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快餐”是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對名利追逐過多的必然產物

年月既久,忘了“文化”是一場“人事”,印象中,倒宛如天然自成的敘事史。每一種文化的誕生,總是因為一種生存方式的改變而誕生。最近二十年,只求速度不求內涵的“文化快餐”席捲大江南北,成為二十一世紀以來一種新的文化現象。

新世紀的中國,隨著市場經濟的大發展,人們收入的增多,一個龐大的大眾群體(中產階層)業已形成。這個龐大人群的經濟地位和文化水準,同時就決定了社會上文化主流只能是一種準文化工業,而文化快餐正是文化工業化的典型形態。

它是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的必然產物,是人們對名利過多追逐的產物,

是人們只求其名不求其實的表現。就像我們熟知的快餐一樣,只能填飽肚子,可是卻沒有太多的營養,而且吃多了反而對身體有害。

“文化快餐”是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對名利追逐過多的必然產物

不管你對這種文化快餐是褒是貶,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快餐消費的情景之中。你絕不可能對大量的明星綜藝、真人秀熟視無睹,也不可能對無限重複的廣告詞、滿街播放的流行歌曲充耳不聞。之所以文化快餐長盛不衰,是因為它的屬性同大眾的情感和口味是一致的,至少是大多數“大眾”。

文化快餐談不到質,所以註定只能是以量取勝,以一種非深度的平面化類象在短瞬之間讓讀者進入文字而並不需要任何文化學者的詮釋。碎片化閱讀、15秒短影片、有聲小說、五分鐘讀一本經典名著……文化快餐以誘人的外表、搶眼的色彩等花哨的形式迎合著大眾的需要。久而久之,閱讀代替了思考,視覺代替了傾聽。文化快餐正是以這樣的直白淺表的通俗性去主動迎合大眾的文化品位,使大眾樂於接受。

“文化快餐”是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對名利追逐過多的必然產物

“快餐文化”的特點是快速、簡單、方便、實用、直觀、平面……比如白話《史記》、白話《二十四史》、白話《資治通鑑》、《輕輕鬆鬆學歷史》、《X代歷史很有趣》……快餐文化因較強的實用性而受到大眾歡迎,至少讓普通大眾有了享受高層次文化的機會和樂趣,學到了更多的知識,提高了素養。

事物都有兩面性,快餐文化雖然方便實用,可是也有其弊端。就像走進全世界任何一家麥當勞,吃漢堡包絕對是同樣的味道。快餐文化在普及文化的同時也帶來了文化的“泛化”,突出表現是品位、個性和精神底蘊的消失,而這三者恰恰是文化中最獨特最誘人的因素。快餐文化的普及,碎片化閱讀的風行,五分鐘解讀一本經典文學作品的熱捧,催生了“文化危機”。因為人們失去了思考,越來越同化了。

“文化快餐”是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對名利追逐過多的必然產物

地圖是平的,歷史是長的,藝術是尖的,文化是深的。

一直以來,人都是在追求文化、仰慕文化,學習文化,然而當文化自行放低姿態,主動迎合大眾以後,雖然讓大眾有了滿足感,有了愉悅感,但是對文化自身,也是一種難以癒合的創傷。

大眾的文化水準和文化品味,決定了文化快餐的不斷重複和生產。文化快餐超越了現有的文化道德準則,而是強調錶達的快樂,強化觀賞的效果,為大眾提供了一幅感性滿足的全景圖畫。文化快餐的消費本性是透過市場關係決定的,正因為大眾情感有這樣的需求,所以才形成了文化快餐這種消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