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檢測鑑定機構任職資格體系建設專案紀實

某大型檢測鑑定機構位於上海市,成立於2003年,是中國檢測鑑定領域的中堅力量,自從成立以來,公司不斷拓展檢測鑑定服務領域,加深專業服務力量,於2006年通過了ISO/IEC17025標準的國家認可委評審,國家授權認證認可的產品與物證鑑定範圍廣闊,涵蓋電子、電器、電力、機械裝置、通訊、材料、機動車、化工、消防、環保、火災、水災、交通安全事故物證調查等37大類數千種產品與鑑定服務能力,參與了國家司法部多項鑑定技術標準的制定,填補了國內失效分析與質量鑑定領域的多項技術空白。

公司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定下了新的戰略規劃,希望在專業方面不斷做精做深、在業務方面不斷擴充套件。作為檢測鑑定機構,每一項業務都離不開核心人才的支援,因此新的戰略對各個專業領域的人才隊伍提出更高要求。然而隨著業務發展,公司領導逐漸發現內部存在多個問題,包括核心人才流失、頂尖人才不易成長、人才培養效果不佳、管理類人才較少、團隊管理水平不足等,直接影響了公司發展。經過內部調研、與離職人才溝通、領導層討論,大家提出公司需要儘快建立人才晉升成長通道,一方面保留現有人才,加強長期激勵,另一方面促進人才能力提高,為未來奠定人才基礎。在嘗試建立晉升通道的過程中,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對各個專業領域的專業知識進行梳理評價,但是效果不佳,不僅沒有評價出公認的核心人才,反而影響了正常工作、讓大家覺得不公平等。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決定與外部專業機構開展合作,經過多方選擇,與專業的人力資源專家——華恆智信達成合作,開展任職資格體系的建設工作。

【現狀問題及分析】

在雙方達成合作後,華恆智信的專家專案組深入企業進行了現場調研,覆盤了該單位原有的任職資格評價工作,與各層級的領導員工進行溝通了解。經過細緻瞭解、總結分析,專案組發現,該公司在人才隊伍的管理方面相對粗放,原先的人才選拔、評價辦法等制度體系,已經不能適應公司的未來發展,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某檢測鑑定機構任職資格體系建設專案紀實

1、隨著公司業務變化,需要從人治向法治轉化,建立任職資格規範化管理。

目前該公司經過數十年發展,從一個以核心人才為核心的專案制公司逐步成長為多條線、專業分工為主的公司,對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原先數十人圍繞少數大專案,以公司領導為核心即可完成工作,因此公司領導對周邊的人員都較為熟悉,在能力培養、人才提拔、激勵等方面,根據專案表現即可完成管理。發展到目前,公司有多個業務條線、四百多人、每個月開展上百個專案,每個專案均有相應的領導,公司領導對下面情況沒有那麼熟悉,對人才培養、人才保留、激勵考核等方面依賴於各層管理者。而各團隊領導均是從下面提拔上來的,是一線做具體工作的高手,但是在管理方面缺少專業訓練和培養,長此以往,各團隊管理水平良莠不齊。與此同時,公司原先依靠公司領導提拔人才的方式不能適應公司發展,核心人才看不到上升通道,導致人才流失。大家在現有管理者身上看不到晉升空間,也無心提升專業能力。各方面因素導致公司各個序列的人才缺失,陷入目前的管理困境。

2、僅僅依靠專業知識梳理,無法支援開展任職資格評價,無法評價選拔人才。

公司在原先已經開展了對各個專業的知識梳理,希望透過完善的知識體系,讓每個崗位的員工瞭解到自身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並對各項知識技能進行評價驗證,之後建立上升通道。在實際操作中發現管理成本極高,每個體系的知識技能較為龐大,不管是對梳理的領導、還是學習的員工,都是較大的負擔。在實際評價中,每評價一個人對公司都是極大的成本。此外,僅透過知識技能評價,導致了評價的不公平性。例如某些員工知識能力較好,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得罪客戶、不能團結同事,或者無視公司紀律,如果將這樣的員工評價為高階人才,導致大家覺得評價不公平。

3、在評價結束後,沒有和其他管理工作形成聯動,導致效果不佳。

目前該公司已經有多項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包括薪酬激勵、培訓、績效考核等,但是一方面,由於評價結果不公平,導致無法對接薪酬、晉升、培訓等機制,另一方面,由於制度建設的時間不同,存在打補丁的問題,在建立制度體系的時候,往往是為了解決某個具體問題,臨時出臺,後續不斷修補,沒有考慮到各個制度的聯動問題。因此,大家認為公司的評價僅僅是走過場,沒有起到引導、激勵效果。

【華恆智信解決方案】

華恆智信專家團隊經過分析現狀問題,從專業角度提出解決方案,與公司各層領導達成共識,並支援建立了完善的任職資格體系,支援落地。核心的解決方案包括以下三項:

