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輝:從“檢索”到“搜尋”再到“推薦”的時代!

今天這個議題,是前幾天在閱讀的時候,在復看已經看完了的一本書中的一個章節的一個片段中的一句話,忽然而來的靈感。那本書的名字叫《長尾理論》。可能很多朋友都看過,也都清楚“長尾經濟”是什麼意思,我就不解釋了。

單輝:從“檢索”到“搜尋”再到“推薦”的時代!

對於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這個議題,其實也非常的貼合我們當下所處的網際網路新時代下的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只不過我們可能很多人並沒有花點時間去琢磨琢磨。那麼今天我透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和各位聊以聊一聊:

一 . 傳統的資訊處理“技術”

我們身處資訊“大爆炸”的時代,無時無刻不在與資訊為伍。在面對不同的情境中,各種資訊充斥在我們的大腦,給我們提供參考或是影響我們。從資訊本身的視角看, 資訊於我們而言,在不同的情境中,分為有用的資訊和無用的資訊。那麼就需要我們在必要的時候,進行資訊篩選,處理。以便我們更好的解決問題,提高效率。

我們很清楚,大腦是幫助人類進行資訊獲取,處理,儲存,傳遞等的核心“工具”。具體大腦的執行機制,我這裡就不說了(譬如,基底核,前額葉皮層等)。在日常的生活和經歷中,我們是如何對資訊進行處理的呢?從現象看我們會發現一個很突出的表現,那就是:直覺和思考的共同作用;直覺,也就是憑藉人本身的大腦反應,在無意識形態下的執行機制作用。而思考也就是針對所面對的資訊,大腦通常會首先進行記憶性的檢索,也就是儲存在大腦中的資訊(具體資訊形態有很多,包括聲音,影象,文字等),從而對面對的資訊進行理解和認識。如果沒有相關的檢索結果,也就意味著並不熟悉(疾病影響,比如失憶症,除外),那麼也可能會表現出手足無措或因為不願意承認而透過大腦聯想機制作用產生的,我們通常稱為“自恃聰明”的現象。也就是不懂裝懂的現象。那麼對這樣的事兒,可能大家各有各的看法,這裡不做評論。

傳統的資訊處理“技術”,於人本身來講,也就是大腦的作用;那麼於時代來講,因為經濟水平影響下的科技,教育,文化等等因素,對於資訊的處理方式也有不同。在網際網路科技還沒用出現之前,大眾對於資訊的處理方式只能是個人智慧,經驗,或是翻閱典籍/資料等,進行彙總,統計,分析,總結等等;隨著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技術的出現和進步。在面對資訊處理時,人類多了一種更適用的工具,搜尋。比如,谷歌,百度;

相比搜尋技術來講,傳統的檢索的方式,是被迫的。相比如今來講,當然過於傳統,而且耗時耗力。它也是因為時代所處的階段而被限制的表現。慶幸的是時代的進步帶來了多方面的躍遷。人類在面對資訊處理等問題時,不再需要如傳統那樣去尋找,翻閱典籍,記錄等方式。隔著螢幕,直接輸入關鍵詞,一些參考答案也就出來了。效率大大提高,也更方便,帶來的好處,不言而喻。所以,在某個層面來講,搜尋技術的出現,是人類進步和時代發展的見證,更是革新傳統,創新的有力證明,為人類文明的建設,經濟的發展,貢獻了巨大力量。

單輝:從“檢索”到“搜尋”再到“推薦”的時代!

二. 進入“搜尋”時代的生活,工作方式

從“檢索”跨入“搜尋”的時代,是經濟發展,時代進步,科技進步的有力證明。搜尋,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工作方式。

生活中,遇到很多難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度娘”!工作中,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難題,生僻字,或是別的,在大腦中沒有被檢索到,或是沒用檢索的習慣的,就會直接選擇網路“搜尋”。是這樣嗎?似乎,搜尋已然成為了人類的生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是可以認為,如果沒有搜尋技術,人類將會面臨什麼樣的窘境?

