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和珅:對景傷前世,懷才誤此身

和珅,鈕祜祿氏,本名善保,字致齋,奉天府開原縣(今遼寧省清原縣)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提到和珅,你可能會想到鉅貪、油嘴滑舌、乾隆皇帝身邊的紅人,跟紀曉嵐拌嘴、爭鬥等等這些標籤,大部分人對於和珅的第一映像可能是來自一部叫做《鐵齒銅牙紀曉嵐》的古裝電視劇。

清朝和珅:對景傷前世,懷才誤此身

演員王剛飾演的和珅可謂是入木三分,活靈活現。在電視劇中和珅的人設是:油腔滑調,隨機善變,終日在乾隆面前拍馬屁,甚得乾隆歡心。學過歷史後,我認為和珅可能是被影視劇毀的最冤屈的一位古人了,歷史上真實的和珅一點也不像王剛演的那樣狡猾、奸詐。除貪財外,他是能力超群,才華橫溢的政治精英。

第一張面孔——「清官」

乾隆十五年,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統常保家中,三歲時母親因難產而去世,臨終時產下弟弟和琳,父親常保在和珅九歲時亦因病去世,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親的一位偏房保護和珅、和琳兩兄弟才能免於被趕出家門。和珅後考上鹹安宮,和珅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更通讀四書五經。更得老師吳省欽、吳省蘭喜愛。他出身於寒門,記憶力出眾,學習能力極強。可以窺見其知識儲備非常豐富。勤奮學習為日後和珅從政提供了堅實的知識基石。為什麼說他是明官,從以下幾方面的政績可以看出。

清朝和珅:對景傷前世,懷才誤此身

1.政治方面:

和珅在清朝的外交事務擔任重要職位,英特使馬戛爾尼對和珅的外交十分讚賞。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幹,為政清廉,透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

2.文學方面:

主持修訂了《四庫全書》;保護和再版了《紅樓夢》當時叫《石頭記》,在當時的封建社會,《紅樓夢》是被當做禁書,予以銷燬的,由於和珅記憶力好,在經常去侍候皇太后時,經常給皇太后講《紅樓夢》裡的故事,皇太后越聽越愛聽,從此,在和珅的美言下,皇太后下令再版發行《紅樓夢》。

3.經融方面:

整頓稅務機構,狠抓了崇文門關稅和內務府銀庫,在很短的時間內,讓國庫和皇帝內務府銀庫充盈,得到皇帝的賞識。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州十三行有商業往來。

清朝和珅:對景傷前世,懷才誤此身

4.反腐敗方面:

當官前期,痛恨腐敗,一心效忠朝廷,關心百姓疾苦。與朝中清官一同,打擊了貪官福安康、福長安。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查辦了皇帝御批的大案,李侍堯案。

5、創新方面:

開創了議罪銀。用銀錢減刑。推廣了千叟宴,發明和推廣了公用大火鍋。

在乾隆後期,他在整頓國家財政制度、管理文化事務,特別是外交事務方面,都做出了相當傑出的貢獻。所以說和珅是一位清官無可厚非。

第二張面孔 ——「忠臣」

在服侍乾隆皇帝的幾十年中從未有過謀權篡位的想法。他任勞任怨,凡是遇到複雜繁瑣的政務,乾隆常常派和珅去處理,並且每次辦事都能讓乾隆滿意。

以至於後來乾隆還特意賜詩給和珅:

承訓書諭,兼通清漢。旁午軍書,惟明且斷。平薩拉爾,爾曾督戰。賜爵勵忠,竟成國翰!

據悉,乾隆喜好遊山玩水,曾六次下江南,都知道每次遊玩所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巨大,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了的,當時國庫並不是很充裕,那麼費用從何而來?當然是和珅動用自己的小金庫,才供應鏈得了乾隆奢靡享樂的生活。

清朝和珅:對景傷前世,懷才誤此身

對於和珅來說,所謂忠君不過是侍君如父,想君之所想,憂君之所憂。

第三張面孔——「鉅貪」

嘉慶四年,正月十三日,嘉慶帝宣佈和珅的二十條大罪 ,下旨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和珅所匿藏的財產相等於當時清政府十五年收入。人們當時稱之為“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如此鉅額的財產,從何而來?

一、兼併土地、收取高額地稅。

明清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腐敗,人身附庸關係的加強,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導致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和珅作為貴重,又權高位重(軍機處要臣),擁有眾多的土地,包括出租地非出租地,還擁有自家的莊園。根檔案記載,出租地有一千二百六十六頃,僅僅是出租地,可想而知,其擁有的土地之多。當然出租土地,這一部分收入自然不菲。

清朝和珅:對景傷前世,懷才誤此身

二、貪汙受賄。

和珅身兼數職,巴結他的人都會主動給他錢財以此交好。但正史中沒有任何有關和珅貪汙受賄的記載。不得不說,和大人卻有過人之處。

三、放高利貸,從事典當行業,牟取暴利。

眾所周知,放債取息與開當鋪、銀號、錢店都是屬於高利貸的範疇,是來錢極快的生意。這也成了和珅斂財的一種手段。

四、合法經營。

當鋪、古玩鋪、瓦肆等等,為什麼說和珅合法經營也是斂財呢?因為和珅總是用不正當的經營手段,打壓同行,爭行業中的第一,以此獲取更多利潤。

清朝和珅:對景傷前世,懷才誤此身

結局: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

這是和珅在監獄中寫下的絕命詩。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嘉慶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處所,“賞賜”他白綾一條,令其自盡。和珅拿起白綾套在自己的脖子上,懸樑自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