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結構化,看完這篇文章你也能靈活運用結構化思維看世界

一、什麼是結構化思維

結構化思維就是一個從無序到有序地思考或梳理資訊的過程。如圖,就是結構化思維中常用到的一個經典的金字塔結構圖,這個圖很清晰地表達了結構化思維的過程。

萬物皆可結構化,看完這篇文章你也能靈活運用結構化思維看世界

這個思考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上到下,先總後分地分析問題,也就是先抓住問題的根本或者說目標,然後再向下分析,一層層拆解下去。所以縱向看,最頂端是要解決的問題,緊跟著下一層是解決此問題可以從幾個維度去著手,注意橫向上這幾個維度的列舉一定要做到MECE原則,即窮舉、獨立且不重疊。說白了,就是

每個節點的下一層是該節點的子集,並且下一層各個子集加在一起一定是該節點子集的全集

。這樣才能夠保證,分析問題全面、透徹、清晰。

上面說的是正向解題,如果是逆向呢?

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也經常遇到一個事兒,就是沒有明確的目標,需要我們從一堆雜亂無序的資訊中梳理脈絡並確定最終的目標。所以,我們上面提到的金字塔結構,當我們把它倒轉過來後,就變成了一個漏斗。從上到下,就是資訊篩選、歸納、提煉、最終輸出的過程。

萬物皆可結構化,看完這篇文章你也能靈活運用結構化思維看世界

二、如何高效篩選、歸納、提煉、輸出資訊

我們先說篩選。

如何高效精準地從一堆雜亂無序的資訊中,快速捕捉、定位,並梳理出結構和目標。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管是我們主動去識別資訊,還是別人大量輸出給我們的資訊,只有做到有效識別才能精準找出我們要的結果或結論。所以,運用結構化思維去解題,有3個關鍵字:

識別結論、理由、事實

大家可以聯想一個上面的金字塔結構圖,所謂識別結論就是找到塔尖的目標,那就是我們要的結論;然後緊接著要給出理由,也就是得出上面結論的理由;最後要陳述事實,最好是客戶資料,以此來支撐你的理由。

舉個彙報工作的例子:“領導,目前集團旗下的電腦市場,市場佔有率逐年提升,但收益卻逐年降低。主要是因為目前國內電腦市場的競爭太激烈,我們不得不進行低價競爭。所以,利潤率逐年遞減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大家感受一下這個彙報的話術有什麼問題?如果你是領導或一旁的聽眾,你能從這段內容中有效識別出最終結論嗎?

我們再按照結構化思維,依據結論-理由-事實的結構修改一下:領導,我們公司膝上型電腦市場的利潤逐年遞減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現在國內電腦市場競爭太激烈了,目前我們不得不進行低價競爭。比如我們的競爭廠商A公司去年以來中低端筆記本普遍降價了10%,高階筆記本降了15%;B公司全線降低了20%,個別款甚至更多。

例子的合理性大家不要過於糾結,只是想表達作為敘述者如何清晰且有邏輯性的表述,同樣作為傾聽者,當面對無序且雜亂的資訊,又要如何有效識別。

這裡大家要注意兩點:首先一定要有客觀事實來支撐結論和理由;其次事實和理由,理由和結論之間必須有證明和被證明的邏輯關係。這就是我們討論問題時經常遇到的問題,不要總是拍腦袋做決策,有資料邏輯則以資料為準,無資料時則以理論或事實邏輯為準。如果你還是不確定自己找到的塔尖是否為最終結論或目標,那就多為一句“所以呢”,一直問到你把結論推到金字塔最頂端為止。

如果大家寫過畢業論文或競賽論文,一定記得每篇文論開篇都是目錄和摘要。尤其是文獻,都是結構式摘要(目的、方法、結果、結論),所以別人不需要看你這篇文章,只需要透過摘要就可以快速瞭解你研究的方向和結論。反過來,你的研究再複雜,內容再長,也必須要用這種結構式摘要把核心內容呈現給讀者,別人才能更快更清晰地接受,雜誌和報刊才能接受和發表。

然後再說說歸納。

結構化思維是一種立體化或者說是一種二維的分析方法,既有縱向的總分結構,也有橫向的問題拆解。縱向就是上面提到的,如何從一堆資訊中精準有效地梳理結構,橫向就是針對每個節點的拆解,如何保證拆解資訊的準確和全面,就要深刻理解和運用歸納法。

先舉個例子。假如你是銷售人員,總結了如下面對客戶的心法:

1。 保持微笑和目光接觸;

2。 不只是單單回答顧客的提問,還要提供更周到的服務;

3。 讓顧客把話說完,不打斷和猜測還沒有說完的話;

4。 提出適當的問題來詢問顧客,保持對方的興趣;

5。 如果顧客表現出不耐煩或不要被打擾時,應當尊重顧客的意願;

6。 如果顧客在某個產品前逗留較久時,可以輕柔詢問,是否需要協助;

7。 展現個人的風格,提供建議;

8。 用正面的語言回答;

9。 當顧客沒有買東西要離開時,可以遞上宣傳冊,歡迎他們再次惠顧。

每條都對,但是整體看完很懵對不對。所以面對這類資訊,我們需要橫向歸納。也就是說你做的這個事兒的目標是拉近與客戶的距離,另外這個心法要向上彙報也要對內傳達讓所有人記住。所以,你可以從這兩個方向歸類:你無時無刻都要做的;根據顧客不同反應去應對的。

這樣再重新梳理下:

1。 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對顧客保持微笑,有目光接觸,展現個人風格和使用正面的語言;