搜尋帶來的好處太多了。包括提高了效率,精確度,縮短了時間,減少了時間浪費,降低人力成本,和資源浪費,大大提高了文明程序。

從“搜尋”本身認識人類文明的進步。那就是回到“搜尋”技術這一時代的紅章本身。搜尋本身使用的是演算法技術,演算法是互聯網路技術專業用語,是一種技術性名詞。當下的時代,演算法已然不再陌生,但卻又每個人都緊密相關。徜徉在網路世界裡,演算法無處不在,頭條,抖音,淘寶,百度,等等門戶,平臺,都在推進演算法技術應用。這是在21世紀之前,從未被預言過的,更沒有被想過的。查閱眾多資料。在那之前的典籍中,名著中,從未出現過的詞彙。所以,搜尋,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產物,更反過來推動著人類社會的進步。

從此,人類在面對資訊處理時,透過“搜尋”+“檢索”,也就是網路搜尋和大腦檢索共同作用,在日常的生活和經歷中。既不失人類的生物性本能和社會性特徵,更不失人類本身的學習特性和能力。

不得不強調的是,因為“搜尋”技術的應用,也讓很多人變的越來越懶。比如不再去動腦子想,去檢索,而是在遇到問題時就會藉助網路搜尋,去幫助自己。在某個層面來講,這是一種值得唏噓的現象。我們不能一味的去說人類文明的進步,帶來的都是好事兒。這點上來看,也是有不好的事兒的。技術再怎麼厲害,最終也還是要為人類服務。但是如果,人類如果沉浸其中,完全把它當作工具,而放棄自身擁有的天生的技能。也就是說,看到兔子,丟了西瓜,兔子跑了,西瓜爛了的猴子,最終只能被後來的變化戲虐。這一點,也是有必要引起人類的反思。。。。。

單輝:從“檢索”到“搜尋”再到“推薦”的時代!

三. 進入“推薦”時代

“搜尋”技術的應用,帶來的好處,我們上面說過。在應對資訊處理事務時,搜尋技術幫助提高效率,精確度,縮短時間等等。那麼進入到“推薦”時代,又意味著什麼呢?

著名的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作者)在《今日簡史》一書中說過這樣一句話:“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卻多半無用的時代,清晰的見解就是一種能量。”

資訊時代,當然是我們當前人類社會最好的概括。人類本身每天不僅僅受到資訊的充斥,是資訊的接收者,更是資訊的生產者,傳播者。或許,從資訊這個詞沒有被髮明之前,“資訊”就已經和人類本身是這樣的關係了。只不過我們現在可以透過文字或是來更清楚的認識它。

如果我們能夠把資訊進行區分並定義,那麼資訊就可以理解為訊號,和噪音。什麼意思呢?

對我們有用的資訊,我們把它定義為訊號;無用的資訊,定義為“噪音”。但是這一點,需要強調的是在在特定的情境中,這樣一個比較重要的前提。因為資訊本身,在很多時候,被人類接收時,是無聲的。哪怕有時候,我們有意識的去拒絕一些資訊,但是依舊會被大腦留下一部分,也就是被我們後來稱為的“印象”。換一種說法,資訊本身沒有對錯之分,有用無用的是把資訊放在對應的情境中。否則,資訊不僅無用,反而會有作用。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對於資訊態度也逐步發生變化。搜尋技術的應用從起初的寬泛到後來的垂直,細分。原因在於資訊海洋的擴大,以及人類本身的意識形態的變化。比如教育,學識,思想,等等發生了變化。相較過去,對於資訊的態度也產生了差異。“搜尋”技術的不斷沉澱和變化,時至今日,開始出現與人類本身的一些方面的需求不對稱。或許從來沒有對稱過,只不過現在更加突出,或是匹配度更低。發生了在“資訊大海”中搜索的難度提高,相較大環境來講,或時代來講,搜尋成本不斷提高,包括時間,效率,等等;

