫面

但拓跋宏是個勇敢的人!

他果斷地選擇對自己人狠一點,先是大義滅了親舅舅,後來連太子也被牽涉進來,拓跋宏對反對改革的人,態度是冷酷的,他強忍著各種各樣的痛苦將改革進行到底,我不得不十分佩服他的理性和忍耐,在明知自己生母被祖母害死,父親被毒死的情況下,他仍然在祖母死前盡了孝道,

選擇了以德報怨,而面對反對改革的族人,卻毫不手軟。

他是位傑出帝王,要懂大唐文化,必須讀懂他的改革,不是李世民

馮太后劇照

在一系列行政制度和農業、經濟制度執行之後,緊接著他進行了文化制度的改革,大興儒學,將孔子的塑像立在宮中,自己帶頭祭拜,他做事總是這樣果斷。

這不,為了能夠更好地管理中原,

他尋求武力以外的統治秘訣,他宣佈了嚴厲的法令

,禁止說鮮卑族語言,一律說漢語,三十歲以下的族人,一旦說鮮卑語,立即降職;服飾方面,要求按照漢人的標準制定衣帽;只要來到洛陽定居的人,貫籍都寫洛陽,死後安葬於洛陽本地;姓氏改成漢人的單姓,自己帶頭改姓“元”,禮制方面,按照漢人的標準,改造鮮卑族的傳統禮制;鼓勵鮮卑族與漢族通婚,由族人帶頭和漢人士族通婚,一下子頒佈這麼多嚴厲的法令,對一個取得強勢地位的統治者,反向要求學習弱勢一方,實在他難得了。

他是位傑出帝王,要懂大唐文化,必須讀懂他的改革,不是李世民

唐朝長安模擬圖

說句題外話,中國歷史上不乏遊牧民族統治漢人的時期,比如元朝和清朝,統治者一方多是高高在上,希望被統治者俯首稱臣,元朝蒙古族覺得,漢人低人一等,即便清朝最開明的康熙皇帝,也要求漢人留辮子,禁止滿漢通婚。

毫無疑問,

拓跋宏是博大的,有膽識,有勇氣,開闊而豪邁

,他禁止族人採取了多項措施,但給漢人更加寬鬆的政策,他來到洛陽,才沒有引起漢人的反感,鮮卑族與漢族的最高階融合,由他引發,這時期既是胡人漢化,也是漢人胡化的過程,

魯迅說:“唐人大有胡氣”,

這個“胡”指的就是鮮卑族。

李世民父子都是鮮卑和漢人的混血體,李世民的皇后同樣是鮮卑族,大唐的文化之所以開明,與此關係重大,

佛教、儒家、道家在唐朝並存

,長安街上商鋪林立,熙熙攘攘,外國人不計其數,甚至可以參加科考入朝為官,大唐一派盛世彷彿就在眼前。

他是位傑出帝王,要懂大唐文化,必須讀懂他的改革,不是李世民

唐朝長安模擬圖

你可能要問,拓跋宏離大唐遠著呢,他32歲就死了,沒錯,拓跋宏一生短暫,但他親政的九年不到的時間,但所做的

一系列宏大的改革是無法回頭的,並由此奠定了大唐的基因

,我們只要看看唐詩,看看大唐那些來自西域和北方的樂器還有如今的敦煌,這個問題就一目瞭然。

李世民身上的豪氣和彪悍,開明和大度與拓跋宏如出一轍,也就是說,拓跋宏這一系列的改革,為漢族文化注入了遊牧民族的新鮮血液,而這種混合的加強版的血液,正滋養著整個大唐的文明,我們在窺視大唐盛世的時候,才不會有憑空而來之感。

他是位傑出帝王,要懂大唐文化,必須讀懂他的改革,不是李世民

敦煌莫高窟

唐詩中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樣詩意的畫面,它來自北方

,南北之間的高度交流,才是大唐新的文化背景,拓跋宏是開創者,他像一個一無所知的武痴,正巧遇見了一群各派的武林高手,每個人的武藝精髓,他都謙虛願學,於是大家樂意教他,結果,以他為中心,彼此相互切磋,最終武林熱鬧起來了,武學得到了整體拔高,這才是拓跋宏真正的英明之處。

他是位傑出帝王,要懂大唐文化,必須讀懂他的改革,不是李世民

拓跋宏雕塑

後記,我看過一些書籍,對拓跋宏的評價當然多數是正面的,但對他的改革描述多半停留在紀實上,我看完他的改革之路後,很震撼,在二十多歲的年紀,

能夠勇於突破,改變現狀,不管面臨什麼困難,那份堅決,實在讓人感動,他的這些作為,在中國歷史上確實罕見,

我還看過一些文章說他的改革,無疑是滅了一個民族,這太荒唐了,他不過是用最柔和的辦法,解決最艱難的事情,很可惜,他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