某檢測鑑定機構任職資格體系建設專案紀實

1、在分層分類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任職資格體系。

專案組提出,在任職資格建設方面,要從三個角度完善體系,包括標準體系、評價體系以及應用體系。完善的任職資格體系要對現有崗位進行分層分類,一方面不能太過細化,每一個崗位都建立晉升通道、建立每層的標準,這樣會大大增加管理成本;另一方面,過於粗放的晉升通道,不易保障各類崗位的評價公平性。

專案組透過實際調研,對各類崗位進行分層分類,對各類崗位的在崗人員進行實際調研,瞭解符合公司要求的各層級人才“長什麼樣子”。對現有的公司發展情況及各類人才管理情況進行分析,發現未來公司發展對各類人才的要求,以及目前人才隊伍中存在的問題、提煉優秀人才的特性,建立任職資格體系。

此外,經過華恆智信的分析,公司對人才的要求改變必然導致崗位的角色定位調整,因此引入角色定位理論,建立工具與方法,支援實現崗位和人才的新定位新調整,為培養高標準人才、支援人才績效提高奠定基礎。

2、建立全面的評價體系及工具方法,並支援開展人才盤點。

專案組指出,任職資格的標準體系與評價體系是不同的,標準體系用於刻畫每一類崗位、每一個能力級別的畫像,讓大家知道在本崗位的不同級別需要符合哪些標準,因此需要全面性。而評價體系涉及到管理成本問題,重在將人才選拔出來,需要選擇最關鍵的區別點進行篩選。兩者的關係類似於“學習”與“考試”的關係。標準體系用於學習,可以有多門課程、多本教材,評價體系類似於考試,要在短時間內打出分數,排出排名。

在標準方面,專案組針對本公司的情況,對技術類、管理類、市場類、職能類等各類崗位建立序列。根據公司對各類崗位的人才要求,建立不同的發展層級。之後從基本條件、知識、技能、公司貢獻、能力素質等多個角度建立標準,作為“學習素材”和自我對標條件。在評價方面,專案組指導各個序列的專家,從各個維度選擇最重要的、區別不同級別的關鍵點作為評價要素。例如技術序列中,技術員和中級工程師的區別很多,最關鍵的是中級工程師能夠與客戶獨立溝通,順利說服客戶完成專案,因此評價中,重在評價獨立順利完成專案的數量、溝通能力。這樣一來,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引導大家自助學習提高。

3、建立任職資格結果與其他管理體系的對接方案,從晉升、薪酬激勵、培養等方面入手,完善現有的管理體系。

一般而言,任職資格評價核心聚焦在能力評價,評價結果可以對接在多個方面,包括晉升、薪酬、培訓等。其中,與薪酬對接是常見的難點。部分領導認為透過評價就需要增加薪酬,才能保留人才,同時薪酬體系要整體做調整最佳化,才能進行對接。專案組指出,一方面,任職資格對接的僅僅是薪酬結構中的能力薪酬部分,對於崗位工資、績效工資不會產生較大影響,從而保障了穩定。另一方面,任職資格與薪酬對接後,給大家提供的是增長空間,而不是必然漲薪的承諾。對於透過評價、晉升等級的人才,可以增加能力薪酬保留人才,增長方式體現為跨級增長、調檔增長。對能力有本質提升、達到任職資格更高層級要求的人才,從薪級增長方面予以體現;對於年限增長、績效優秀的人員,透過薪檔調整,從而滿足對不同型別人員的激勵。對於沒有透過評價的人員,要透過任職資格標準的對標,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讓大家明確提升空間。

【華恆智信思考與總結】

當企業處於從小團隊到大公司的發展階段,原有的管理模式、依賴上級評價的模式往往不能適應管理需要,需要進行最佳化,特別是對於以人才能力為主的公司。在人才能力方面建立任職資格體系是一種有效手段,促進人才能力提升、建立發展通道和晉升空間、激勵保留人才。然而如何搭建體系、提煉標準、建立評價工具,是很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具體的標準不易提煉、企業實際評價工作管理成本過高,任職資格評價往往流於形式。在華恆智信長期開展諮詢的過程中發現,對人才的任職資格評價,要依託於完善的標準建設及精簡高效的評價體系,必要情況下引入資訊化工具,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在本次任職資格體系建設專案中,專案組透過建立多維度的任職資格標準體系、提煉日常管理資料記錄以及優秀人才標準,不僅快速完成了本次體系建設及評價工作,而且為長期的人才隊伍管理提供了標準和依據。

華恆智信專家組在長期開展任職資格體系、人才評價工作的過程中,經過紮實的理論研究、實踐經驗,建立了“量化評價體系”“三級五角色評價”“全面測評體系”等工具模型,解決了多家公司在任職資格評價方面的難題,多次獲得客戶的高度認可。

某檢測鑑定機構任職資格體系建設專案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