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遊戲別忽視了記憶體 原生多核+高頻DDR4才是王道

出處:快科技 作者:憲瑞

2020年裝一臺遊戲PC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會把裝機重點放在CPU及顯示卡上,它們倆決定了遊戲效能的上限,確實非常重要,8核5GHz+的十代酷睿配合光追顯示卡足夠滿足未來3-5年的遊戲需要。

不過光有這些是不夠的,我們一直強調的是遊戲效能看的是整體體驗,CPU+顯示卡是基礎,就好像水桶能裝多少水要看短板而不是長坂。

裝機很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就是記憶體,記憶體選擇合適與否,對遊戲效能也會有影響。

玩遊戲別忽視了記憶體 原生多核+高頻DDR4才是王道

比容量更重要 記憶體延遲才是關鍵

記憶體的重要性體現在兩方面,首先是容量,目前很多遊戲PC已經是8GBx2的配置了,記憶體容量已經不是問題,當然有條件上到32GB就更好,即便遊戲不一定能利用這麼多,也可以讓遊戲+其他程式的多開更流暢一些。

相比容量,記憶體延遲對遊戲效能的影響更重要一些,記憶體常見的規格標註是DDR4-3200 16-18-18-38,其中3200就是指的記憶體頻率3200MHz,越高越好,16-18-18-38指的就是時序,也就是延遲高低,越低越好。

理論上,

記憶體頻率越高,延遲越低,遊戲效能就更好,不過記憶體的效能依然要對接CPU,所以全套下來的延遲更有實際意義,再強的記憶體也要搭配匹配的CPU才能發揮出威力。

玩遊戲別忽視了記憶體 原生多核+高頻DDR4才是王道

圖片來自2019年德國科隆遊戲展Intel演講

對於目前業界採用的兩種CPU設計思路,Intel官方之前對比過原生多核CPU與MCM多模組CPU在延遲上的差異,前者Core to DRAM (CPU核心到記憶體)延遲只需要62ns、Core to Core (CPU核心到核心)也只需要44ns,而MCM架構的CPU中,Core to DRAM 延遲需要75ns、Core to Core 則需要78ns。

兩相對比之下,

CPU到記憶體之間的延遲差異就有13%,算下來差不多是20%的差距,對記憶體效能影響已經很高了。

十代酷睿記憶體頻率上5GHz更容易:原生多核優勢+超頻限制解鎖

在今年的十代酷睿處理器上,DIY玩家普遍反饋的一點就是記憶體更好超了,酷睿i9-10900K或者酷睿i7-10700K這樣的K系列超頻處理器,搭配Z490主機板也可以輕鬆達到5GHz的記憶體頻率,比前代提升400MHz左右。

玩遊戲別忽視了記憶體 原生多核+高頻DDR4才是王道

歸根到底,十代酷睿處理器的記憶體頻率超頻大漲跟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解鎖了更多的超頻限制,從超頻軟體到頻率、電壓的控制調整,Intel這次都放寬了不少,提升了記憶體超頻的上限,才有了全民5GHz的記憶體超頻可能。

玩遊戲別忽視了記憶體 原生多核+高頻DDR4才是王道

另一方面還是跟十代酷睿處理器依然堅持原生多核設計有關,前面已經提到原生多核設計的好處就是內部延遲更低,

Core to DRAM延遲減少20%,Core to Core之間的延遲甚至能降低一半,避免了記憶體延遲成為瓶頸的可能。

記憶體作為遊戲效能的重要一環,雖然不能跟CPU或者GPU顯示卡相比,但是記憶體的頻率/延遲有可能成為遊戲效能的瓶頸,至少也會拖累遊戲發揮,裝機的時候不能不重視。

目前來說,遊戲效能的最佳化組合還是多核原生CPU+高頻低延遲記憶體,前者極大地降低了核間、核心與記憶體之間的延遲,這才讓記憶體中的資料真正跑起來,形成高速移動的資料流,源源不斷為CPU提供需要計算的資料,這樣的迴圈才是對遊戲效能更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