2。 當顧客有不同反應時,又要有特別的應對。比如,顧客有購買意願時,應當上前去詢問、引導;當顧客想離開時,可以遞上宣傳冊,歡迎再次惠顧。

同樣這個例子只是為了說明如何有效歸納資訊,也就是說對於某個結論的理論支撐,我們在做橫向拆解時,首先要把分析的幾個維度羅列好,然後每個維度再繼續向下找支撐。橫向維度拆解有個原則,叫做MECE,就是全部窮舉、相互獨立。

比如上面的例子,可以理解到了兩個維度:普通情況(客戶無意願表達),非普通情況(客戶有購買或離開等意願表達)。那麼顯然拆解的原則有一個很好把控的方法,就是所有維度相互直接不重疊,全部加起來是全集,把我好這一點大家拆解時會方便很多。

比如可以運用二分法持續拆解,再舉個例子。把人進行拆解,可以拆成男人和女人,男人可以繼續拆成已婚男人和未婚男人,然後這樣一直拆到最底部或者你認為足以說明問題的那一層即可。

最後說說提煉。

上面聊瞭如何縱向梳理問題結構以及核心目標,也說了如何橫向拆解、分類歸納支撐資訊,下面會說說當我們整個金字塔結構的縱向和橫向資訊都梳理完畢後,如何做最終的提煉和輸出。說白了,前面都是方式方法和過程,最後的輸出才是結果。

如何有效輸出,舉個例子。你是一名培訓老師,年終總結如下:

1。 透過線下培訓班,全年吸引了將近一萬名的學員;

2。 針對XX企業的營銷培訓,從上到下統一了大家的營銷理念,幫助他們公司完成了相應KPI;

3。 透過對內的公司培訓,提升了新進銷售人員的營銷技巧;

4。 一句話個人總結為:我的2022年培訓工作總結。

上面例子中,對於個人工作總結沒什麼大問題,但是最重要的一句話總結,作為點睛之筆完全沒發揮應有的作用。其實從工作過程中,可以進行描述性和行動性的總結。描述性總結是找工作內容的共性,即培訓;行動性總結是找結果共性,即提升了學員營銷技能與熱情度。所以,年終一句話總結改為:打造有生命力的培訓專案。

萬物皆可結構化,看完這篇文章你也能靈活運用結構化思維看世界

另外,還有一個日常溝通或說服別人常用的輸出提煉方法,演繹法。就是經典的亞里士多德三段論演繹法,推演結構分為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具體如下:

1。 大前提,所有人都會死;

2。 小前提,蘇格拉底是人;

3。 結論,蘇格拉底一定會死。

這裡有一個核心要注意,大前提一定要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常識,所以它推出的結果通常會讓人感到可信。這種方式,對於天生喜歡拒絕別人的聽眾特別有效。那公司內部的一些跨部門討論,你最好是選擇某些公司內部或行業內大家都認可的事件或規則作為大前提,然後下面再跟一個小前提,小前提也不能馬虎,最好還是你們身邊發生的人和事兒,最後引匯出你想要表達的那個結論。這樣下來,至少大家爭議的點會少一些,即使有爭議,也會框在你的這個前提條件內,也更有利於你的回覆。

萬物皆可結構化,看完這篇文章你也能靈活運用結構化思維看世界

三、如何熟練運用結構化思維,把它變成你的思維習慣

這一節算是總結,另外是提醒大家,上面的思維方式你掌握了,也能夠梳理金字塔結構並最終提煉結果了,但是除了書面方式的輸出,有時你更需要口語方式的輸出,這同樣重要。

最典型的,你發郵件是,一般正式的書面資料都會寫在附件文件裡,然後郵件正文會加以文字概述說明對吧。你在電梯裡遇到領導,領導問你最近在做什麼,這更需要你精簡且要抓住重點的口語化表達對吧。

所以,這類表達方式也有一個方式,叫:

論、證、類、比。

1。 論,就是結論先行。 一次只支援一個結論或中心思想,最好開頭就說,即結論先行;

2。 證,就是以上統下。 任一層次的要點都必須是它下一個層次要點的總結概括,直到最後一個層級的內容是客觀事實或資料為止;

3。 類,就是歸類分組。 每一組要點必須同屬一個範疇;

4。 比,就是邏輯遞進。 每個要點都需要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排列。

其實對於“論、證、類、比”你同樣可以結合金字塔結構去理解和消化,結論先行就是開頭就是你的結論或目標,然後向下層層論證。縱向上,頂層是結論,下層是支撐,直到客觀事實和資料為止;橫向上,做到互相獨立的窮舉,不重複、不重疊、不遺漏,且有一定規律,彼此間也有邏輯關聯。

萬物皆可結構化,看完這篇文章你也能靈活運用結構化思維看世界

結構化思維,不僅僅是一種思維方式,更是一種透過結構看世界的視角。大家記住一點,萬物皆可結構化。

當我們學會並真正內化結構化思維之後,你會發現你的書面和口語表達方式,都會有很大的改變。這種變化,一定是更清晰、更簡介、更高效的。

最後,如何把結構化思維形成一種思維習慣。前期肯定需要大家刻意練習,你可以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交流中,刻意去用金字塔結構分析事物,並基於梳理總結後的結論,去最後提煉和對外輸出表達。在這個過程中,去感受對方的反應,去調整自己的輸入和輸出。當面對同類事件,你不再刻意,而是由內而外自然輸出的那一刻,恭喜你,結構化思維已經成為你的一種思維習慣了。剩下的,就是慢慢享受它帶給你的快樂吧。