人類急需在應對資訊時,有快速的獲取,處理,傳遞的需求。傳遞,是基礎設施的完善,這一點不需要擔心。而對於獲取和處理的速度,變的越來越迫切。那麼“推薦”機制應運而生。

“推薦”本身也是一種演算法。於演算法本身,它就是一種網路技術術語,對此有興趣的可以去搜索相關的專業知識學習。我們不能說是演算法的進步,或可以說是技術本身的進步和完善。演算法,是可以根據大資料,數學等系統性邏輯進行設計,從而實現,幫助人類在“資訊大海”中快速找到有用,需要的資訊。

所以,“推薦”演算法技術已然成為了一種更好的為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服務的技術。比如,我們日常瀏覽的一些門戶,平臺。它本身會根據你的瀏覽軌跡和時間。系統會認為你對此感興趣,並在系統“資訊庫”中找到你感興趣的內容,推薦給你。這樣,你就不需要再浪費過多的時間,在其他不感興趣的眾多的資訊中翻來翻去。會更加快速的幫你找到你想找的。節省了更多的時間,提高了效率。同時,在商業領域,“推薦機制”也開始了擴大應用。比如廣告:作為使用者,你在網路環境中的軌跡,會被記錄,根據你的瀏覽軌跡和瀏覽資訊時的時間,系統會認為你對此感興趣,比如你曾點開一個汽車的廣告連結,並花了幾分鐘,那麼系統就會給你推薦更多的關於汽車方面的廣告連線。因為系統會認為你對汽車感興趣,或是正在瞭解。那麼多給你推薦汽車的資訊,把其他的一些資訊的位置擠掉了。是不是就在眾多的資訊中,幫你過濾了一遍,同時提供給你你需要的資訊,節省了時間?滿足了需求?等等,因人而異。因為可能系統辨析的結果並不一定準確。但是儘管如此,一定有使用者的行是被系統正確確定的。那麼這個廣告商就會收到廣告費。(如果是靠點選量來盈利的話)

可能我們現在說已然是“推薦”的時代,可能還有點早,但是我想可能也用不了多久。畢竟現在,搜尋技術還是主要的技術。尤其在特定的細分領域,垂直搜尋仍然佔據熱門榜。只不過,推薦技術是相對我們面臨的資訊海洋中,依據我們產生的資料,提供的可能有用的資訊。自動幫我們篩選掉了很多無用的資訊。這於人類來說,當然更方便。試想,如果你要搜某件事兒,那麼你不僅需要動手去輸入,後來獲得的結果也是在眾多的詞條中需要你去一個個點開,尋找;那麼推薦呢?就是直接根據你的需求,興趣,推薦給你,你不需要手動輸入了,直接在推薦的資訊中,去尋找。是不是感受不一樣?如果人工智慧真正的得到普及性應用,那麼是不是以後處理資訊時,只要長個嘴。人工智慧系統就會智慧識別和處理,於人類來講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可想而知;

人類可能對於未來充滿幻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幻想哪怕眼前不切實際,終究將來也可能會成為現實。何況在這個過程中,還會產生更多我們未曾想到過的新事物。。。。從而顛覆我們既有的認知。

未來的資訊“海洋”可能會越來越寬,也可能會越來越深(這是個人認為的,當然事實會怎麼樣,它是不可預測的)。那麼就意味著人類對於資訊的檢索,不僅僅是大腦儲存的,更多的是在資訊“海洋”裡更快更精確的找到有用的資訊的需求更為強烈。“推薦”技術逐步深入應用,至於未來,又有什麼新技術,必然也值得期待。

至於人類本身對於資訊的處理方式的選擇,那就是從人類本身的視角去解讀了,那將圍繞的是人本身的很多領域的學術性的,社會性的方面的知識。這裡我們就不解讀了,有興趣的朋友去可以看看關於撰述人類神經認知科學,心理學,行為學等等方面去學習瞭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